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家,2018年7月10日逝世,享年99岁
文/河西
上海田家炳中学校内的一楼大厅有这么一句题词:田家炳先生,田家炳中学,田家炳人。田家炳中学,以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的名字命名。
1919年,田家炳出生于广东大埔一个书香世家,祖辈都是客家人。田家炳的父亲田玉瑚晚年得子,倍加爱惜,管教甚严,不时以古代圣贤忠孝节义故事加以勉励,以《朱柏庐治家格言》加以教诲;取名“家炳”,即希望他能够勤俭持家,彪炳后代。
父亲对田家炳寄予厚望,但命运多舛,16岁时,田家炳的父亲就去世了,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他刚刚读到初二,只能忍痛辍学,接手父亲的砖瓦窑生意。
大埔是“瓷土之乡”,瓷土品位极高。越南就有不少大埔人开的陶瓷厂。田家炳分析,如果把大埔的瓷土运往越南,会有比较高的利润。1937年,18岁的田家炳来到越南西贡,创办了“泰安隆瓷土公司”,远赴越南推销瓷土,两年内成为越南最大的瓷土供应商。
但没多久,全面抗战爆发,广东局势也随之日渐紧张,日军于1939年6月占领汕头,瓷土运输被中断。田家炳无奈之下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先后创办超伦树胶厂和南洋树胶厂。创立瓷土公司时还算继承了父亲的一点基业,到印尼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天道酬勤,田家炳的事业再一次风生水起,很快成为誉满印度尼西亚的青年企业家。田家炳的实业之路虽多次遭遇灭顶之灾,但其内心创立一番大事业之心从未被击垮。
1956年,田家炳预判“聚氯乙烯”(PVC)会在未来的皮革市场上大受青睐,两年后他举家迁居香港,投身化工产业。但彼时香港土地已是寸土寸金,创办化工厂则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当他得知香港屯门尚有滩涂可供开发,便买下一块滩涂飞地,开启了香港历史上少有的私人填海造地创举,建起田氏化工城。在PVC尚未风靡世界之前,他就站在了世界塑胶业的前沿,逐步奠定其在香港“人造皮革大王”的地位。
有了钱,他首先想到教育。小时候没读多少书,是田家炳此生最大的遗憾。后来在印尼生活了20多年,也走过欧洲一些国家,发现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的素质都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发达。正是有了这些经历,他能深深体会到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创业,对国家的兴旺发达有多重要。“13亿人口是中国的一个大‘包袱’,怎么把这个‘包袱’变成财富?我认为就是办好教育。”田家炳说。
田家炳对道义、诚信至为推崇,身体力行,终身不辍。他曾说:“中华优秀传统的‘诚 信’二字,实在是工商界求生存的最重要的‘本钱’。”所以在2001年“金融风暴”后,他的基金会收入大为减少,但坚持认为既然答应了别人的申请,有了承诺就要做到,甚至下决心把原本居住了37年的“花园式豪宅”卖掉助学,自己则与夫人一起搬去住出租屋。
自1982年田家炳成立“田家炳基金会”,迄今他已累计捐资10亿多港元用于中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益事业,其中教育所占的比例高达90%。而他自己,却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他吃40多年不变的早餐:四片面包涂果酱。在外人看来,他不懂得享受,生活刻板到几近迂腐。他的寓所离地铁站很近,到田氏企业中心附近也有地铁站,所以只要身体许可,他经常会乘坐地铁去上班。
他到学校去走访,都是自己带水,连接待人员给他的矿泉水都不要。他常对人说,矿泉水没喝完就扔掉太浪费了,而且不环保。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田家炳觉得钱放在自己荷包里,虽能以钱赚钱,积聚更多的财富,但有时也会因世界形势转变而受到损失。更有不少人因财富太多,降低了儿女奋斗创业的动力。因此,他将大部分财产用于公益事业。
在香港,田家炳绝不是最富有的人,捐款总数也不是最多,但却是捐款比例最高的。从1982年开始,他就把财产的80%捐献给了田家炳基金会,而只把个人财产的很小部分留给子女去经营。
他的爱心,让他成为中国百校之父。为了表彰田家炳先生做出的贡献,1993年9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决定将该台1965年12月20日发现的、国际编号第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田家炳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会像这颗以他名字命名的星星一样,在世间永放光芒。
(作者为媒体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