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艰难出海_公司与产业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中国核电艰难出海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5-10-28 17:18:13 我要评论(0
字号:
参与欣克利角C项目是一张60亿英镑的门票,对中国核电企业而言,这是进军国际核电市场所必须买的门票

总造价高达180亿英镑的欣克利角C项目是世界核电业迄今最昂贵的项目,对中国核电企业来说,该项目是一张核电出口所必须的、昂贵而物有所值的门票。最终,中广核签头的中方企业将在中法合作建设的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中占据三分之一的股份,承担60亿英镑投资额。

英国当地时间10月21日下午,习近平访英行程中最受关注的合作项目: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终于签署协议。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见证下,中广核董事长贺禹与法国电力公司(EDF)总裁让·贝尔纳·列维签署了英国核电项目投资协议。

根据此协议,EDF将在欣克利角C项目中占据66.5%的股份,中广核牵头的中方企业占据33.5%的股份。该项目造价将达到180亿英镑。而法电在保证持股超过50%的情况下,还将继续出售部分股份,寻找新的投资伙伴。

除开欣克利角C项目的合作,协议还拟定了双方在英国后续项目合作的计划,包括法方主导的塞兹韦尔C项目和中方主导的布拉德韦尔B项目。

布拉德韦尔B项目将成为中广核出口核电技术的目标项目,计划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目前国内等待审批的防城港3号、4号机组将成为该项目的参考电站。

英国监管部门对新建核电站采用的技术需要进行通用设计审查(GDA),这是项目获批的前置条件。在布拉德韦尔B项目上,法电将通过与中广核成立的合资公司来推进华龙一号技术通过英国通用设计评估审查,双方已就主要事项达成一致。

随着该项目投资协议的签署,中方企业进军英国核电市场的路线图进一步清晰:中方通过参股欣克利角C项目推动该项目落地,并在后续塞兹韦尔C项目上继续合作,并希望在布拉德韦尔B项目上采用中方技术主导项目开发,实现核电技术出口。

史上最贵核电站

欣克利角C两台机组的造价预计将达到180亿英镑,这使其成为世界核电业迄今最昂贵的项目。

相较于此前多方报道的245亿英镑的投资总额,最终投资协议中确定的建造成本为180亿英镑,这一区别是由不同的项目融资方式导致的。

在2013年10月,法国电力公司与英国政府达成商务协议时,该项目的造价被预估为大约160亿英镑。由于预算高昂,法电争取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主要包含两项内容:其一是该项目将执行92.5英镑/兆瓦时的固定电价,为期35年,并且这一电价还将随通胀浮动。而目前英国的批发电价大约为45英镑/兆瓦时。

其二则是财政部以商业利率提供财务担保。在这一财务担保计划下,英国政府预计将提供总额约160亿英镑的贷款,由于融资成本的增加,项目总成本将高达245亿英镑。

目前签署的投资协议显示,投资者最终并未选择由英国政府提供高达160亿英镑的巨额财务担保的融资模式。除开9月英国财务大臣奥斯本访华期间表态承诺的20亿英镑担保之外,其余资金将由项目参与方自筹。

法电总裁列维对媒体表示,法电将通过自己贷款或者用法电其他业务的收益来投资这个项目。

在投资协议签署前一天,项目的另一参与方中广核刚刚与国开行在伦敦签署《英国HPC核电及海外项目融资合作备忘录》,中广核方面表示,国开行将向中广核投资英国HPC核电项目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支持和全面融资服务。

该项目起初160亿英镑的成本估计是根据2012年的物价水平作出的,如今三年过去,考虑到通胀以及项目拖延的影响,投资协议中对造价的预估上升了20亿英镑,达到180亿英镑。

与之相比,国内同样采取EPR技术的台山核电站造价远低于这一水平。据2014年11月中广核电力招股书中的信息显示,国内同样采用EPR的台山核电两台机组,其工程总造价约为731亿元人民币。尽管由于工程出现延期,这一造价还会有所上升,但总造价也将远远低于欣克利角C项目。

在英国知名核能咨询公司AMEC担任中国区经理的智升科告诉《财经》记者,英国核电建造过程中的人员成本、供货成本、产业链上各个供应商专业人才的培养成本都比国内高得多,同时英国核电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环保等领域监管要求也比较复杂,这些都会产生巨大的费用。

智升科介绍说,目前英国本土大约有2万核工业领域从业人员,不过其中大约有1.7万人从事与核电站延寿、退役相关的工作,还有2000-3000人从事科研工作,而新建核电相关的专业人才非常稀缺,人员成本也比较昂贵。

其他EPR项目都面临工期拖延,也为该项目的成本进一步升高蒙上阴影。目前全球共有四台EPR机组在建,除了2009年在中国台山开工的两台机组之外,还有2005年在芬兰开工的Olkiluoto 3号机组和在法国开工的Flamanville 3号机组。

由阿海珐主导的Olkiluoto项目已经严重拖期,虽然已经开工十年之久,仍未投运。根据阿海珐2014年9月的预计,该项目将在2018年才能投运,项目成本也由起初的30亿欧元飙升至到少85亿欧元。这一项目的严重拖期也对阿海珐的经营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

法电主导开发的Flamanville项目也不顺利。原计划2013年投产的该项目目前预计将拖期至少五年,并且成本也由起初预计的33亿欧元飙升至105亿欧元。

对于欣克利角C项目而言,由于最终投资决定尚未作出,目前该项目预计完成时间已经由2023年延后至2025年。法电总裁列维对媒体表示,预计将在几周内确定最终投资协议。

中广核入局

由于造价高昂、投资巨大,该项目的投资方也几经波折。早在项目筹备初期,英国天然气巨头森特里克(Centrica)曾在2009年介入,占股20%。不过出于对项目前景的担忧,2013年2月,在EPR技术通过GDA审查之后不久,森特里克退出了该项目。

森特里克的退出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会,法电将合作目标转向了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法电及英国能源部先后致函邀请中广核参与该项目。

2013年3月,中广核启动与法电的磋商。此后经过大半年的与法电、阿海珐及英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随着2013年10月英国财务大臣奥斯本访华,中方企业介入该项目有了明确的结果。在奥斯本访华期间,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公司签署了投资合作兴趣函。

当时相关信息显示,中方企业参与之后,中广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将占据欣克利角C项目约30%-40%的股份,法电将占据45%-50%的股份,反应堆设计商阿海珐将占据约10%的股份。法电还曾希望引入其他投资者参与该项目,占股约10%-15%,

2014年3月,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公司进一步签署了工业合作原则协议(ICP),这份协议一度给中方企业在该项目中有更深的工业参与带来了希望。据参与该阶段工作的人士表示,根据当时的协议,如果中方股份达到一定份额,需要保证相应的工业参与程度。而当时也一度传闻中方的股份将达到40%。

不过之后法方对中方的工业参与转变了态度。事实上在法电与英国政府最初达成的商务协议中,便有要求英国企业需获得该项目至少57%的合同份额的条款,目前法电能源的公开信息显示,预计将至少有60%的合同份额交给英国企业。

此次达成的投资协议中,也明确了关键供应商合同达成最终协议,包括阿海珐、阿尔斯通、布衣格等公司将负责包括核蒸汽供应系统、仪控系统、汽轮机、土建等关键合同,而这些企业,大部分早在2013年10月便已经被法电能源确定为优先供应商。

另一方面,中国的相关企业对英国市场的监管要求、安全标准、商业环境并不熟悉,为中方企业更深度地参与带来了障碍。在欣克利角C项目中,除开一小部分合同有可能将通过分包的形式交由中方企业来完成之外,中方将主要承担财务投资者的角色。

2014年11月,沙特电力公司与法国电力公司开始谈判,寻求在欣克利角C项目中投资的可能性,计划占股10%-15%。

2015年3月,阿海珐公布了2014财年年报,显示2014财年阿海珐面临高达48亿欧元的亏损,公司随后陷入重组传闻。据了解,阿海珐公司核电部门(Areva NP)将被法电集团收购。2015年3月,法电总裁列维曾对彭博表示阿海珐在欣克利角C项目中不再持有股份。而来自沙特的投资者后来也选择了退出。

无法拥有深度的工业参与,同时面临高昂造价和项目风险,参与该项目的中方企业人士坦言,中方并不愿意在该项目中承担过高的股份。最终博弈的结果随着此次协议的签署而明确,中方份额被定格在三分之一。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方将以中广核牵头的中方企业联合体的形式参与欣克利角C项目,最终在该项目投资的中方企业将不止中广核一家。而具体的参与企业名单和参与份额目前还未有定论。据称除中核集团外,还有投资公司有可能参与该项目。

英国复兴核能

对英国而言,这将是英国境内首个完全由外企主导开发的核电站项目,也是将近30年来即将新建的第一座核电站。

英国原本是全球最早进行核能开发的国家。1956年,在英国坎布里亚郡投运的Calder Hall核电站是全球首座商用核电站。此后直至上世纪80年代,英国从未停止核电站建设,先后建成了两代共约20多座气冷堆和一座压水堆。

1987年,英国开工建设首个压水堆技术的核电站——Sizewell B核电站,该电站于1994年投入运营,它是英国目前为止最后一个建成的核电站。

后来的20多年里,核能在英国陷入停滞。目前英国第一代核电站里除Wylfa核电站之外已经全部退役,在运的核电机组以第二代气冷堆和一座压水堆为主,共1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约为940万千瓦,为英国提供大约18%的电力供应。

由于绝大部分核电站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即便考虑到目前的延寿计划,到2025年之后,如果没有新的核电站投运,英国将只剩下两座核电站运行(Sizewell B、Dungeness B)。

考虑到满足未来能源安全以及低碳发展的需求,核能在本世纪初重新回到英国政府的能源决策之中。2008年,英国发布《核能白皮书》,将核能重新纳入到未来发电计划。即便福岛事故发生之后,英国也并未改变这一政策。与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弃核政策相比,英国成为欧洲国家中少有的有明确核能发展计划的国家。

《核能白皮书》发布之后,英国政府与监管机构在全国遴选了适合建设核电的厂址,最终在2011年确定了八个厂址。目前,法国电力公司拥有其中五个厂址,其中就包括此次协议中的欣克利角C、塞兹韦尔C和布拉德韦尔B。另外三个厂址分别由日本日立公司和东芝公司获得开发权。

为了满足安全要求,英国监管部门要求新建核电站采用的技术通过英国的通用设计评估(GDA)审查,这一审查由英国核监管办公室(ONR)和英国环境局(EA)联合进行,核电技术通过GDA审查是在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必备前置条件。

2007年,法电率先启动了EPR的GDA审查,到2012年12月31日,EPR通过了GDA审查,成为首个通过GDA审查的技术。

欣克利角C项目也将拉开英国核能复兴的序幕,除开与此项目相关的塞兹韦尔C项目、布拉德韦尔B项目之外,东芝公司计划采用AP1000技术开发Nu-Gen项目,日立公司将采用ABWR技术开发地平线项目,目前这两种技术都在进行通用设计审查。

昂贵而必要的门票

对中国企业而言,参与欣克利角C项目是为进入英国核电市场而购买的门票。

目前英国共有八个厂址计划进行核电开发,法国电力公司拥有其中五个厂址,另外三个厂址分别由日本日立公司和日本东芝公司获得开发权。

由于不具备英国核电厂址的开发权,中方要进入英国市场,必须要寻找当地市场的合作伙伴。作为中广核在国内多年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台山核电项目占股30%的股东,法电很显然是三家有资质在英国进行核电开发的公司中最有可能合作的对象。

对于法电来说,欣克利角C项目是其海外核电继续发展的重要一步。由于法国国内能源政策的调整,法国计划在2025年将核电比例由目前的75%下调到50%,提高风能、太阳能的比例。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措施并不意味着法国将像德国一样提前关停核电站,而是原有核电站到达寿期之后自然退役,严格控制新建核电。这也就意味着在政策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法国国内的新建核电市场容量几近饱和。

在芬兰与法国的EPR项目进展不顺的情况下,手握五个厂址的英国核电市场成为法电主攻的关键市场,欣克利角C项目作为法电在英国首个主导开发的项目而变得尤其关键。面临高昂的造价,法电迫切需要寻找到投资伙伴来共同开发。

对于中广核而言,海外核电市场的利润、实现自主技术出口的希望都让英国核电项目变得非常有吸引力,但是仅仅参与欣克利角C项目的投资显然并不足以让中广核动心。

从参与项目伊始,中广核就希望能够实现在英国控股主导开发核电项目。此次投资协议的签署,进一步确认了双方在英国项目的合作路线图:首先在欣克利角C项目进行合作,然后在塞兹韦尔C项目继续参与法方主导的核电项目,最终实现布拉德韦尔B项目由中方主导开发。从这个角度看,参与欣克利角C项目,是中方进一步进军英国核电市场必须买的门票。

在英国实现自主技术出口是一条漫漫长路。除开两个EPR核电项目的优先开发,华龙一号通过GDA审查也是必经之路。

该审查过程极为严格,并且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据熟悉该过程的专业人士介绍,法电与阿海珐从2007年启动EPR的GDA审查,最终历时五年有余,在2012年底才最终通过,这一过程中共有大约1300余人参与了审查过程,整个过程耗资将近10亿英镑。

对于中方参与GDA审查,专业人士认为,由于存在语言、监管条件、审查流程不同等诸多因素,中方面临的困难或将比法方更大,投入将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

尽管困难重重,不过GDA带来的示范效应也将有利于其他核电市场的开发。一位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的官员曾对《财经》记者表示,“GDA审查是非常严苛的过程,但是通过GDA审查也将对通过其他国家的核安全审查有很强的示范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欣克利角项目也是中方企业角逐全球核电市场的门票。

据了解,目前俄罗斯也计划启动俄方技术在英国的GDA审查。由于英国监管部门的人力原因,根据目前的工作安排,2016年三季度之前将是目前中方华龙一号技术启动GDA审查的窗口时间。投资协议的签署加速了这一进程,不过,时间仍然紧迫。

《财经》记者从中广核相关部门了解到,中广核已经启动了针对GDA审查的预评审,计划在2016年中提交GDA审查申请。投资协议的签署加速了中方技术的通用设计审查进程,不过时间仍然紧迫。

在投资和技术之外,中企进入英国核电市场也还面临更多实际的挑战。一位熟悉当地市场的业内人士介绍,最根本的挑战在于两国的核电投资环境不同。中国的核电项目由国企主导,垄断属性强,并且企业对政府的影响力与英国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而英国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自由竞争市场,从垄断的市场到自由竞争的市场再到自由竞争的国际市场,这其中有巨大的差异,中方企业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在更为细节的领域,比如两国监管的要求不同,流程不同,标准不同,都将给中国企业进入英国核电市场带来困难。目前中方企业对英国的商业环境还并不熟悉,需要通过欣克利角C项目或者与英国本土的企业合作熟悉游戏规则,“按照国内的模式在英国推进业务,是不可能成功的”。

【作者:《财经》记者 韩舒淋】 (编辑:yanqi)
关键字: 核电 中国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