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记者 陆玲 秦嘉敏/文 王东/编辑
几经传闻,刘士余目前仍然留在北京金融街19号,继续执掌中国证监会。
随着机构改革方案的落地,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变局终于正式成形,“一行三会”中保监会与银监会被整合,证监会得以继续保留,“一委一行两会”时代来临。3月19日,易纲被任命为央行行长。3月21日,郭树清成为银保监会第一任党委书记、主席。3月26日,郭树清再被任命为央行党委书记、副行长。
谁会执掌独立后的证监会?据《财经》记者多方了解,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仍会大概率留任,这既是高层对其能力的肯定,也符合市场多数人的期待。
自2016年初临危受命执掌证监会以来,57岁的刘士余在证监会主席的“火山口”位置上坐了两年多。这两年,其整顿资本市场乱象的魄力和成效有目共睹,虽然也一度受到来自市场的诸多质疑,但总体评价正面大于负面。鲜明的“刘式风格”让大家印象深刻,一系列“刘式金句”深入人心。
当前,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新一轮调整即将开始。证监会的独立被市场解读为当下资本市场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落实从严监管理念,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新经济,让独角兽企业顺利登陆A股,成为监管层的重要课题。而注册制的推进、《证券法》的修改等亦将会成为监管层需要推进的重要工作。
刘士余在今年“两会”上对外表示,当前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机遇比任何时候都大。目前,国家经济在转型升级,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正在推进,“这是资本市场发展绝佳的机会”。
随着金融开放的推进,资本市场监管也更加复杂。留给刘士余的任务是艰巨的,资本市场尚未完成的“深水区”改革有待他一一推进。
“火山口”的两年
懂政治、情商高,这或许是刘士余能在证监会中得以屹立的保障。
据《财经》记者了解,此前市场一度盛传刘士余调任湖北、广西、贵州等地行政长官。但鉴于高层对其治下的证监会这两年的表现相对满意,最终仍会大概率继续留任。
这不是一个好坐的位置,堪称“火山口”。几乎很难有人能在这一位置上长期稳定坐好。在牛短熊长的A股市场,每一次熊市都让证监会主席成为众矢之的。甚至每一次大跌,证监会主席都会被骂得体无完肤。历任证监会主席多是在投资者的期许中到来,失望中离开。
2016年2月19日,刘士余临危受命,执掌证监会,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等着“灾后重建”的A股市场。
资本市场上“地鼠多,黄鼠狼多,大鳄也不少”,刘士余直言到证监会工作后,花了较长时间来了解资本市场的各种乱象,“开了眼界,也很震惊”。
重典治乱、猛药去疴。刘士余和他领导的证监会进行了罕见的“监管风暴”。其在上任伊始就抛出的“全面监管、依法监管、从严监管”的监管理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落实。
过去两年,证监会的监管执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335件立案案件办结,224件行政处罚决定,74.79亿元罚没款,这是证监会2017年稽查执法的成绩单。进入2018年,罚款金额不断创新高。近日,厦门北八道集团因涉嫌操纵市场被证监会开出中国证券史上最大罚单——55亿元。
从优化调整再融资制度,规范股份减持行为,到建立完善看穿式监管机制,出台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定;从推出沪港通、深港通,到A股成功纳入MSCI,刘士余以及其带领的监管层着力堵塞制度漏洞,补齐监管短板,一系列举措让市场炒作风气降温,增量资金入场。
从监管的角度来说,刘士余治理下的资本市场是成功的。市场经过两极分化,小股票估值下挫,白马蓝筹股一骑绝尘,流动性开始向龙头集中,机构投资者主导市场。
这样的趋势从长期来看无论是对市场还是对监管者都是比较有利的。但是,过程的阵痛也让刘士余一度饱受非议。推进改革需要时刻面临各方主体的利益博弈,随着监管触角的延伸,质疑也随之而来。
2017年4月,随着IPO发行的常态化,抽血恐慌下市场走势低迷。部分后知后觉的散户损失惨重。舆论开始将矛头对准刘士余。5月,经济学家韩志国甚至公开发难,将刘士余推向了舆论的风暴眼,也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争论。
这也几乎是所有证监会掌门人坐稳位置的必由之路。这是一个时刻处于暴风眼中的角色。历届证监会主席多是惜字如金,但是刘士余却打破常规,屡屡在公开场合“放狠话”,直接表达看法。
2017年底,刘士余在基金业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上脱稿演讲,猛烈抨击险资举牌是“妖精、野蛮人”。“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此后,他又在多个公开场合,以鲜明犀利的语言直指忽悠式重组、高送转与大股东减持等市场乱象。“吃相难看”、“秋后算账”、“10送转30全世界都没有”等极具刘式个性的表达频频登上网络头条。
喊话式监管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险资乱举牌、壳资源乱炒作、高送转乱象以及多年不分红“铁公鸡”等股市顽疾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
资本市场既需要在过于低迷时洒进阳光,也需要在过分亢奋时敲山震虎,这个角色的度很难把握。刘士余在不断尝试中渐入佳境,市场开始认真体会他的每一次讲话。
有人对刘士余鲜明犀利的监管风格大为赞赏。亦有人对他的“喊话式监管”颇有微词,认为这是在过度干预市场。特别是在其痛批“高转送”、次新股,导致沪指一度大跌之际。
在很多批评者看来,毕竟涉及1亿多投资人的公开市场,出言确实要慎之又慎,监管者最好还是多做少说。应该少一些喊话式监管,多一些“治本”的制度体系建设。
讲政治,也实干
在刘士余上任伊始,有观察者一度觉得他可能是保守型的过渡官员,但其一路在舆论危机中前行,取得了超乎期待的成绩:打击股市各种乱象,解决新股发行“堰塞湖”、严格退市新规、加强上市公司一线监管,落实投资者保护机制等等。
资料显示,刘士余出生于1961年11月,江苏灌云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曾先后工作于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国建设银行。1996年他调任央行,从银行司司长到副行长,一待就是18年。直到2014年底出任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在漫长的央行官员生涯中,刘士余曾分管过央行多个核心部门,包括金融稳定局、条法司和支付司等,经历了央行分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重组上市、处理多家问题金融机构等重要事件。
同时,刘士余和现任央行行长、证监会原主席周小川曾长期共事。2003年左右,周小川曾兼任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士余则担任副主任。
央行以及银行体系内部对他评价——“善于平衡和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懂政治,情商比较高”。
2016年9月,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证监会为贫困地区企业上市开通了“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贫困县企业IPO可以不用排队,“即报即审、审过即发”。虽然市场一度有声音质疑其公平性,但在很多人看来,刘士余将IPO与党中央号召的“精准扶贫”挂钩,一石二鸟,足见政治智慧。
在很多下属眼中,刘士余很务实、“实事求是,不会搞虚的东西”。
多位与刘士余接触过的金融机构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刘士余作风务实低调,喜欢亲赴一线调研,在实践中形成有针对性的监管思路。
在媒体眼中,刘士余有着非常鲜明的人格魅力,低调谨慎却又幽默直爽。全国“两会”期间,被媒体追问如何支持新经济企业发展时,刘士余风趣回应:“你们觉得好吗?那就咱们一起干呐!”
对于从严监管是否过度的问题,刘士余说,“这个得由你们来评价,不是我认为。如果你们觉得监管力度过头了,就告诉我;如果力度还不够,证监会就要尽一切努力,加大监管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樊芸等代表就“强制退市”“独角兽企业回归”等问题四问证监会。当时笑而不语的刘士余会后专门打电话邀请代表到证监会座谈。“欢迎你们提建议”成了刘士余对外的常用语。他一直试图从更多角度得到更广泛的理解,以便为改革赢得更大的空间。
不可否认的是,刘士余执掌的证监会监管方式更灵活,更接地气,与市场、舆论的互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只是监管的边界尚待更好的厘清和把握。
有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当关注市场情绪与理性建言,不能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过度干预,但也无须迁就市场的不合理要求,要坚持严格并持续履行自身监管职能,正确的方向不应改变。
新证监,新挑战
此轮机构改革,银保监管合并、证监会得以保留,市场解读为当下资本市场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对于证监会的独立,业界预期,这意味着中央对扩大直接融资寄予厚望,证券市场未来在中国经济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间接融资占比过高,直接融资不足。不断扩张的间接融资滋生了金融风险,也推高了实体的融资成本,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将银监保监合并,证监独立,有利于在规范间接融资的同时,更好地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服务于经济转型的目标。
IPO注册制改革迟迟未能完成,亦被认为是证监会得以保留的重要因素。
今年2月23日,受国务院委托,刘士余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说明,建议股票发行注册制授权决定期限延长二年至2020年2月29日。刘士余说,目前在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交易者成熟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与实施注册制改革不完全适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实施注册制的大方向不会变,推迟两年执行是为了更好的完善前提条件,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仓促推出对市场带来冲击。
未来证监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迎接“独角兽”的归来。“两会”期间,被问起新经济和独角兽问题,刘士余回答说,会设置相应的制度安排,创造工具迎接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
刘士余表示,遗憾不能再发生。“限于当时的特定制度环境,一些主体在中国的新经济企业选择到境外上市是好事。但国内没有享受到它们增长的成果是个遗憾。新时代不能让遗憾再发生”。
据了解,目前证监会已针对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4个行业中的“独角兽”企业,开通“快速通道”,符合相关规定者可以实行即报即审,不用排队。3月8日,富士康股份首发申请获得通过,从上报招股说明书到最终过会用时仅36天。
对于已在海外上市的BATJ等优质独角兽企业,3月30日,证监会公布了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CDR试点的意见通知。据《财经》记者了解,最快可能于今年6月就会实施落地。
“刘士余以及其带领的这届证监会管理层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有业内人士评论。
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看来,目前“一行两会”物理上的合并是容易的,真正难的是功能结构上的调整。目前,证监会监管的范围有些狭小,比如债券市场是否应属于证监会监管范围,需要对证券市场从法的层面和微观功能上进行调整。
据《财经》记者了解,此前政府曾考虑的一个方案是,借机构改革契机,证监会把债市的监管权统一过来,放到债券监管部监管,发改委的企业债审批、央行交易商协会的中票审批亦予划归。“虽然此次公布的方案并没有提及,但从目前的发展势态看并不是没有可能。”接近监管人士称。
刘士余在央行期间,参与推动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此后短融和中票等系列债市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促进了中国债市的蓬勃发展。过去两年,刘士余亦多次公开表态,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如债市监管统一,将改变过去市场割裂、多头监管矛盾的局面,中长期看对债券市场是个利好。”有机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首,其重点是防范金融风险。日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到“一行两会”调研并强调,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正是刘士余的强项。此前其在央行任副行长时期分管金融稳定工作,非常重视风险防范。过去两年,刘士余以及其带领的证监会汲取股市异常波动教训,对存在的乱象和问题果断出手、多管齐下,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市场风险。其维护市场稳定的能力经受住了新考验。
刘士余的下一个目标是建设资本市场强国。要实现直接融资占主导的资本强国,就需要建成一个国际化的资本市场,让全球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收益。
从资本市场大国发展至资本市场强国,并非朝夕可以实现。现在,刘士余大概率将继续留任证监会主席。如何强大资本市场,并推进与央行、银保监管的有机协调将是他面临的未来使命。过去不错的成绩单,已经激起了市场对他的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