在外交政策和海外军事行动方面,德国正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经济学人》柏林分社社长
维护
世界秩序
也是
一种负担
未来的历史学家会把2014年-2017年作为德国摆脱“二战”后的桎梏、转变为西方领袖国家之一的时期,尽管这种转变姗姗来迟。但德国2014年宣布的转型,将不会在2015年实现。德国必须通过激烈辩论来改变自身态度。德国人需要重新思考反战主义理念。以往德国习惯于让美国、法国或英国在国际危机中扮演主导角色,而一旦出了问题,德国就出来指责这些国家,现在德国也需要重新考虑这种做法。最终(或许在2015年之后),德国将意识到,维护世界秩序也是一种负担。
德国总统约阿希姆·高克(Joachim Gauck)在2014年1月举行的慕尼黑安全大会(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上,曾在演讲中呼吁德国实现转变。他赞同与会的德国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的观点,认为德国不能再“在国际社会中逃避责任”。高克表示,德国在过去近70年里置身国际事务之外,而现在应该相信自己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就像其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影响一样。
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咄咄逼人、伊斯兰国(IS)带来的新威胁,以及非洲埃博拉病毒的肆虐,这些都是德国需要应对的问题吗?冷战期间,答案是否定的。无论是当初的西德还是东德,都没有真正独立的外交政策。在地缘政治问题上,西德的防务和外交政策依赖美国。在欧洲事务方面,西德追随法国。而东德则听从当时苏联的指挥。分裂的德国甚至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属于西方国家。
2015年10月3日,德国将迎来统一25周年纪念日。两德统一后,德国结束了此前的分裂状态,正式恢复了国家主权。25年以来,德国从一个内向型国家转变为一个中等强国,德国的外交精英人士也响应其他西方国家的呼吁,希望德国更积极自信地参与国际事务。但德国民众并不认同这一点。德国在此方面迈出的每一小步,都会引发国内激烈的争论。开始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出于人道主义原因决定向科索沃派兵,但随后又由于德国无条件的反战主义而中断。德国在这方面经常摇摆不定,2011年联合国安理会(UN Security Council)就是否干预利比亚局势举行投票时,默克尔(Angela Merkel)与俄罗斯和中国一道投了弃权票。
眼下,由于国际上的种种冲突,德国的消极立场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非洲和亚洲问题上,德国可能分别追随法国和美国的立场,但面对西方国家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僵局,德国需要挺身而出,发挥领导作用。一些国家呼吁德国在这个问题上应勇于担当,其中呼声最高的是波兰等东欧国家。波兰如今是德国最亲密的伙伴之一,而过去曾经在德国和俄罗斯之间反复摇摆。
同情强者
相对于波兰和波罗的海诸国的惊慌,许多德国人却对俄罗斯的强势表现出出乎意料的同情。德国左翼党(由前东德共产党演变)将谴责的矛头更多指向美国和北约(NATO)的东扩之举,认为造成乌克兰危机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普京。许多中左翼社民党党员,甚至一些右翼人士还把反美情绪浪漫地比喻为德国与俄罗斯精神的相似性。总体而言,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主张决不动用本国军队,顶多提供一些尿布和瓶装水等物资援助。
对于德国总统(这是一个实权不大的象征性职务)高克引发的围绕德国外交政策的争论,默克尔一如既往,没有公开表明立场。相反,她全力周旋于国内国际事务之中。与其他西方国家领导人相比,默克尔是和普京通电话最频繁的国家首脑。她也曾协调欧盟(EU)与美国一道对俄罗斯采取制裁行动。如果必要,2015年她将加大对俄制裁力度。但同时,德国会继续唱“红脸”,而让美国唱“白脸”:默克尔会保持双方的对话,而美国则会表明必要时不惜诉诸武力。与此同时,德国外交部长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将走上街头,向国内民众阐明政府立场,以赢得支持。这一任务相当艰巨。2014年发生的一件事最能说明这点:当时的那一幕被人拍成视频在YouTube上广泛传播。当时,大量所谓反战示威者聚集在一起,高呼施泰因迈尔(而不是普京)是个“战争贩子”。一贯克制的施泰因迈尔气急之下,叱责示威者虚伪。相信2015年会出现更多这样的插曲,但在2017年全国大选之前,德国会足够慎重地让盟国保持冷静,必要时甚至会不惜以武力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