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潜在的就业压力_资本与金融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警惕潜在的就业压力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5-12-21 15:05:00 我要评论(0
字号:
未来我国可能面临经济增速和就业弹性“双速”下降的就业压力。一是就业弹性有长期下降的趋势;二是第三产业创造就业的能力可能不及预期;三是第一、二产业劳动力流出加剧

□姚余栋 徐昕/文

目前,多数分析对我国就业保持信心: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占比上升,吸纳就业能力增强。我们认为该观点可能过于乐观,未来我国可能面临经济增速和就业弹性“双速”下降的就业压力。一是我国就业弹性有长期下降的趋势。二是第三产业创造就业的能力可能不及预期。三是第一、二产业劳动力流出加剧,第三产业承接产业间劳动力转移压力增加。

对潜在的就业压力应提高警惕,在兼顾长期经济发展、结构优化的同时,采取有力的短期措施,减少转型期的阵痛。

主流观点的乐观预期

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主流观点仍对我国就业形势保持信心。其判断依据在于: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上升,能有效提高就业弹性系数,弥补经济增速下降对就业的负面影响。

就业弹性是这一判断中的核心概念。就业弹性是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从需求方看,就业增速由GDP增速和就业弹性系数共同决定。GDP增速越高,就业弹性系数越大,就业增长就越快。主流观点正是建立在“第三产业占比上升”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高于第一、二产业”的基础上。

潜在的“双速”下降压力

通过分析我国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主流观点对就业形势判断过于乐观。

一是随着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我国就业弹性系数有长期下降趋势。

二是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快,但创造就业的能力相对较弱,第三产业创造就业能力可能不及预期。

三是第一、二产业劳动力流出加剧,第三产业承接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增加。

一、就业弹性系数长期下降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弹性系数阶梯式下降(图1),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至上世纪80年代末,就业弹性系数水平高,平均0.4左右。第二阶段是90年代,就业弹性系数较80年代大幅下降,平均0.1左右。第三阶段是2002年至今,就业弹性系数再下台阶,平均0.05左右。

从长期趋势看,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主要受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劳动生产率是国内生产总值与从业人员总数的比值,其增速与就业弹性系数呈反向变化。劳动生产率提升越快,同样的GDP所需的劳动力投入越少,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力就越弱。在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下台阶”的三个阶段,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在“上台阶”,年均增速分别为5.4%、8.5%和9.2%。

二、第三产业创造就业的能力可能不及预期

传统观点认为,一、二、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由低到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最强。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提升,整体的就业弹性系数应有所提高。这一判断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多数时间里得到数据支持。

但在2002年-2007年间,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也曾出现明显的“倒挂”: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0.49,大幅高于第三产业的0.25。我们认为,出现“倒挂”主要是因为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的劳动密集程度存在差异,分析劳动弹性不能一概而论。

从第三产业看,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快,但吸纳就业能力相对较弱。主流观点常以理发、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举例证明第三产业较强的吸纳就业能力,传统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慢,对劳动力需求稳定。但近年来,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快,其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快,吸纳就业的能力低于传统服务业,导致第三产业实际吸纳就业能力可能被高估。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增加值数据的五个服务业行业看,2004年-2012年我国增长最快的服务业行业是批发、零售业(年均同比增速12.9%),但其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09。就业弹性系数最高的两个行业分别是房地产业(0.88)和住宿餐饮业(0.5),但年均同比增速仅分别为9.4%和8.5%。

从第二产业看,2002年-2007年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较快,带动就业弹性系数快速上升。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贸易品占比较高的商品制造部门享受了更大的红利,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在参与国际分工初期,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劳动力富余、成本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较快,提升了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随着WTO红利的充分释放、全球贸易增速放缓以及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有所回落。

三、第一、二产业劳动力流出加剧

第一产业2003年以来劳动力持续外流。随着城镇化进程,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

第二产业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劳动力净流出,为1999年以来首次。除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结构性变化也是重要推手。为节约人工成本,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或迁往周边国家,或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导致第二产业创造就业能力下降。

一、二产业的劳动力外流将考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近期,服务业就业出现趋缓迹象:2015年10月,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为49.6,连续九个月低于50枯荣线。

政策建议

未来我国就业可能面临“双速”下降的压力:一是经济增速放缓,二是就业弹性系数下行。我们对此应提高警惕,不能忽视就业压力上升的风险。同时,需对就业弹性下降的长期趋势有客观、清醒的认识,兼顾长期经济发展、结构优化等目标,采取有力的短期措施,减少转型期的阵痛。

一是加快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能力。整体上看,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最强,加快服务业发展对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系数有重要意义。

二是把制造业留在中国。近年来,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较快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向周边国家转移是导致第二产业吸收就业能力过快下降的重要原因。这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在中西部地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能给予合适的政策引导,营造有利的经营环境,能将这些企业留在中国,缓解第二产业就业创造能力的下降。

三是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为劳动力产业间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清理不必要的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让市场在劳动力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市场摩擦,加强劳动培训,降低转型期的结构性失业。

作者均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文中观点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

【作者:□姚余栋 徐昕/文】 (编辑:yanqi)
关键字: 就业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