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男:最后一次创业_财经评论_创新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李一男:最后一次创业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5-05-18 15:37:17 我要评论(0
字号:
李一男曾被推上顶点又被甩下谷底,十年后,他再次回到智能硬件创业的第一线,期待清零之后的自己能够重回巅峰

在微博停止更新30个月之后,4月7日,李一男在微博上向他的16万粉丝宣布了再创业的消息。他的新创业项目是,做一台超牛的电动车。李一男说,这将是一台干净、简单、方便的电动车。

在此前的将近半年时间内,李一男和他的团队一直在研究一个很朴素的问题:以往,电动两轮车给人的感觉是低档、草根,其消费群体会被认为是想出行、但又买不起车的。怎么能做出一台让人不觉得low(档次低)的电动车?

这和人们记忆中华为天才少年李一男有着巨大的反差。李一男今年已经45岁,但人们对他最多的了解,依然是他和华为纠缠十年的那段传奇经历。一些评论认为,李一男的盛名源于技术,又备受技术背景所累。

过去的经历已经证明了李一男在技术发展趋势上有常人远不可及的洞察力,但人们对于李一男本人,他对商业、社会和人的看法,知之甚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尽管他依然活跃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最前端,但他几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人们对他的印象仍停留在:一个沉湎于技术的技术天才,在社交和人际关系上有钝感,此后在数度“跳来跳去”的职业选择中泯然众人。

此次创业,李一男在巧妙地利用过去的光环,不过,他认为自己“早已归零了”,“过去不管是是非非,都已经过去了。”

同样是连续创业者的项立刚向《财经》记者评价李一男,今天的李一男在同行和用户中间应该有不小的号召力。他的身上一直贴着技术前瞻者的标签,而今天这个时代需要的正是那种可以把技术的前瞻力发挥到极致,并取得成功的人。

这对李一男来说是个幸运,对于这个时代而言,也有其正面意义。

华为恩怨

李一男承认,他给人的印象很大程度与他在华为以及后来创建港湾的经历有关。1993年他从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之后即加入华为,25岁时就成为10亿元产值的华为公司副总裁,30岁时他协助任正非把华为带过了200亿元的大关。是华为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天才少年。

华为是一家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通信公司,人才济济。但有前华为人描述,25岁的时候,李一男在华为已经是一脚能踢死牛的主了。

李一男在华为的光环与其在技术方面的深刻洞察力有关。数年前,华为无线研究部的总工唐东风满怀敬重地评价过李一男的聪明:有一次,唐要向客户做一个技术汇报,邀请李一男出席,由于李一男太忙事先没有就技术进行沟通,在去会议室的楼梯上,李一男说,你把主要的东西讲讲吧!就是从一楼到二楼的距离,听完唐的简单介绍,李一男到会场上竟然能滔滔不绝地把精华阐述得非常透彻,连唐本人都难以置信,这是一项新技术。

李一男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华为的发展方向:程控交换机、几十个G的波分传输、代表未来的数据通信、通信技术的皇冠GSM、CDMA、数千人的招聘计划、盛大的市场策划、全球性的市场扩张战略的拍板,李一男都是核心决策层中的一员,甚至很多时候就是直接来自于他的决策。

直到2000年,李一男出走华为,创立了港湾。他在离职前是华为常务副总裁,华为内部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也曾经被广泛认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

李一男为什么会出走?这迄今仍然是一个谜。传言指向最多的版本是,从华为主管研发副总裁位置下来后,李一男因为当时职位调整不顺心而心生出走之意。

在市场机会、热钱资本和李一男本人在华为技术系统内的号召力的结合之下,港湾公司一夜之间迅速膨胀。第一年通过销售华为设备和自己的产品获得了约2亿元的收入。到了2003年,港湾的收入骤然翻了近3倍。

后来,港湾开始走向前台,研发销售自己的产品,从华为并不关注的企业网系统市场,逐步延伸到华为的核心——光通信市场,开始与华为正面竞争。这激怒了华为,在华为的各种压力和港湾快速催熟带来的各种内部问题的双重压力下,港湾陷入绝境,在2006年被华为收购。

华为教给李一男,看到了市场,就要不顾一切扑上去、占领它。所以在日后和华为的较量中,他没有顾忌横冲直撞。结果,他失败了。

林军在事后曾撰文评价,港湾时期的李一男,更多只是一位有技术专长和市场洞见的创业家而已。

一位研究华为和华为核心班底的清华大学教授向《财经》记者评价,李一男是一个智商超高的天才,以至于他早年的成功甚至不需要太高的情商。

在李一男离开华为以后的八年时间里,信息革命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李一男个人的职业经历也是起伏跌宕,他本人归于沉默。

他先后进入了百度公司,以及代表移动互联网方向的无线讯奇,后来又一头扎进了火热的VC业,成为金沙江创投的合伙人。但这些经历并没有特别证明他的产品和技术能力。明势资本创始人黄明明后来评价,李一男心里可能有一股劲儿,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爆发点。

在中间不多的有关他的新闻报道里,很多人认为他的个人传奇可能就此终结。

第二次创业

2014年夏天北京的一个咖啡馆,牛电创始人、设计师胡依林第一次在明势资本创始人黄明明的引荐下见到传说中的李一男。李一男听完整个计划,然后告诉他:你们格局不够,方向太窄。

李一男当时的身份是金沙江创投的合伙人,主看移动互联网项目。胡依林已经见了半年的投资者,但情况越来越不乐观。胡依林的工程师团队看起来很强大,但有致命的欠缺——缺乏一个可以统领团队的CEO。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量产,产品研发出来只需要现有团队和几百万元投资,而下一步的战略制定、财务、供应链、营销、售后等,却还少一个CEO和数千万元级别的投资。胡依林说,这令他们这个团队多少有些尴尬:20%自认为超牛,但80%环节是缺失的。

在多轮的打击之下,胡把商业计划从要做一个超牛×的电动车缩小为一个小众产品,甚至已经对找到投资不抱希望。

黄明明回忆称,他第一次说起这个项目的时候,李一男猛地拍了一下大腿,整个眼睛都亮了。他说:“这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我可以亲自来做这个事情。”这让黄明明觉得,这个坐在对面,留着平头的李一男,从未离开过软硬件创业第一线。黄明明迅速撮合了这个组合,胡依林团队解决了20%研发,他和李一男解决了投资和CEO问题。

事后李一男对《财经》记者说,他从2009年就开始关注电动车领域的创业项目,就像淘出一个大珍珠,“这个事儿够大,够费劲,很想亲自做。”

李一男迅速推进了项目的进度。办公地点被选在北京,并补充了市场、营销和供应链管理团队。例如,找来了供应链高手何卫华,他曾带领三家公司上市;以及集码农、市场营销、产品经理三位一体的前小米市场部高层张一博。

为了弥补在整车开发和量产方面的研发薄弱点,李一男甚至找到了业界顶级的HONDA本田技研所的一个团队整体合作研发。胡依林说,这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新公司叫“牛电科技”,寓意要做“最牛的电动车”。李一男认为,两轮电动车之所以只在三四线城市流行,被脏兮兮地堆在人行横道的一角,根源是设计问题。而他要做的,就是一款看起来不low,人见人爱的两轮电动车。

这款电动车要颠覆现有的电动车行业,就要极具设计感和时尚感。仅前期的设计和开模,就花费了数千万元人民币成本;而传统的电动车完全没有设计开发环节,只靠“跑配套的”在配件市场转悠,两三个月拼一个新款。

在营销和用户管理环节,李一男还希望参考小米的成功模式,改变电动车脏乱差的定价和销售模式。他希望,像小米那样率先砍去中间环节,紧贴成本的高性价比做量,维修、定制化更换配件等售后服务可以在官网预约,甚至一个电话随叫随到上门服务。

他还希望在两轮电动车里加入这个时代最好的创新技术,比如Tesla上的松下NCA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先进的BMS电池管理系统,智能手机上的精密传感器。在电动车上加载互联网企业最新的软硬件技术,防盗、驾车体验、车辆状态监控、行驶控制、智能提醒等。

李一男的底气是,中国有着全球最强的生产加工能力、最强的机电基础工业,以及最大的用户群体。电动车的市场潜力很大,仅中国市场就有2亿保有量,欧洲、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市场的前景更加广阔。

此外,中国市场上虽然有着爱玛、绿源等电动车品牌,但技术的进步并没有被应用在电动车的改进上;同时,这又是互联网巨头轻视的一个角落,很适合互联网人跨界。

黄明明说,在他和李一男后来一连串的密集会议中,他对大到市场规模、产品定位、供应链管理,物流和客服,小到电池和车架、结构、外观等都有细致和极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他发现,李一男其实已经准备很久了。“千万不要想这是给极客玩的,这是奔着每年2000万-3000万辆的目标去的。”

归零和进阶

现在,曾经被抛向顶点又甩下谷底的李一男已经能够淡然面对一切扑向他的追捧和质疑。“行业无优劣,相比互联网,改造交通工具需要的储备可能多一点,但不能因此就只是等时代发展,结果自然到来。”他弯在椅子上,从始至终几乎没有改变姿势,对《财经》记者说,“两点之间,走弯路和走直路到达的终点是一样的,我只是走了弯路。”

一位接近李一男的投资人说,在这个越来越开放,对失败越来越包容的社会环境下,外界对李一男的期望值依然很高,这些都是促使李一男往前走的压力和动力。

但李一男说,“我早就被归零了。”

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李一男的状态:放下过去太多放不下的东西,瞄准电动车全力以赴,这样的目标感反而让他具备斗志和绝决之心。“我已经45岁了,这是我最后一次创业。”

但人生的积累不能归零。相对于众多激情大于积累的首次创业者,李一男的身上有太多可以总结和升级的东西。

他开始隐藏锋芒。李一男再次创业的消息传出之后,人们对他看准的这个领域习惯性寄予厚望,有人说他是电动车领域的雷军。他有些自嘲地对《财经》记者说,智能手机的市场盘子多大,电动车哪能跟人家比,“我要是五年前能看到智能手机的机会,早就做了”。

从这家公司前期的产品定位和介绍上,看上去也是如此。他对标的颠覆对象是国内电动车品牌而不是科技界大佬,而中国电动车市场十分分散,并没有具备市场号召力的品牌和厂商。

对于外界更加关注的电动车的智能元素,李一男和他的团队显得多少有一些遮遮掩掩。他甚至在微博上公开发出邀请,希望大家都来跟他谈一谈有关智能电动车的好创意和好点子,好像他还没有想好怎么做似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一男的电动车游离在互联网的浪潮之外。事实上,他对国内外尖端车联网技术如数家珍,相对丝的两轮电动车如何去利用和放大这些技术,也是他所关注的焦点。

李一男的团队里有超过一半的软件设计师。

此轮创业,李一男需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更多更杂。拿一款踏板电动车来举例,怎样做市场前期销售预测,产品的定位选择,模具的开发,供应链的协调,供应商的选择,装配线的支持,库存的灵活调度,资金的配置等等,这些最基本的生产必备元素都是牵一发动全身。

同时,他还需要验证他在这个创业公司的内部整合智慧。在上一轮创业过程中,这并非他的强项。

或许值得庆幸的是,在这十年间,他应该有不少反思和积累。“一流的人看别人犯错误,然后自己吸取经验教训;二流的人自己犯错误,自己吸取经验教训;还有一类人自己反复犯错误但不吸取教训。我自己属于第二类,经验很多,也犯了很多错误。”

45岁的李一男希望放下过去,完成升级。但是当《财经》记者问他如果失败了会怎样时,李一男想了想说,“能做成什么样就做成什么样。”

【作者:《财经》记者 谢丽容】 (编辑:yanqi)
关键字: 创业 李一男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