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难以垄断工业互联网平台_公司与产业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寡头难以垄断工业互联网平台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8-06-28 22:26:56
字号: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用户和不同需求,各个公司之间彼此联合、发挥各自长处去争夺市场看上去是更可能的未来

《财经》记者 韩舒淋|文 谢丽容|编辑

当GE和西门子这两家美国和欧洲的工业巨头代表先后推出Predix和MindSphere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后,这一新的商业形态迅速成为工业界讨论的热点。

过去一年,各种名号的工业互联网层出不穷,不同背景的巨头公司纷纷加入战场,推出自己的云平台。即便人们心中传统的以电子产品代工的代表富士康,在筹划A股上市时也将自己打造成工业互联网的时髦概念,而西门子、GE这类工业巨头之外,海尔、华为、微软、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其他领域的巨头公司也纷纷入局,布局工业互联网。

数字化趋势渗透到工业界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是这一趋势的体现之一,但新的商业模式在推向市场的时候,教育用户去接受它仍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在云技术的架构中,工业互联网平台一般提供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其下,有提供基础设施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的产品;其上,则是直接面对客户的软件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于是,或许是出于营销的目的,我们常见的一个易于理解的比喻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物联网的操作系统,就如同安卓之于智能手机、Windows之于个人电脑。

按照这一类比,当前层出不穷的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意味着我们还处在物联网操作系统发展的初期,如同约40年前个人电脑开始发端,10多年前智能手机开始进入市场的阶段。

在消费电子领域,大浪淘沙之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竞争最终都走向了寡头垄断,Windows与MacOS成为个人电脑的两大主流,安卓与iOS分庭抗礼至今,其余操作系统的存在感都相当薄弱。

作为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工业物联网平台会延续这一趋势,走向垄断吗?过去,体量越大的巨头确实普遍判断多数平台都会被淘汰,最终只会剩下少数几个平台,持此观点的典型代表是GE、西门子。

但越来越多竞争者纷纷布局,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这一趋势重演的可能性并不大。

云互联是趋势

也有人从一开始就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会一家独大。

去年6月,在杭州举办的ABB数字化世界上,ABB当时新任命不久的首席数字官、曾经在思科工作20年并曾执掌思科物联网部门的乔瑞(Guido Jouret),在中国发布其云平台ABB Ability时曾直截了当指出,一些竞争者认为最后只会剩下一个平台接管一切,但是我们(ABB)不这样认为。一些数字化已经很充分的行业,比如银行、娱乐、零售等领域,已经证明不可能是一个单独的平台接管一切。

在乔瑞看来,更可能的未来格局也许是云互联(Inter Cloud),系统上云并不能确保具备互联能力,还需要解决标准、应用程序接口(API)、系统之间互联等。未来,在ABB Ability上的应用可以与MindSphere、阿里云上的应用互联互通,客户也可能有自己的系统,ABB希望能够集成这些应用来服务客户。

这一观点其实很有代表性。

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公司总裁海里希·赫辛根此前曾在接受《财经》专访时谈到了类似趋势,他表示,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未来将肯定不只有一个平台,人们需要能与不同的平台连接。

赫辛根进一步解释称,客户可能使用西门子的MindSphere平台,那么就需要平台能与MindSphere相连,也可能使用其他的平台,或者有自己的平台。比如,必和必拓是蒂森克虏伯的客户,蒂森克虏伯生产的破碎机等矿石开采设备被必和必拓这样的矿业巨头公司广泛应用,但是必和必拓也有自己的平台,如果双方要共享数据,就需要二者的平台互联。

这一观点背后的事实是,有实力的公司都会自建IT与平台。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并不是工业领域数字化趋势的起点,而是最新的表现形式。许多企业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信息系统和内部网络平台,数字化并非从零开始。对它们而言,并非需要一个新平台来搭建自己的数字化,而是需要将自己的平台与能为它创造价值的平台互联,共享特定的数据,开发应用来满足客户特定需求。

不仅如此,业务上下游也需要不同公司彼此合作,而不同的公司的平台也因此需要互联。以汽车制造为例,如蒂森克虏伯这样的零部件供应商有自己的平台,奔驰、宝马这样的汽车制造商会有自己的车联网平台,而汽车投入运行之后,消费者在驾驶汽车时产生的数据,对于零部件供应商、汽车制造商都有价值,此时,就需要确定数据的使用权,让不同平台间打通互联,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另一个现实的考虑是,相比普通消费者,工业企业对数据更加敏感。涉及工厂的运营、排产等核心数据,可以判断出公司的产量、成本等核心商业机密,这些数据不可能冒风险被竞争对手拿走。因此,有实力的公司,不可能使用竞争对手的平台产品,只会自建平台或者选择中立第三方的产品。

竞合关系复杂

工业数字化大势不可逆,传统的竞争者之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工业之外的公司开始入局。高德纳(Gartner)5月新出炉的工业物联网平台魔力象限报告认为,目前在工业物联网平台市场,还没有一个主导者。

高德纳的报告将目前部署工业物联网平台的公司主要分为四类:IT公司,如IBM、Oracle、PTC、SAP等;OT公司,如GE、西门子、日立等;专注于物联网平台的公司,如Altizon、Flutura等;以及系统集成商,如埃森哲、Atos等。并且高德纳还预计将有更多的公司进入这一市场,比如通讯服务公司和工业自动化公司。

为平台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IaaS厂商,已经逐渐走向了寡头垄断,亚马逊、微软两家公司拿下了大部分市场,其后如谷歌、阿里也在拉开与其他厂家的距离。

但作为提供平台服务(PaaS)的产品,工业物联网平台的卖家众多,呈现出更错综复杂的竞合关系。譬如,西门子与微软合作,未来计划将其平台部署在对方的基础设施服务之上。但微软同样在努力拓展自己的云产品提供平台服务的能力,与西门子的MindSphere有潜在竞争。

在平台层,不同领域公司的涉足,让战局显得纷繁复杂。IT(信息技术)领域公司的强项在于能够将设备连接与传统的IT系统融合,在数据分析、数据架构方面也有更多积累;OT(运营技术)公司有更广泛的工业客户基础,相对也更懂得专精的工业知识;而如埃森哲、德勤这类咨询服务公司也在拓展自己的软件业务,通过集成不同的平台、服务来为客户提供数字化服务。

为了抢占高地,越来越多的传统IT公司与OT公司开始深入合作。

最近的案例是在6月14日,美国工业自动化巨头罗克韦尔(Rockwell)以10亿美元对美国工业软件公司PTC进行股权投资,并且罗克韦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lake Moret将加入PTC董事会。

具体到业务层面,PTC的物联网平台(Thingworx)、工业互联软件(Kepware)以及增强现实软件(Vuforia)将与罗克韦尔的工厂制造执行系统(MES)、数据分析产品以及工业自动化平台深度整合,彼此互补,以希望打造集成信息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提升工厂效率,降低运营风险并改善系统互操作性。

因此,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用户和不同需求,各个公司之间彼此联合、发挥各自长处去争夺市场看上去是更可能的未来,个别平台逐渐独大的趋势并不明显。这一趋势的背后,本质在于工业用户与消费用户的区别之一是工业用户的需求更加千差万别、复杂多样,并且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专精知识,而消费互联网往往有更多一致的需求。

西门子公司总裁凯飒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曾强调,数字化是垂直发生的。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可能所有用户都需要知道天气信息,此时,互联网公司就会追求扩展性和规模效益,因为人们有相同的需求。而在工业领域,生产一台手机和生产一块巧克力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工业互联网的垂直应用会更加细分,而不会像消费互联网一样活跃。

【作者:韩舒淋】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