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罗奇:人民币需稳健_经济学家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史蒂芬·罗奇:人民币需稳健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5-03-16 11:32:00 我要评论(0
字号:
中国货币政策将进行战术性调整,从升值转为贬值。就缓解增长和物价下行压力而言,进行上述转变当然是有吸引力的做法。但这一做法可能适得其反

放眼全球,货币战争肆虐,而中国可谓首当其冲。过去几年,人民币大幅升值,出口出现下滑,通缩风险日益增加。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人认为中国货币政策改弦更张,转而促使人民币贬值是最合乎逻辑的做法。此种说法大错特错。

事实上,随着中国开始实行旨在确保持续发展的结构改革,强迫本币贬值可谓下下策。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人民币贬值也十分不妥。表面上,当前的局面确实令人担忧。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中国实际有效汇率在过去四年中升值了26%。

人民币的升值幅度,比BIS跟踪的其他60个国家货币的升值幅度都要大。相比而言,号称强势的美元同期实际价值只升高了12%。与此同时,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历了货币大幅贬值,巴西雷亚尔贬值了16%,俄罗斯卢布贬值32%,印度卢比贬值12%。

当然,人民币升值的效果等同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大幅攀升。加之全球需求持续停滞,曾经强大无比的中国出口机器正遭遇困境,1月总出口同比下降3%。对于出口在GDP中占比约25%的中国经济而言,此事非同小可。

与此同时,强势人民币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对中国的物价结构形成了下行压力。这加剧了通胀担忧,1月CPI同比仅上涨0.8%,而PPI降幅扩大至4.3%。

在此背景下,很容易理解为何很多人预测,中国货币政策将进行战术性调整,从升值转为贬值。就缓解增长和物价下行压力而言,进行上述转变当然是有吸引力的做法。但这一做法可能适得其反,其理由有三个。

首先,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影响中国在改革和再平衡方面取得的进展。事实上,强势人民币与中国从出口密集型增长转向消费驱动型发展的关键目标一致。总体平稳的人民币升值与这一目标一致,因此不应该有所改变。这增强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降低了任何与货币相关的出口补贴。

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有关当局曾暂停人民币升值政策,汇率自2008年中-2010年初一直保持稳定。鉴于目前的环境远不如危机深度发酵时那么危险,货币政策再次进行战术调整的需求远没有那么急迫。

其次,转向货币贬值可能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点燃反华情绪,特别是在美国,美国国会多年来一直考虑对中国出口商进行贸易制裁。众议院的两党联盟最近引入了所谓的公平贸易货币改革法,该法案将货币低估视为补贴,允许美国公司要求对进口商品征收更高的反补贴关税。

类似地,奥巴马政府刚刚在WTO中采取了针对中国的新行动——这回主要是针对中国通过所谓的“公共服务平台”和“示范基地”非法向出口商提供的补贴。如果中国采取干预措施使人民币贬值,美国对反华贸易行动的政治支持无疑会加大,从而使得全球两大经济体朝着保护主义越走越近。

最后,人民币贬值政策将导致全球货币战争急剧升级。在前所未有的量化宽松时代,竞争性货币贬值已成为世界主要出口国的标准做法——首先是美国,接着是日本,现在欧洲也加入其中。如果中国也加入这场贬值竞赛,其他国家有可能扩大自身动作,世界金融市场可能又增加一大不稳定因素。

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抵挡住了人民币贬值的诱惑——这一决定在制止金融危机在整个地区蔓延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今中国也必须这样做。在量化宽松的无序环境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战略。中国官员曾一再在成功应对意料之外的状况的同时,没有忽略自身长期战略目标。他们应努力保持这一纪录,将强势人民币作为加大改革和再平衡努力的动力,而不是将它作为倒退的借口。眼下中国绝不应该退缩。

作者为耶鲁大学教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主席

【作者:史蒂芬·罗奇】 (编辑:yanqi)
关键字: 人民币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