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fin的核心理念是利他 ——专访蚂蚁金服CEO井贤栋_特别报道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Techfin的核心理念是利他 ——专访蚂蚁金服CEO井贤栋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7-08-22 15:37:26 我要评论(0
字号:

如果将蚂蚁金服比喻成一个人,在3岁的时候很难明白20岁之后的事情,庆幸的是,蚂蚁金服往前走的每一步都在校准,更清楚地理解自身的愿景和路径

文/本刊记者 张威编辑/袁满

今年3月,蚂蚁金服高调宣布未来只做tech,支持金融机构做好fin,由fintech变成techfin,未来只做代销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大数据支撑。

而三年前,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说:“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被业界喻为“天变论”。

以互联网技术起家的蚂蚁金服在战略上产生了回撤,重新定义自己为一家以IT技术为核心的服务于金融企业的公司。

从蚂蚁金服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蚂蚁金服转型似乎早就在路上,2015年10月,蚂蚁金服向外宣布升级“互联网推进器”计划,正式向金融机构开放多年积累的金融云。时任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表示,虽然蚂蚁金服业务板块正在扩大,但“蚂蚁不会变大象”。

而去年陆续发生的校园日记和侨兴债事件则成为蚂蚁金服再度明确自身定位的重要历史事件。

2016年11月,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圈子”上线,此举意为蚂蚁金服进军社交的重要举措。然而该功能刚上线立即有大量涉嫌色情内容的照片上传,引爆舆论非议。

同年底,侨兴债违约事件引发理财创新风险预警,作为重要参与环节,蚂蚁金服旗下理财平台招财宝向公众投资人发售经过拆分的私募债产品(侨兴债),突破非公开发行的人数上限和投资下限的监管规定,导致私募公募化。

校园日记让蚂蚁金服在社交布局遭到重创,侨兴债事件则直指平台不应超越中介功能对产品再次加工、设计。两个事件成为市场、受众质疑蚂蚁金服战略定位的直接导火索。

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在校园日记事件发生后,连夜发布内部信“错了就是错了”。自此之后,反思、转型、回归成为有关蚂蚁金服常用的评语。

蚂蚁金服内部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这一年(2017年)对于蚂蚁金服注定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2016年10月,井贤栋接替彭蕾,担任蚂蚁金服新一任CEO,全面带领团队负责公司业务、战略推进和落实。

井贤栋在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2009年加入支付宝担任首席财务官,2014年蚂蚁金服成立,井贤栋担任首席运营官。

在蚂蚁金服内部人士看来,井思维敏捷,与下属交流更倾向于方向性指导,身上带有一个财务官天然的谨慎。或许,蚂蚁金服一度的激进之风会在这位新CEO带领下有所转变。

上任不久,井在内部邮件宣布,支付业务线总裁实行轮岗,支付宝施行“班委制”,这被看作蚂蚁金服已在调慢节奏。

事实上,对于蚂蚁金服高调宣布定位techfin,业界仍有颇多猜测。

毕竟,余额宝曾对传统银行存款造成较大冲击,深刻影响了投资人的理财观念。四年间,余额宝服务了3亿多用户,天弘基金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余额宝的规模已达到了1.43万亿元。相比去年底的8000万亿元,猛增近80%,环比今年一季度末的1.14万亿元,增加了近3000亿元。

1.43万亿是什么概念?这个规模超过了招行个人全部存款余额,超过了工行个人活期存款余额的1.09万亿元。

余额宝这么大的发展规模,蚂蚁金服未来只做fin可不可惜?一位蚂蚁金服人士称,这也是蚂蚁金服试水之后的结果,慢慢知道自己不是什么都可以做。

蚂蚁金服旗下现拥有支付牌照、银行牌照、保险牌照以及基金代销牌照等多个金融牌照。几年间,从一家互联网公司到手持多个金融牌照,“未来只做tech”是回归还是转型?还是持有金融牌照才能让tech更有发挥的空间?

与此同时,蚂蚁金服的起家之本,支付宝正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源于社交起家的财付通对其已经构成一定威胁。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上,支付宝去年四个季度市场份额分别为:63.4%、55.4%、50.42%、54.1%。财付通的市场份额在前三季度逐季上升,最高达三季度的38.12%。

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7Q1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2.7万亿元,环比增速22.9%。支付宝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4.0%,财付通市场份额达到了40.0%,其他众多支付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为6.0%。

今年3月,蚂蚁金服在支付领域又开启了一项工程——用五年时间推动中国无现金社会,而无现金战略是否能够帮助支付宝固守城池、开疆拓土,值得关注。

4月18日,无现金联盟在杭州成立。《财经》记者在联盟成立现场以及蚂蚁金服总部先后两次专访井贤栋。当天下午到晚上,井辗转在各公司会议,蚂蚁金服人士表示,这种忙碌是井的常态。

夜晚,当忙碌过后井贤栋再度接受专访时,已略显疲惫,但仍坦然直面上述诸多疑问。听到感兴趣的问题,他会很有激情地对答如流,在被问及蚂蚁定位、是否放弃社交等问题上,时而略显沉思,却丝毫不影响语速。

这是井贤栋接任CEO以来、针对蚂蚁金服整体战略首次接受媒体专访。采访中,井贤栋不止一次强调,蚂蚁金服的定位是一家技术公司,用利他的思想助力合作伙伴,推动新金融,新金融的新体现在新的技术、更加面向普惠大众,而techfin是上述理念的延续。

“不可否认,在之前的tech里面,我们有想接入一些金融产品制造。但是蚂蚁金服的强项是技术,与金融企业合作才能形成互补,所以,我们往后退半步回到tech的位置上,fin的东西少一点。”井贤栋说。

金融牌照是Techfin试验田

《财经》:今年听到很多和蚂蚁金服相关的评价词语,诸如“反思”、“摇摆不定”……你如何看待这些评价?

井贤栋:观察过去一两年的金融科技行业,参与者利用自身优势快速连接、服务用户。蚂蚁金服作为市场参与者,我们考虑业务策略也会考虑竞争环境,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应对、调整。但是蚂蚁服务用户和小微的定位和初心从未变化。今年,支付宝确立班委制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明确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对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和金融生活需求的洞察力,在于通过我们的核心技术助力伙伴服务好他们的能力。

《财经》:蚂蚁金服宣布未来只做tech,帮助金融机构做好fin,以及某种程度上放弃社交回归支付,这样的调整基于什么考量,为什么在该时点提出?

井贤栋:我们放弃社交,不是放弃社交能力,社交对我们来说是绿叶,支持红花(主业)但不能代替红花,不能成为主业。

红花是围绕用户为核心的商业与金融的服务能力,包括保险平台、理财平台、信用体系等等,我们希望创造真正开放的平台,帮助金融机构服务普通大众和小微企业。

在服务中,社交的功能、能力是必需的,缺少社交就会缺乏沟通,但不会将社交变成主业,不能本末倒置。

事实上,在过去,我们在产品表现形式或者产品的交互层面,可能有一些让用户误解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厘清和优化。但是,主轴的心未变,通过一系列的事情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

蚂蚁金服问世第一天,我们就将自己定位tech company(技术公司)。如果将蚂蚁金服比喻一个人,在3岁的时候很难明白20岁之后的事情,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愿景,往前走的每一步都在校准,更清楚地理解愿景和我们实现愿景的路径。techfin最核心还是利他,是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一直秉承的利他理念。

《财经》:如何实现利他?

井贤栋:通过金融云计算能力、专业的连接能力、安全风控能力以及信用能力等技术的tech,帮助金融机构产品实现升级,使其能够触达还未被服务好的人群。通过加深理解,我们在定位上也能更好把握与合作伙伴的互动关系,所以,蚂蚁金服往后退半步,回到tech的位置上,自己的fin的东西更少一点。蚂蚁金服的强项是技术,金融企业的强项是金融产品设计、研发,双方合作能够形成互补。

包括全球化战略,我们的理念也是利他,蚂蚁金服在拓展的国家不是建立独立的子公司,而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小股东,将我们运营的理念、技术能力和经验分享给合作伙伴,希望合作伙伴打造出自己国家的支付宝。

《财经》:但毕竟蚂蚁金服旗下持有支付、银行、保险、基金等多个金融业务牌照,未来只做tech,真的能做到吗?竞争是否依然存在?

井贤栋:蚂蚁确实涉及到几个金融牌照,是因为在我们锻炼techfin的道路上,需要一些试验田。我们做好tech,不是说完全不碰fin,不然蚂蚁金服就干脆做成实验室了,但一个实验室里的技术是永远无法直接用于实际场景的。由于金融是特许经营的行业,所以这些试验田需要牌照。但拿了牌照并不等于我们把这几块试验田作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去和其他金融机构竞争,坦白说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个世界并不需要再多一家银行或者保险公司。我们所有做的一切只是未来让tech在试验田里打磨也好、学习也罢,到更好的阶段,去服务更多生态的参与者。

如果今天我们所处的领域并不是金融领域,我想这些牌照可能我们也不需要拿,但既然我们所处的领域是金融领域,即便是一家科技公司,我们也需要遵循国家的相应规定,但我们心里很清楚,去拿这些牌照,绝不等于我们忘记了自己是谁。

《财经》:那么具体这些金融牌照各自扮演怎样的试验田角色?

井贤栋:蚂蚁金服涉及的真正金融牌照是三块:网商银行、天弘基金、国泰财险。

网商银行的理念是“无微不至”,讲的是我们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专注和定位于服务小微企业。网商银行没有任何线下网点,完全基于金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服务,我们希望网商未来自豪的不是利润、资产规模,而是小微企业客户数。网商银行所扎根的是传统金融服务的空白地带。天弘基金主要的产品是余额宝。余额宝是一款把安全性、流动性放在最重要位置的标准的货币基金产品,人均投资只有几千元,其最大的意义是通过一个非常低门槛的标准化产品,培养了大众的理财意识,培养了几亿的基民,并向所有的机构开放。它没有用竞争去分蛋糕,而是为大家做大了蛋糕。

我们持有保险公司牌照,是产品创新需要进行早期尝试,特别是和互联网经济相关的新型的碎片化的保险。互联网保险是个新的形态,蚂蚁金服开放的大数据平台、技术能力可以帮助保险公司产品升级,但需要一些产品去测试我们的服务能力。

很多人简单地将我们持有牌照,理解为我们既当运动员又当平台,是否如此,行胜于言。实际上,我们三个不同领域的牌照与竞争没有关系,它们或者是为了培育市场,开放给大家,或者是探索和沉淀服务能力,最终也是开放给大家。我们的理念是要培育森林,而不是拥有一棵大树。

《财经》:还有一个支付牌照。

井贤栋:支付是经济活动最基础的服务,数字支付技术的发展让基础金融服务的普惠、平等得以优先实现,即使远在喜马拉雅山脚的村民也可以通过移动支付和其他人实现交往,这背后普惠的意义巨大。

tech推动无现金

《财经》:蚂蚁金服无现金概念与回归tech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井贤栋:蚂蚁金服所有战略的出发点都从用户价值出发,与tech的关系在于如何通过tech实现用户价值。

无现金支付为用户、商户创造价值,加深彼此连接,蚂蚁金服希望通过数字支付沉淀商户行为数据,形成一套小微商户、个人信用体系,创造普惠金融服务。

除了用五年时间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我们提出用十年时间推动中国信用城市建设,其实是相通的阶梯性战略,有利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从无现金支付自身来看,无现金使得金融更普惠,商业更智能,百姓更满意,社会更高效。

《财经》:有专家指出,在国际上并没有大数据征信这个概念,目前也没有任何人使用大数据用于征信,对此您如何看?

井贤栋:倒退十几年我们可能也很难想象无现金,或者移动支付这个概念,甚至对于手机用于支付这件事情都不一定会相信。但你看到这个世界的变化。

如果征信都是基于过往的历史借贷记录,那么金融服务还是只能服务这个世界上20%的人,而无法覆盖其他的80%的人,因为他们可能永远都无法被服务到。但我们始终相信,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并不能仅仅看他有没有固定工作,有没有房产,有没有车,伴随着时代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或者创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全球生存,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共享经济下的各种出行手段,在这个时代的变化下,你能说这些人不值得被金融服务?或者说他们不值得被信任?我想肯定不应该是这样的。

创新都是在做以前没有的事情,都是在挑战我们既有的经验和路径。连大数据的概念都是以前没有的。

中国的移动支付或者金融科技,领先世界,已是事实和共识。如果也拿国际先例来对标,这同样是难以想象的。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的监管既做到了鼓励创新,又有效地防范了风险,推动了社会进步。

《财经》: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表示,支付的效率和风险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你认为,无现金最大的潜在风险是什么?

井贤栋:中国移动支付的前身是互联网支付,从2000年开始出现到2003年支付宝担保交易问世,再到后来快捷支付、移动支付产生,移动支付的行业风险率是比较低的,以支付宝为例,是远在十万分之一以下。

如今,移动支付每天的交易量非常大,一定会有风险案例出现,而互联网作为一面放大镜,加速了传播的速度,放大了风险的个案。事实证明,整个移动支付的总体风险是可控的。

与风险个案对应的是,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了便利,提升了效率,对新经济支撑和助推价值是巨大的。

《财经》:移动支付也存在信息泄露问题,如何平衡商业盈利和用户信息保护?

井贤栋:移动支付领域或者金融科技领域有三个支撑不可缺少,监管的引导支撑;科技技术的创新支撑;消费者的保护支撑。

对消费者的保护永远是创新的出发点和终点。蚂蚁金服推了一个账户安全险,平均保费1元多,全年保额100万元,就是实实在在落实消费者保护的一个坚强的措施。我相信,任何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如果不把对用户的保护,包括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等等,放在最重要位置上,一定走不久。

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财经》:在去年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占比跌宕起伏,竞争对手赶超速度很快,您对此怎么看?

井贤栋:我们最关注的焦点是,产品和服务能不能真正解决用户、商家面临的痛点和问题所在,是否为商家、用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市场份额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是我们的目标和动力。

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尤其是线下移动支付市场,刚刚开始。即便要说竞争,竞争也刚刚开始,所有的份额都是暂时的。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永远专注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能否更好服务用户。

《财经》:推动无现金是否与我们支付市场份额降低有关,是否意味着要将支付做得更强?

井贤栋:蚂蚁金服无现金业务战略的出发点是用户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和支付相关,支付是蚂蚁金服非常重要的业务板块,毋庸置疑,我们会很关注。我不评价谁的支付强弱,支付市场有很多机遇,一切刚刚开始,包括线下移动支付的价值,全球化的价值。

《财经》:蚂蚁金服在国内外面临微信支付、手机pay等诸多竞争,在你看来,竞争对手对蚂蚁金服最大挑战是什么?

井贤栋:这是好事情。只有竞争才能让大家回归用户价值本身,也只有竞争才能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不停地创新,真正服务好用户,对行业有促进作用。

企业最大的对手来自内部,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失去了我们坚持的根本,是否把客户摆在第一位。

【作者:张威】 (编辑:林辰)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