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预期要靠加快改革开放步伐_社评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稳预期要靠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8-08-06 21:58:54
字号:

苏琦/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就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强调“六稳”,即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六稳”涉及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前一阶段去杠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背景下,中央对未来一段时间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和需要加强的工作领域的提示。

这“六稳”中稳预期排在最后,可能因为较之其他有具体量化指标和发力抓手的领域而言,稳预期相对比较“虚”一点,更多属于“精神”层面的议题。但就其重要性而言,其实并不亚于、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高于前五个具体领域的“稳”。

信心比黄金还要宝贵。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稳住了,则来自国内外市场主体的投资就能稳住,投资稳住了,则金融、就业等等领域的稳定就有了前提和保障,因此稳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被放到更优先级的位置。

做好稳预期工作,首先要精准定义“预期”。预期看似简单,其实包括丰富的内涵,既包括对短期政策走势和经济形势稳定性的预判,也包括对结构性改革愿景和长期增长前景的预判。也因此,如何短长结合,既稳定人们的短期预期,又巩固人们的长期信心,就成为稳预期的关键所在。

稳定对短期政策走势的预判,目前来看问题不大。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到中央政治局会议,都传递了保持政策定力的同时,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的基调。在强调继续坚定不移去杠杆,不搞大水漫灌,把好信贷总闸门,以及坚定不移遏制房价上涨的同时,也根据形势变化对宏观调控的力度进行了“微调”,传递了比较明确的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以及在去杠杆过程中更加注重稳杠杆的信息。

如此一来,既不至于让人们产生政策将发生大的转向的误判,也让人们对于上半年事实上略偏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会随着形势变化变得更为灵活有了合理的预期。这对于适度缓解市场焦虑,稳定人们投资预期,显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正向引导作用。

在稳定人们对政策定力和适度灵活性预期的同时,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数据也充分支持人们对于中国经济短期增长的信心。数据表明,上半年中国主要宏观调控指标处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上半年同比增长6.8%,连续12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6.9%的中高速区间,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物价温和、就业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运行格局。

与此同时,向好还体现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上,上半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5%,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继续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8.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在不断增强。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即使面临各种考验和压力,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目标一定会圆满顺利实现。

总而言之,无论是短期的政策走向和短期的经济增长,人们相关预期的稳定都不是问题。更大的挑战在于,在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经贸格局重组可能长期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稳定人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前景的预期。

而这一问题又相应转化为中国能否通过真正的改革,切实做大内部回旋空间,并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尽最大可能维系有利的外部环境。

换言之,能否通过扎实有效的改革开放举措来应对内外种种挑战和困局。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指出,要推进改革开放,继续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见效的重大改革举措,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使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当前主要需要警惕三种不利于稳定中国经济增长长期预期的倾向。一是被当前的问题迷住了眼睛捆住了手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陷阱,而忘记要通过改革开放来真正解决问题。二是把高喊改革开放口号当作落实改革开放的努力,而回避真抓实干,遇到问题绕着走。三是对改革开放的心态过于功利化,忘记久久为功的道理,冀望一些改革开放的举措一抓就灵,困难迎刃而解,而忘记事物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拔苗助长反而适得其反。

应该说,有改革开放40年积累下的各种红利,有市场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只要我们自己不动摇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拥有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勇气和决心,就一定能通过加快改革和开放,来稳定人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前景的预期,进而实现“六稳”的总体目标。

【作者:苏琦】 
关键字: 改革开放 步伐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