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业绩初遇冷_资本与金融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券商业绩初遇冷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6-06-01 18:37:02 我要评论(0
字号:
券商业绩对行情走势是极度敏感的,且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A股行情的清淡,券商业绩又一次进入低谷。

24家上市券商4月份的财报显示,该月全部上市券商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1.74亿元,环比下降45.65%,累计实现净利润58.02亿元,环比下降56.59%。

东北证券是这个月唯一出现负利润的券商,而国泰君安和中信证券以净利润6.3亿元和5.9亿元名列前茅。

4月份,沪深300指数下跌1.91%,而券商板块跌幅5.11%。目前,上市券商板块的市净率已跌落至2倍以下。

市场对于业绩下滑已预期充分,大型券商的市净率更低至1.3倍-1.4倍水平。招商证券认为,市净率1.2倍是大型券商的底部安全边际。

在全部业务中,券商经纪业务回落最为明显,这与A股市场成交量萎缩直接相关。

4月份,A股市场日均股票成交额是5715.27亿元,环比下降1.7%,换手率较前一个月也下降6.15%。市场交易额较2015年平均水平大幅下降,一季度日均股票交易额5412亿元。

而2015年,日均股票交易额高达10381亿元。券商业绩对行情走势是极度敏感的,且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

裁员虚实

在此背景下,券商裁员传闻四起。

5月18日,方正证券下发《关于启动组织效率提升项目的通知》,称将以提高人均产出能力为目标,优化人员结构并控制成本。

文件被市场解读为“裁员”信号,更有媒体称裁员比例高达20%。

方正证券相关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项目开展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淘汰,但没有制定强制性的减员比例,也没有降薪一说。

方正证券在2014年底吸收合并民族证券之后,员工总数激增至6000人以上,再经过了2015年的大牛市,员工总数超过8000人。是以,方正证券认为其人均盈利能力不高,在市场低迷时亟须转型。

华泰证券也发布了新的证券经纪人、营销人员、客户经理的绩效管理办法,提高了对员工的累计托管资产和有效户等方面的考核标准。

“压力大部分来自经纪人,总部没什么影响。”上海某券商投行人士认为,“优秀人才依然紧俏,高薪才能挖角!”

经纪业务是券商中弹性较大的一环。一般券商营业部的正式编制极少,甚至是个位数。大量经纪人并不占用公司编制,底薪不高,主要靠业绩提成。

当行情清淡时,经纪人首当其冲面临被裁员的压力。待到牛市再起时,券商再临时从市场上大规模扩招。

随着连年的佣金战,经纪业务的佣金率已接近成本价,市场平均在万分之五左右,其中华泰证券最低仅0.026%,下行空间已然不大。

国金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徐飞对《财经》记者表示,单纯的价格竞争,对于大型券商而言,并非竞争的主要发力点。大型券商以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和综合服务优势来来稳定佣金水平,将成为趋势。

事实上,在市场大起大落的余波中,今年A股交易活跃度较2014年已有很大提升,券商业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悲观,尤其是3月份的反弹对一季度形成了很好的支撑。2016年一季度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总收入198.43亿元,虽然比2015年一季度减少36%,但与2014年一季度相比,增长幅度仍高达81%。

业绩承压

裁员传闻言过其实,券商业务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经纪业务大幅下滑,融资融券规模大幅萎缩、IPO再融资重组政策有可能收紧、资管业务继融资业务和通道业务之后增量乏力等因素,都严重考验着券商的业绩增长。

证券业协会对2016年一季度证券公司经营数据的统计表明,126家证券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770.81亿元,净利润288.98亿元,分别同比下滑32.56%、43.25%,116家公司实现盈利。

根据国金证券的统计,一季度券商经纪业务和自营投资的收入占比超过50%,市场环境对券商业绩的影响是显著的。

一季度24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52.9亿元,同比下降32.9%;实现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降50.9%。

其中,国泰君安以净利润33.53亿元,排名上市券商首位,远超第二名海通证券。

目前券商自营的仓位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国金证券报告称,自营资金投资浮亏,对净利润影响较大,其中,券商出资证金救市资金预计浮亏在10%左右。

前述浮亏归属到所有者权益科目内,不在利润表之内。招商证券研究认为,上市券商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内平均包含浮亏7.52亿元,导致真实净利润水平几乎清零,平均仅为0.08亿元。过半券商在利润调整后业绩由正转负。

按照招商证券的统计,东方证券因较为激进的权益类资产配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幅76%。

深圳某券商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当下市场较担心的是,券商自营和券商资管持有的信用债部分的隐含亏损。各家券商在债券投资方面的杠杆水平不一,且很难简单从财务报表上判断,或成为未来影响业绩的隐忧。

融资融券规模与经纪业务类似。2016年5月初,两融余额降至8400亿元左右,与2015年时的最高点逾2万亿元不可同日而语,较2016年初时的1万亿元也下滑明显。

而且,市场清淡对券商业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4月份券商资管产品发行份额较前一个月减少近四分之一。

券商投行业务收入保持平稳,但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随着IPO规模的缩减,投行对于再融资的倚重更甚。2016年一季度,IPO融资总规模117.3亿元,而去年同期为481.6亿元,同比下降75.7%;增发再融资规模3763.1亿元,同比上升了74.3%。

其中,国信证券IPO承销14.18亿元位列第一。国泰君安以206.45亿元的再融资规模、以1291.01亿元的债券承销规模双双拔得第一。

投行业务融资趋缓之后,除了少数券商一直拿得到项目,例如华泰联合证券在并购和借壳项目上具备绝对优势,大部分券商的投行业务还是受到影响。不过,投行业务在券商占比仅在10%左右,对总体业绩影响有限。

对于IPO再融资重组政策收紧的传闻,深圳某券商分析师表示并不悲观,他认为,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再融资对于引流资金进入实质的经济体系、脱虚入实依然起到积极的作用。监管机构并未明文规定收紧政策,而是加强对工作底稿的审核,这有助于市场公平公正公开。

据悉,监管机构对于IPO项目、定向增发和重组的审核都在趋严趋紧,更关注该项目是否有真实的资产和需求,是否基于企业真实发展的考虑,而不是资本套利的行为。

北京的一位券商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无论是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还是非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等一系列金融改革中,券商都是最大的受益方,这会多元化券商的收入来源,对业绩下滑形成有效补充。

新型券商分食

与往年相比,监管机构对于整个券商的监管,重点慢慢转向对资本的监管,以及对各种资产对应资本的消耗等角度的关注。

2016年4月8日,证监会就《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将净资产比负债指标由不得低于20%调整至10%,净资本比净资产指标由不得低于40%调整至 20%。通过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及净稳定资金率四个核心指标,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风控指标体系。

前述深圳券商分析师表示,这一变化,驱动券商由原来粗放的经营模式,向较为经济化的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当发展对资本消耗较大的业务时,券商会做更多的衡量。

监管层正在努力将各项金融业务都纳入监管之内。5月下旬,资管业务八条底线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延续了此前的降杠杆思路,严格限定各类资管计划的杠杆比例,风控方面更加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新形式券商正在探索中。4月20日,原众成证券在上海正式更名为联储证券,并宣布将在业内首家实行合伙人制。

基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项下,汇丰前海证券、华菁证券等多家合资券商获准设立,为券商行业带来新的血液。

注册地在上海自贸区的申港证券,也在3月14日被核准批复设立。

券商转型已经成为行业趋势。过去业务同质化严重,逐渐开始集中资源发展各自的优势条线。

这些新型券商,引入了其发起股东在特定领域的优势,例如华兴资本旗下的华菁证券在TMT行业的资源和经验,更主要的目的是完善其股东的业务领域,可被视为“精品投行”。

然而,券商是一个强烈依赖资本金的行业,注册资本的多寡与业务发展规模成正比。新型券商有望为行业带来一些新的气象,但是否能撼动现有的行业格局,仍未可知。

国金证券非银分析师徐飞认为,外来的野蛮人有助于催化行业内的竞争,但大型综合性券商所拥有的高端客户资源、丰富的行业经验等,都需要后来者相当多的时间和成本去追赶。

【作者:《财经》记者 曲艳丽】 (编辑:yanqi)
关键字: 券商 业绩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