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共同的外来挑战,西欧人将更加抱团
约翰·皮特(John Peet)《经济学人》欧洲版编辑
这种
相互间的
怀疑已深深
植根于心
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各国领导人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内部而非外部,他们努力改善经济状况,并维护着单一货币。但如今,外部问题令他们越来越无法忽视,上升为欧盟(EU)日程表上的首要议题。这是由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以及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强占土地”行为。
2015年将发生三件大事。首先,俄罗斯造成的新威胁将促使大多数欧洲国家增加国防开支,而此前多年,这些国家都在沾沾自喜地缩减国防支出。
其次,欧盟国家将会有新的动力,去寻找俄罗斯天然气之外的能源供应,从而实现来源多元化,并从总体上降低欧洲对俄罗斯的经济依赖。第三,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仍将继续,或许力度还会加大,尽管此举伤害的不仅是俄罗斯,还会令摇摇欲坠的西欧经济雪上加霜。
就近年的历史来看,以上三种情况都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长期以来,普京一直在欧洲玩着“分而治之”的游戏。波兰以及波罗的海诸国对普京很不待见,但普京却与意大利和德国大打“友情牌”。此外,匈牙利、塞浦路斯和保加利亚向来都是亲俄罗斯的国家。许多欧洲企业都在俄罗斯做生意和投资,法国还为俄罗斯建造了“西北风级”(Mistral)两栖攻击舰。一些欧盟国家领导人,例如意大利前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和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Gerhard Schroder),都乐于被视为普京的私人好友。
不过,这些都已成为过去。普京入侵乌克兰的举动不仅让俄罗斯面临制裁,也让他自己失去了大多数欧洲“朋友”。法国已推迟交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而这种态度转变的代表,当属俄罗斯头号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德国。德国精英阶层一直以来都本着“理解”的原则,因此对于普京一手将俄罗斯推向独裁和贪腐,他们不以为意,专心与俄罗斯做生意。然而,2014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瓦解了这种“理解”,即便在德国的中左派当中亦是如此。德国现任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已经成为西方世界中普京最严厉的批评者之一。
从原来不太安分的贸易伙伴,到如今心怀敌意的邻居,普京的转变虽然缓慢,但却步步为营。可自从2012年3月取代较为温和的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再度入主克里姆林宫,普京在针对西方国家的措辞上变得强硬得多。
普京将北约(NATO)视为一种威胁,这已是尽人皆知。对于北约东扩,吸纳几个中欧国家加盟,以及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普京感到遗憾;而2008年普京对格鲁吉亚开战,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意在阻止格鲁吉亚人效仿上述国家。然而有一点世人或许未必清楚:对于欧盟东扩,普京恐怕也怀有敌意。这方面的催化剂便是乌克兰。
普京曾将前苏联解体称之为“一场地缘政治灾难”。长期以来,他都不愿将乌克兰视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乌克兰曾是中世纪国家基辅罗斯的发源地。
2004年爆发的“橙色革命”是普京首个总统任期内遭遇的最大挫折之一,而当亲俄罗斯的维克托·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 2010年当选乌克兰总统时,普京颇为欣喜。在这种背景下,欧盟与亚努科维奇草拟了一项自由贸易协定。
普京强烈反对这样一份协定,因为这似乎是在为乌克兰最终加入欧盟铺路。同时,普京迫切需要拥有4500万人口的乌克兰加入他所筹划的欧亚联盟(Eurasian Union)。因此,2013年底,他给亚努科维奇施加了巨大压力,令后者放弃此项协议。但此举激起了乌克兰人新的抗议——他们对于乌克兰的“欧洲梦”破灭感到无比愤怒。抗议活动最终导致亚努科维奇出逃,其总统宝座也被彼得·波罗申科(Petro Poroshenko)取代。
随后,普京抓住亚努科维奇下台引发动荡之机,吞并了克里米亚。这个主要讲俄语的半岛原本属于俄罗斯,1954年被赫鲁晓夫(Khrushchev)划给了乌克兰。接下来,俄罗斯人又在乌克兰的顿巴斯地区挑起针对乌克兰政府的反叛活动,并派出秘密部队越境作战。普京有了一个新信条:他有权利保护俄语国家的成员,无论他们身处何方。在拉脱维亚或爱沙尼亚等国,存在大量讲俄语的少数族裔,人们对于苏联占领时期记忆犹新。对于这些国家而言,上述信条极具威胁性。
虽然乌克兰东部的枪声逐渐平息,但发生的一切让普京与欧盟的关系陷入冷淡,而这种状态将贯穿2015年的始终。
普京既不会放弃克里米亚,也不会丢下顿巴斯的亲俄派叛乱分子不管——这里将获得很大的自治权。
欧盟与乌克兰签署了新版贸易协定,但为了避免惹怒俄罗斯,双方将协定的生效期推迟到2015年之后。
由于欧洲人还没有准备好为乌克兰而战,他们只能选择是否制裁那些与普京关系亲密的俄罗斯人和俄罗斯企业(即便如此,西方的制裁还是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影响,俄罗斯经济2014年陷入停滞,2015年也难以恢复)。俄罗斯人采取了报复举动,不仅颁布了进口禁令,还威胁切断天然气供应。这种相互间的怀疑已深深植根于心。
近年来,欧盟内外都有很多人抱怨该组织协调能力不足,拿不出一套统一的外交政策,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对俄问题上的分歧。而2015年欧盟将一反常态,在这个问题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团结。这一切都是拜某人所赐——那就是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