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亚洲_理性投资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绿色亚洲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5-12-25 11:06:04 我要评论(0
字号:
未来大多数超级大都市将在亚洲,因此气候变化的出路主要靠亚洲。如果亚洲不能变得更加绿色、开放和包容,世界将走向毁灭

理性投资

□ 沈联涛/文

有人说,中国会“未富先老”。事实上,中国可能“未绿先灰”。如今,任何生活在北京的人都深感空气污染的严重。中国在本月巴黎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上表现非常积极,原因即在此。

巴黎不久前遭受了系列恐怖袭击,这震惊了欧洲乃至全世界,并预示着全球反恐战争的升级。而在此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简称COP21)则是为了就气候变化威胁达成全球共识所做的历史性尝试。

具体来说,是为了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协定,使升温幅度到2100年不超过2摄氏度。

这次大会上,全球近200个缔约方成功达成《巴黎协定》,虽然承诺的力度不一定会让所有人满意。TPP要在签署之后才会公布协定草案,而气候变化大会的过程要透明得多。

全球性谈判往往以最高的目标和期待为始,而以达成最低限度的共识为终。不过如果能就关键性原则达成一致,那也是了不起的成就,至少在充满混乱的一年将近尾声时,发出一个重要信号并带来一些希望——治理污染和反恐一样重要。

可是亚洲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最近有两本新书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南华早报》前主编、现任亚洲企业领袖协会执行理事马克·祈福德在《绿色亚洲》(The Greening of Asia)(哥伦比亚商学院出版社,2015年)一书中指出,亚洲的发展奇迹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破坏环境来实现的。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印尼的雾霾也很严重,甚至影响到邻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由于人口众多,中国、印度、印尼、美国和俄罗斯这五个国家共占去每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半壁江山,而随着印度和印尼加速发展,排放量只会不断增加。

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三个方面: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企业生产活动、鼓励资源浪费和碳排放的政府政策和税收/补贴。

城镇化和高收入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因为多数城市都是靠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实现高收入。未来大多数超级大都市都将在亚洲,因此气候变化的出路主要靠亚洲。比如中国现在每四个家庭拥有一辆汽车,但如果每个家庭都拥有一辆汽车,污染问题就没法解决。中国和印度无法走西方在工业革命时期走过的那种资源消费型道路,否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祈福德指出,生活方式可以改变,但企业也能够指明方向,帮助教育公众做出绿色环保的选择。在荷兰,人们发现,比起把电表藏在柜子里,如果把电表装在大门旁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能节省30%多的电费。

亚洲的企业也意识到环保带来的商机。祈福德的书里描述了亚洲很多有远见的商业领袖如何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创造收益。

另一本是麦考瑞大学约翰·马修斯教授的《绿化资本主义:亚洲如何驱动下一次大转型》(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15年)。这本书技术性更强,追溯了可持续经济的基础,如何从化石燃料主导的工业化向循环型经济转变。

马修斯教授也非常关注中国从化石燃料到太阳能和其他替代能源的转型,他在书中指出,印度、中国和东盟进入工业化的速度、涉及的人口以及能源强度分别是西方工业革命的十倍、百倍以及千倍。

亚洲工业化的规模和强度都令人震惊。

政府能够通过这种转型,降低对环境的破坏。首先就是设定排放标准,让能源效率和污染情况更加透明。即使在不改变法律的情况下,严格执法也会有很大帮助。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削减汽油补贴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费,还降低了财政赤字。让公民社会开展自助和广泛的教育活动,宣传治理污染和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也会带来消费者、企业和国家间的多赢合作,共同创造绿色、包容的社会。

绿色亚洲充满希望。

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发达经济体已经做出榜样,证明只要有足够的政治意愿,就能够应对污染和能耗的问题。分享这些技术和知识能够让环保之路更快速和顺畅。

正因如此,COP21向世界,特别是向亚洲传递了非常重要的信号。如果亚洲不能变得更加绿色、开放和包容,世界将走向毁灭。我们向污染宣战才刚刚开始。

作者为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正在创作从亚洲视角看全球变化的新书

【作者:□ 沈联涛/文】 (编辑:yanqi)
关键字: 亚洲 绿色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