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长新动力_理性投资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中国增长新动力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5-03-16 11:51:46 我要评论(0
字号:
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如预期下调到7%。稳增长与调结构的目标并重,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将来自于新消费、新投资与新的贸易结构,而供给端的改革至关重要

投行视线

在刚刚召开的两会上,中国政府宣布将年度增长目标下调到7%。这一举动并不令人意外。虽然2014年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调结构与增长之间的短期矛盾也非常突出。2014年,31个省市无一例外都未能达到2014年初设定的增长目标。下调经济增长目标是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达成平衡的一个必然选择。

那么,如何在调整压力下达成今年7%的增长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大的亮点是,明确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目标不会改变。具体而言,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通过进一步改革发展新消费、新投资与新的外贸模式,形成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

首先,提升消费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项首要内容。近年来消费整体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回升,而且消费的结构也出现变化。在反腐的背景下,以三公消费为代表的政府消费受到抑制,大众消费稳定增长。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举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消费、养老家政健康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新的消费领域。

提升新的消费需求,政策保障来自于提高居民收入、减少收入分配差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之相联系的,公共政策更多地关注民生、环保等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今年要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深化医疗改革。环保与节能减排较往年提得更多,包括治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以及发展新能源。

其次,投资仍然是中短期稳增长的关键因素。2014年经济下行主要来自于传统投资领域的减速,尤其是制造业投资与房地产投资领域。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方面给出的药方是增加有效投资,意味着在产能过剩领域的调整仍将持续,同时寻求新的投资点。

2015年,铁路投资规模为8000亿元,保障房新开工740万套,与去年相当。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较往年有很大提高。除此之外,发改委七大工程包还涉及了信息、电力、油气、网络、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与之相对应的,在产业结构方面坚持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

第三,在外贸方面,政府旨在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新的战略重点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推动双边与多边自由贸易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非全新的政策思路,在过去几年已经屡屡被强调。一些关键的提法,如提高有效投资,基本上是老生常谈。实际的问题是,很多目前被认为无效或过剩的投资,在当初发生的时候都是被认为是合理和有效的。那么,如何避免新一轮的重复?

笔者认为,要真正以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供给端的改革至关重要。具体而言,2015年在以下领域能否取得突破是关键。

第一,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和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给予市场更大的空间。值得称赞的是,在简政放权方面,尤其在取消各类行政和非行政审批事项方面,本届政府在过去两年取得了很大进展。而推动和加快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管理,是下一步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政府的职能将更多关注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的投入。

第二,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市场和企业,仅仅强调放松行政管制恐怕是不够的。我们一再看到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教训,说明了一个混乱的市场环境不可能对社会资源进行最优分配。因此,投融资体系改革也至关重要。这包括投资主体的改革,如国企改革是否真正可以打破行业的行政垄断、开放公平竞争,使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商业竞争;如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是否可以建立地方政府的预算硬约束。另外,这也涉及投融资渠道的改革,如进一步推动银行改革,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放松金融管制,发展资本市场,鼓励以投入与产出风险收益为基础的各类融资模式。

第三,在政府的配套政策方面,一方面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另一方面尽快推进价格改革,包括金融产品价格改革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总之,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市场主体和理顺价格关系这些供给端的改革,才能真正形成新的有效需求和经济增长点,改革红利才有望早日落地。

作者为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作者:朱海斌】 (编辑:yanqi)
关键字: 新动力 中国 增长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