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参与智慧城市建设_财经评论_核心议题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人人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5-04-07 14:44:07 我要评论(0
字号: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探索者们,也应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每个公民积极参与其中,共同营造美好的智慧家园

智慧城市观察系列之一

社会性是人类的本性,追本溯源,人类城市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人性的需要。

人类最早的城市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那还是刀耕火种的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多年。族群聚集而形成的城邦,满足了安全和生存物资交换的本性需要。安全不仅包括生命的安全,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安全,比如宗教。比如欧洲,不管城市多小,市中心一定有教堂。中国历史上也是这样,各种早期文明都有浓重的宗教或祭祀烙印。

此前学界普遍认为,农业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建立。但考古研究表明,农业技术的进步来自于城市而非农村,越是靠近发达城市的农业,其生产力水平越高。城市的发展催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反过来创造了令人类聚集的基础:一方面,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释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它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劳动力需求,推动了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令越来越多的人改善了生活,满足了人性追求舒适、幸福、自由、交流的内心需要。毫不夸张地说,工业文明才真正带来了人类的城市文明。

人群的聚集有好的一面,也存在“硬币的另一面”,比如瘟疫对人类的杀伤力随着聚集越发可怕,即便今天医疗更发达,西部非洲的埃博拉疫情仍令全球高度紧张。我们耳熟能详的污染、拥堵、生活的快节奏等,这些问题都成为城市反人性的侧面。

信息驱动物理城市

人类掌握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群聚集的规模。

农耕时代受制于生产力水平,数十万人的聚集,就可以称之为全球最大的城邦。历史可寻的最大城市,也就刚刚超过百万人口,而且是昙花一现,比如中国宋代《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繁荣汴梁(开封)。

工业文明时代是人类掌握自然科学的爆发期,人类对物质的认识进入了原子时代,实现了能源革命,电力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元素。能源和动力,推动了城市立体发展,为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创造了基础,而工业推动了人类分工的细化和产业的规模化,成为吸纳劳动力的源泉,百万人口的城市逐步成为常态,千万人口的城市也不断涌现。上世纪中叶纽约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楼,代表了工业城市的辉煌成就。

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计算机,比特时代就此展开。比特可以说是人类早期工业文明之后,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的要素。如果说基于原子的工业革命,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体能延伸的话,比特的革命就是对人类智慧的延伸。

之所以这样说,源自比特和原子迥异的特性。原子是物质的最基础单位,比特则是信息的最基础单位。原子有质量,却无法分享,一个物体,你有了,我就无法占有它。但是比特不同,它没有质量,你拥有这个比特,我也可以拥有,拥有的人越多,比特的价值才越大,人类的才智发挥的价值就越大。

早期比特承载的信息是科学计算的结果,信息的价值有限。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的大量商用,比特成为商业流程的载体,价值逐步释放,成为今天信息社会的基石。

随着芯片制造能力的巨大进步,人们具备了移动计算的能力,我们今天手里的一部小小手机,它的计算能力就堪比上世纪90年代的超级计算机!我们的信息交换网络也实现了巨大飞跃,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每一个人的城市生存方式,这使得我们的周围堆积了越来越多的比特。从2010年开始,每年所产生的数据,超过之前人类所有数据的总和,人类和人类城市在这一刻迈进了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城市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什么?它实质上就是人类城市活动的信息,汇集成为一个城市在信息空间的一个映像,今天的城市,实际上有两个部分构成,物理的世界和虚拟的空间。城市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互动,为城市的变革创造了新的动力,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概念:CPS(Cyber Physical Systems)。用虚拟信息空间来影响、改造和驱动物理城市,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既是目标,也是一个过程。这样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恰是反映了CPS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共同营造智慧城市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个传统农耕大国,1978年德国9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当时中国只有19%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即使经过30多年的变迁,中国仍然有近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之外。因此,面对今天智慧城市的需求,西方城市的目的和诉求与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

对于西方来说,城镇化和工业化早已实现,如何再次释放城市的活力,是智慧城市研究和实践的关键。

中国正在经历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是一场四重叠加的历史变革。从有利的角度来看,中国如果抓住这个 “新四化”的历史机遇,那么我们就能拥有后发优势,借鉴西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经验,少走弯路,快步直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智慧城市的新目标。

但从现实角度来看,我们今天要实现的智慧城市建设,要比西方国家有更多的复杂性,更多的差异点,更多的阶段性。对于中国当前阶段,智慧城市要做什么,经过几年的试点和实践,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形成基本共识,那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民生服务为抓手,并以中央政府决策的方式在全国推开,或可以收到成效。

展望未来,人类终将生活在城市,尤其是生活在智慧的城市,中国也不例外。

智慧城市为每个生活在城市的人,带来了更多的公平、更多的参与机会,更多的电子政治成分,带来了更多的幸福和经济的可持续繁荣与发展,推动中国“新四化”的建设。每个市民也有义务和责任参与城市的共建。因此,美国智慧城市学者Anthony Townsend在其著作《智慧城市》中强调:“全世界最智慧的城市,就是你所居住的城市。草根与社群的科技参与,将是改变城市的主要力量!”

此言一语中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探索者们,也应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每个公民积极参与其中,共同营造美好的智慧家园。

作者为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作者:郭为】 (编辑:yanqi)
关键字: 城市建设 人人 智慧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