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琦
中美关系进入新时代似已成为各方共识。这一方面是由于中美各自进入了新的政经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全球实力格局和地缘战略版图近年来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变迁。准确把握中美关系新时代的特征,构建更为符合新时代特征的互动机制和行为准则,避免误判和盲动,为新时代的中美关系寻找更多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让两国关系及早进入新常态,是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使命,而对于进入决胜“两个一百年”任务阶段的中国而言,更是摆在面前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以长时段视野和趋势性结构性框架来认知中美关系,是准确把握中美关系新时代特征的前提和保障。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新型大国关系不能被简化为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的关系。美国当前全球战略的局部收缩和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未必代表美国精英层的整体共识。在美国政策库中,“亚太再平衡”曾经是、未来依然可能是现实的选项。
而且美国的战略收缩非常有可能是阶段性的蓄势。这不是美国第一次进行战略收缩,中美关系打破坚冰就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阶段性战略收缩和全球战略再布局的结果。而在苏联解体和全球化勃兴之后,美国则又迎来了新一轮战略扩张期。在上一轮美国经济战略收缩和扩张周期中,中国既能在其收缩期果断抓住机遇实现双方关系和解及进阶,又能在其扩张期避其锋芒沉着应对实现共赢,理应成为把握新时代中美关系的宝贵遗产。
新型大国关系之“新”是在于新兴大国中国和成熟发达的大国美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骨肉相连的经贸关系。中美拥有共同缔造的、无法拆解的全球价值链,这种竞合状态和上世纪英国主导的那轮全球化中以民族国家为畛域的经济利益竞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和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在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间进行攻防有着天壤之别。
中国的发展极大地得益于当前的全球体系,中国的崛起也不以挑战和颠覆既有国际政经体系为鹄的,并不冀图另起炉灶,而是使其更公平合理。当前全球化阶段性退潮和发达国家国内面临的问题,是民族国家为场域的国内政治和资本全球化布局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只不过美国等发达国家作为先行者更早面对而已。
因此,当前国际政治和全球经贸议题的核心是既有国际体系维系的成本再分担和红利再分配的问题。新时代中美关系特征的把握和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需要双方就此一核心问题的认知和答案形成更多共识。要言之,作为当今全球体系的共同参与者、维护者和竞争合作者,中美之间的关系虽然不可能是同盟关系,但也绝非敌对关系,而是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把握中美关系此一长期和结构性趋势,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中美关系面临的机遇,更好地应对中美关系当前和未来的挑战。
以朝核危机为例,中美双方应超越彼此利益的考量,从全球地缘战略安全的角度出发,全面梳理包括雅尔塔体制在内的冷战遗产,通盘考量中美日韩朝的战略安全关切,以朝核危机管控为契机建立亚太安全框架,并在此框架内建立起和平外交和政治手段解决亚太安全议题的体制和机制。
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是维系当前全球体系顺畅运行的重中之重。中国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对美国的开放,被视为新时期稳定双边关系的巨大压舱石。毋庸讳言,中国巨大的市场始终是一个可观的筹码,2500多亿美元的经贸大单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但需强调的是,中国的开放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利益输送,而是通过开放促进改革提升效率进而实现双赢,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成长离不开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在内的全球范围内资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这离不开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离不开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定价,和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国际流动性,来自第一金融强国美国的机构的积极参与,将加快此一进程。这也是中国实现从中国商品的全球化到中国资产的全球化的关键一跃。而中美双方更多相互持有彼此的资产,将进一步巩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依存关系。
中美关系新常态的构建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双方以耐心和智慧不断进行调适,对此人们应有必要的心理准备。
对中国而言,重要的是算大账,算总账、只要能斗而不破,互利互让,共同发展,确保“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就是最大意义上的双赢。随着中国实力的一步步壮大,让包括美国在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中国地缘战略态势的改善和中美关系新常态的达成将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