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
在当代史中,甚少有题材受到研究、分析和探讨的程度超过了越南战争。这场漫长而血腥的战争导致300多万越南人丧生,摧毁了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大部分地区,并成为大量图书、文章、电视纪录片和好莱坞电影,以及学术研讨会和大学课程的灵感源泉。
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作品完整且全面地介绍这个故事如何开始;没有一本书带我们从“一战”尾声——此时欧洲殖民帝国的未来貌似仍然确定无比——一直跨越“二战”,然后到法国-越盟战争和它戏剧化的高潮,再到美国灾难性地决定扶植并捍卫南越。
本书是对这部分历史的一次尝试。它讲述的是:一个西方国家在印度支那失势,另一个国家随后到来;在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革命军在1954年令人震惊地夺取胜利,以及这样的胜利最终未能成功为越南带来持久的和平。
越南战争的早期阶段之所以值得我们去注意,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美国在越南惨败的序曲。法国-印度支那战争横跨20世纪中叶,是20世纪驱动国际事务的各股政治力量的交叉点。因此,印度支那在1945年到1954年间的经历,与“二战”以及冷战的爆发和升级所带来的充满变革的影响,尤其与美国一跃成为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支配力量密不可分。
同样,这场斗争还是欧洲殖民主义与其遭遇的反殖民民族主义者的故事的一部分内容——而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欧洲和美国思潮与许诺的鼓舞。从这方面来看,法国-越盟战争既是东西方之间的冲突,同时又是南北方之间的国际主义之战。如果说,在1945年之后,全球多数地区也都上演了类似的进程,那么我们理应对越南进行特别的研究,因为在这里,人们能首先观察到这股摧枯拉朽的动力。
我写作本书的目标是帮助新一代的读者重新体验这非凡的故事:这是一个20世纪的传奇,浓墨重彩地书写着人们在面临重重高压时所做出的生死抉择,它动员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充满了一系列洋溢着英雄色彩的人物。
回过头来看,考虑到更深远的历史背景,这个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演进皆为必然,如同一条大河不可避免地奔流向前。法国曾在1940年的短短六周内遭到纳粹德国的蹂躏,接下来又温顺地将印度支那拱手让给一路向前推进的日本,进一步遭到羞辱,却在1945年后想要重建殖民主义统治,而此时欧洲帝国主义体系的大厦已经摇摇欲倾,它还怎么可能如愿成功?
可是,法国-印度支那战争的故事和它的余波其实是个偶然事件,其中不断出现不同的政治选择。这些选择既有重大的也有次要的,有深思熟虑的也有懵懂所为的,有反复思量的也有中途变卦的。它在提醒我们:对于过去的决策者来说,未来无非是一系列可能。假如印度支那注定将摆脱殖民主义,那么这个过程或许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现,这在欧洲国家位于南亚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殖民地都已有例证。
更重要的是,现在人们恐怕已经很难再记起了,但事实上在战争初期,局面对越盟更为不利。他们在军事和外交方面更为薄弱、易受攻击。甚至连迫切想在市镇选举中表现出爱国情怀与温和立场的法国共产党,对于当局夺回印度支那的这场冒险事业也持默许态度。
因此,越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孤军作战,基本被孤立在非亚洲的国际舆论中。法国在武器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可以拿下并守住任何真正想要的地区。
越南方面的情报显示,在这场战争期间,越盟队伍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困苦:粮食严重短缺,后勤保障面临问题,而且在1950年后,他们又碰到了一种美国产的新式工业武器——凝固汽油弹所带来的令人胆寒的影响。从1947年开始,法国人不仅想要团结一致反越盟,还让在某种程度上表示支持胡志明的反共产主义人士跟他分道扬镳。胡志明本人看到了这个危险,这将是一场灾难。这些都有着切切实实的可能,且也都曾在越盟内部召集的委员会和消息灵通的外部分析人士那里被反复探讨和争论过。
(本文摘自该书,略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