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_逝者_财经专栏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万里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5-08-03 17:16:41 我要评论(0
字号: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2015年7月15日逝世,享年99岁

□ 徐庆全/文

悼念这位老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句耳熟能详的“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代表百姓口碑的一句民谣。

上世纪70年代末,占中国人口80%的农民吃不上饭,连基本的生存权都没有保障。

安徽是折腾得比较厉害的省份。1977年,万里到这个省担任第一书记,农民的贫困,让他吃惊。万里曾回忆说:“我刚到安徽那一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怎么能不犯愁啊?”

要满足农民,其实不难,只要有担当就好。当时,安徽小岗村农民已经开始自发地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一年不但让自己吃饱了肚子,而且还有余粮支援国家。

现成的例子在这摆着,能不能支持?敢不敢推广?当年,一些陈旧的观念还在;一大二公的农村榜样大寨的旗帜还在高扬。支持土地承包责任制,推广包产到户,实际上就处于其对立面。

作为一名政治家,万里选择了担当。

1977年11月,万里主持召开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简称农村《六条》,“以生产为中心”“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联产计酬”,是这个文件的关键内容。

由此,万里在安徽省所主导的包产到户政策,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开始。“要吃米,找万里”的话语开始流行。

相比万里在农村改革的作为,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思考,倒更值得大书特书。

1986年7月31日,万里发表《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的讲话。万里先从“科学”与“民主”的辩证关系来阐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的关系。他说:“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里,科学和民主是不可分的。没有民主,谈不到真正发展科学。没有科学,也无从建立真正的民主。同样,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也不可分。所谓决策科学化,首先就要民主化。”

万里讲话中有几句很精彩,在当年被广为传扬:“我认为,我们应该广开言路,破除言禁,把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切实付诸实施。堂堂十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只要领导路线正确,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是不会被几句逆耳之言或别有用心的人借某些问题的煽动搞垮的。”“领导者要尊重人们充分发表意见的民主权利,不要害怕别人讲不同意见的话,甚至讲反对自己的话。过去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是正确的,但还有点消极。积极的说法应该是:‘言者有功,闻者受益’。”

万里提出的“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这个重要的课题,在后来的中共十三大报告和十四大报告中,都被确认为政治体制改革中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这个课题,至今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加强。

田纪云在回忆万里的文章中说:“万里同志是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如果说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话,那么,他就是高级工程师之一。”

一个总设计师,一个工程师,万里和邓小平的命运常常连在一起。

万里比邓小平小12岁,山东东平县人, 1936年万里加入中共。几年后他成为运西地委副书记和军分区政委。在内战期间,万里为刘邓大军(后来成为第二野战军)提供后勤服务,得到了邓小平的赏识。万里曾经表示,“跟邓小平一起工作学到很多东西——果断、坚定、看事物的尖锐、处理事务的水平,一生教益无穷。”

1975年,邓小平主持整顿时,任命万里担任铁道部长。1977年夏,邓小平向中央建议,安徽这个“老大难”要有个得力的干部去。于是,本来被分配去湖北工作的万里就转而去了安徽,鼓励万里采用一切最有效的政策消除饥荒。

万里在安徽搞农村改革时,社会思想还很禁锢,曾有人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万里是这么说的,“反正光着腚没有裤子穿不是社会主义,反正没有饭吃饿肚子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也有类似的表达,不过万里的这个说法很形象。

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关于市场与计划关系的激烈争论随之结束。万里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主张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载入宪法。他亲自主持宪法修改小组工作,领导起草了宪法修正案草案,并于1993年3月由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作为改革“高级工程师”,万里在农村的改革仅仅是他在改革岁月中一小部分,而他主持国务院工作和全国人大工作的作为,则是大部。万里在这方面的贡献更值得人们去挖掘。

如今,万里魂归道山,要更好地追念他,传承他的改革思想,超越农村改革全面梳理他在改革过程中的贡献,才是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作者为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徐庆全/文】 (编辑:yanqi)
关键字: 万里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