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再加速_资本与金融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IPO再加速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7-01-22 15:52:51 我要评论(0
字号:
当前市场情绪虽相对稳定,但投资者信心仍在恢复中,如何把握好投资功能与融资功能平衡,关系到推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文 / 本刊记者 秦嘉敏 陆玲编辑 / 王东

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A股IPO市场逐渐恢复正常节奏。

最近两个月,证监会发放IPO批文的速度由之前的每月一批、两周一批过渡到每周一批。随着12月30日5家企业获得IPO批文,证监会在2016年共计核发了28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合计筹资总额在1843亿元左右。

国泰君安预计,如果二级市场行情不出现明显下跌,2017年新股将保持每日2家的节奏,全年发行400家-500家。德勤中国亦预计,A股市场的IPO预期在未来市场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将进一步提速。

IPO提速之下,监管尺度并未放松。证监会对拟IPO企业的规范性问题、信息披露问题、财务问题审查越发严格。自2016年6月证监会部署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专项执法行动以来,已有龙宝参茸、粤传媒、*ST烯碳、*ST盈方、匹凸匹、美丽生态等多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正式启动立案调查。

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兼发行上市部总监魏刚表示,IPO提速意味着经历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后,监管层希望恢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这对后面的工作很有意义。

“提高IPO审核效率,降低企业排队时间和成本,强化IPO信息披露,淡化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行政审核,这将有助于与注册制对接,并逐渐向注册制靠拢。”普华永道中国审计部合伙人孙进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情绪虽相对稳定,但投资者信心仍在恢复中,如何把握好投资功能与融资功能平衡,关系到推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提速控量

2016年上半年,受市场情绪低迷、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新股发行速度缓慢。2016年1月至6月,证监会共计核发70家IPO批文。

进入2016年下半年,证监会核发批文的速度悄然提高。7月-10月核发IPO批文的企业分别为27家、26家、26家及28家。而进入11月以来,发放批文的速度进一步加速。2016年11月,证监会核发4批次共52家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申请。12月,证监会核发5批次共51家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申请。

12月9日,随着高争民爆、如通股份、易明医药三只新股的上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主管合伙人林怡仲表示,受到全球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以及经过2015年IPO暂停和重启之后,2016年上半年A股市场处于修复期,使得IPO数量出现低点平缓上调的态势。进入下半年之后,市场运行总体稳定,IPO审核速度明显加快,预期这个势头将会持续。

普华永道预计2017年全年A股IPO为320宗-350宗左右,融资规模在2200亿-25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新股发行速度在提高,但是每家IPO企业的筹资额并不大,不少企业最终确定的IPO募资规模,明显小于最初披露的计划。

统计显示,2016年仅8家公司IPO募资金额超过30亿元,25家公司IPO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93家公司IPO募资金额少于3亿元,25家公司IPO募资金额少于2亿元。其中,海天精工以每股1.5元发行5220万股,募资0.7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资金额只有0.62亿元,是IPO募资金额最少的新股。

单一企业IPO募资金额最多的是上海银行,募资106.7亿元。这是2016年唯一一只募资金额超过100亿元的新股。上海银行原先计划发行不超过12亿股,而实际新股发行略超6亿股。

12月27日,回归A股市场的银河证券发布公告称,其此次A股IPO拟发行股份数量将不超过6亿股,拟发行价为6.81元/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超过5.92%,计划募集资金约39.54亿元人民币。这与此前银河证券招股书(申报稿)公布120亿元募资规模相差较大,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二。

对此,银河证券董秘吴承明向《财经》记者表示,市场价格和预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就少发一点。“取得一个(上市)平台对股东和公司是比较适宜的。”

“目前券商的平均市盈率都在30倍以上,23倍市盈率的要求之下就尽量减小发行量,上市以后再进行增发。增发的定价可以有比较大的溢价。”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告诉《财经》记者。

事实上,在A股IPO“双限”的背景下,压缩首发规模而抬高增发规模,已是很多拟IPO公司“心照不宣”的选择。据悉,在完成IPO后,银河证券的融资重点或将放在上市后的再融资。

据《财经》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处了解,目前监管层并不鼓励发行人在IPO时过多融资,融资额过高,所面临的审核周期、难度亦相应增加。

IPO的频率和募资规模是监管层短期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提速控量表明监管层谨慎试探市场的承压能力。

投中研究院助理分析师王玥瑾表示,消化排队中上市企业与恢复股市融资功能的需求使IPO提速势在必行,因此需尽量减弱新股增发对股价造成的冲击以维持市场稳定。提速控量可以将总体融资规模控制在一定水平,有利于削弱新股对大盘的冲击力度,在保证市场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加快企业上市速度。

发审微调

新股发行提速的同时,证监会发审委对于上会企业的审核标准并没有降低。

据《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投行人士反映,发审提速更多是审核流程上的事情,从严核查的整体趋势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一位北京的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直观感受是监管层的容忍度变高了,但这种容忍度是有针对性的,对财务造假仍然是零容忍的,各地证监局的检查力度都非常大。

证监会在IPO各环节加强了监管。一方面,重点关注“带病申报”的问题企业,谨防欺诈发行、虚假披露;另一方面,核查重点更侧重于财务造假和业绩披露的合规性。

据《财经》统计,今年以来,除18家企业IPO被否外,有50家企业在IPO排队过程内中止审查,有78家企业终止审查。

仅12月,就有5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被否,分别是武汉智讯创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硕人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润玛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从证监会对企业IPO申请的反馈意见来看,IPO申请被否的企业多涉及企业关联交易、合规性、税收、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等问题。比如,广东新劲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反馈意见为44条。主要涉及规范性问题、信息披露问题、财务问题等,其中,又以规范性问题和信息披露问题占多数。

董登新认为,证监会在审核上已经在慢慢淡化对发行人的投资价值的实质性判断。这也是IPO审核速度加快的原因。

“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完整性、真实性是目前审核的重心和重点所在。在监管与市场的博弈过程中,发行人和证券中介在工作程序、工作重心上将会发生转变,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董登新指出。

2016年6月24日,证监会部署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专项执法行动,这是证监会继集中查处6家审计评估机构、严肃追究欣泰电气及其中介机构违法责任、终止审查多家首发企业等后的又一举措。

2016年10月,证监会稽查部门决定对IPO申报企业龙宝参茸及粤传媒、*ST烯碳、*ST盈方、匹凸匹、美丽生态5家上市公司正式启动立案调查的行政执法程序。这是证监会部署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专项执法行动以来,进入正式立案程序的首批案件。

彼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如果企业在申报时,通过粉饰财务报表、隐瞒或有债务、掩盖真实情况等方式,意图包装上市,发行人和负有责任的中介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随后,证监会多次强调,将针对IPO及持续信息披露的各个环节、各类主体、各种违法行为,全面筛查线索,及时发现问题,坚决查处打击,始终保持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常态化高压态势。

脱虚向实

IPO节奏迅速加快反映出监管层加速解决IPO堰塞湖的意图。

在北京工商大学金融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看来,IPO在股灾后被迫暂停,目前速度加快首先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近日,证监会公开审核名单:截至2016年12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731家,其中,已过会44家,未过会687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637家,中止审查企业50家。这显示出IPO消化库存压力之大。

深交所副总经理金立扬表示,现在整个发行审核速度在明显加快,预期这个势头会持续下去,这样整个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会有比较好的提升,原来的“堰塞湖”在化解之中。

股市的投融资功能是资本市场助推实体经济的有效手段,扩大股权融资是去杠杆和去泡沫的有效途径。新股发行提速,某种意义上是资本市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意在贯彻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既定政策。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交易所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证券交易所市场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一家上市券商首席分析师认为,文件中提到的扩大股权融资的要求凸显证券市场的地位作用。

过去监管层控量控节奏发行,一些急需融资的拟上市企业只能靠贷款或其他方式募集资金,造成企业杠杆率增加。现在,让更多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既有利于降杠杆,也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等,降低企业杠杆率。

“证监会将加强对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的监管,从源头上把好市场准入关,杜绝脱实向虚,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创新创业领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日前表示。

在董登新看来,目前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在产能过剩、资本过剩的背景下,IPO的扩容水到渠成。同时,新股上市后连续涨停的现象也揭示出,投资者对新股扩容的巨大热情和庞大需求,市场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

胡俞越亦认为,今年下半年以来,新股上市的节奏加快,市场反应却比较平淡。这主要源于市场底部在抬升,市场交易和市场信心都在逐步恢复。

IPO加速利好投行项目丰富的证券公司,为排队企业背后的投资机构带来退出预期,一定程度会提升A股吸引力。所谓的吸引力并非提速本身,而是更高效的上市流程、更高的估值水平以及更好的品牌效应。

部分企业出于不同上市规则的考虑以及国际化战略需要仍会选择赴美、赴港上市,但随着众多中概股回归以及A股市场日渐成熟,有更多可以具有高估值的企业寻求上市时由境外市场转向A股。

同时,证监会已正式发布《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沪港通与深港通相关规范愈加明确,可以预计内地与香港市场的合作日益加强,或将有更多中国企业赴港上市。

靠拢注册制

随着IPO发行提速,“堰塞湖”快速消化,为注册制改革做好了铺垫。

前述上市券商首席分析师表示,现在每天3家企业IPO为常态,但是新股上市后的涨幅却在下降。据他测算,2016年全年IPO及定向增发募集资金超过1.8万亿元,占总市值的3.56%。若考虑新股上市后市值变化,则占比约在6%左右。近期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余额仅1.33万亿左右,二级市场面临一定压力。

“目前,新股还有赚钱效应,一旦随着新股发行节奏加快,新股赚钱效应消失,甚至出现亏钱效应,市场对IPO由偏好转向厌恶,届时注册制就难推行。”该分析师认为。

2015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证券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实施期限为两年。如今授权期限临近过半。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关于注册制的表态则激发了市场对于改革重启的预期。在2016年11月18日于北京举办的第十四届《财经》年会上,吴晓灵表示,要稳步推进股票公开发行注册制,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

吴晓灵称,注册制的本质是在公平的规则下把投融资交给市场。注册制既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2015年改革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股市波动未能推出。“在此之后大家对股市波动多方反思,我们认为现在应该进一步正视这个问题,积极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

在吴晓灵看来,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其必要性,而且注册制改革的基础已经奠定。

吴晓灵表示,证监会这一年来在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明确中介机构职责和全面从严执法上做了许多工作,这一切都为注册制的再次推进奠定了基础,“希望《证券法》的二审稿的审议能够如期进行,同时,证监会放开股票发行价格的行政管制”。

董登新认为,IPO注册制或披露制从技术或操作层面上讲,第一个要点是IPO节奏市场化,证监会逐渐放弃对IPO节奏的干预或管制;第二个要点是IPO定价市场化,证监会将不再干预或管制IPO定价;第三个要点是证监会将IPO审核权转交给证交所,由证交所独立制定IPO标准,并实施具体审核工作。

“目前,IPO节奏的速度已逐渐向市场化靠拢。接下来是定价市场化,进而把审批权放给交易所,这样注册制就可以落地实施了。”董登新告诉《财经》记者。

不过亦有研究人士表示改革仍需理顺现有关系。投中研究院助理分析师王玥瑾表示,注册制提上日程尚需一定时间的准备。目前有待准备的重点主要有三:通过严加规范信息披露等环节以从制度上保证待上市公司的质量、规范中介机构的运作,以及稳定市场并判断其是否具有承接大量新股上市的能力。

【作者:文 / 本刊记者 秦嘉敏 陆玲编辑 / 王东】 (编辑:yanqi)
关键字: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