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西
2017年12月2日,盛中国、刘诗昆两位顶尖音乐大师原计划在广州大剧院联袂奏响“盛诗回响”。但在演出前几天,突然传来盛中国心脏病突发入院治疗的消息,这场演出最终由小提琴家高参和刘诗昆一起完成。
人们还在盼望着盛中国病愈后能够再来广州大剧院,拉响他的小提琴,为广州的乐迷一展精湛琴技。然而,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了。2018年9月7日,盛中国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离世,享年77岁。
作为中国交响乐团国家级小提琴独奏家,盛中国是最早在国际上为中国争得荣誉的小提琴家之一。他曾多次应邀到亚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的许多国家以及港澳地区举办独奏音乐会,并多次与世界著名指挥、音乐家一起同台演出。他在国内外录制发行过十多张唱片以及CD、录音带,曾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他发行的唱片、录像和演出影响了中国近40年,特别是他演奏的《梁祝》脍炙人口。著名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来华访问时曾与盛中国合作演出,并称赞他是“我在中国演奏巴赫双提琴协奏曲的最好合作者”。
家学渊源
1941年,盛中国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父亲盛雪是小提琴教授,母亲朱冰主攻声乐,父母养育了11个孩子,其中10个以音乐为专业,共有9人拉小提琴,用盛中国的话说:“我的胎教就是我爸爸在练琴。”1984年春,这个音乐之家的三代人曾同台演出,引起巨大轰动,因此赢得了“中国乐坛第一名家”的美誉。
盛雪常常对自己的儿女说:“人遗子,金满盈;我遗子,惟一弓。如果不教你们一技之长,将来以什么作为谋生手段,又用什么贡献社会呢?我一生没有什么丰厚的财产,只有这点功夫教给你们。”
盛中国是长子,1941年生于江西省进贤县李渡镇盛家村。盛中国曾忆及当年母亲给他取这个名字的初衷,就是希望中国有一天强盛起来,不再被外敌欺侮,故为其取名“盛中国”。
家学渊源的缘故,盛中国从小耳濡目染于古典音乐的世界。幼年时常常拉过一张小板凳,安静地坐在拉琴的父亲边上,双手托着腮帮,一看就出了神。三四岁的时候,他就想拉小提琴,这么小的孩子没法拉怎么办?他就用一双筷子做十字交叉,一支当作琴身,一支当作琴弓,模仿着父亲的样子拉了起来,口里还哼着父亲常拉的一些练习曲的旋律,节奏那么准确,运弓的动作如此相像,表情专注的程度堪比专业小提琴手。
盛中国四五岁的时候,一再向母亲要求拉小提琴,他年纪这么小,拉成人的小提琴也不合适,母亲找来了一块葫芦状的小木板,比照小提琴的样子,一刀一刀挖出小提琴的模样,连手都割出了口子。就这样,钉上麻绳做琴弦,配上细竹竿做琴弓,一把简陋的小提琴陪伴着盛中国度过童年最初接触小提琴的时光。虽然简陋,但其中饱含着母亲的深情,所以每次回想起来,盛中国都特别的感激。后来,他父亲的好朋友关筑声为盛中国送来了一把真的小提琴,盛中国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把琴。6岁,他开始跟父亲学琴,父亲非常严厉,一不如意,常常走过去就给盛中国一巴掌。他的母亲疼孩子,有时会说:“算了算了,不要学琴了。简直是活受罪。”
一年365天,除了大年三十晚上和大年初一早上,他基本都在练琴。他说,不能超过24小时不练琴,否则就生疏了。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天,他会戴上母亲织的棉线手套;盛夏时节,他就点起了当地的土蚊香,从来也不敢马虎。正是在父亲的严厉和母亲的温柔教导下,盛中国成为最早在国际上为中国争得荣誉的小提琴家之一。盛中国成名之初,围绕他的掌声、鲜花和荣誉渐渐多了起来,父亲盛雪敏锐地觉察到了儿子有些骄傲自满,就毫不客气地给他教训:“我就是打错了,也不后悔,得让他知道谦受益、满招损,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
留学苏联
1954年,盛中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还在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入学考试时,他演奏的是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958年7月3日,纪念莫扎特诞辰200周年音乐会在北京举行,17岁的盛中国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学生被选中参加小提琴独奏。莫扎特的音乐有着丰富的内在情感,年轻的盛中国拿捏得恰到好处,成为当天演出的焦点。同年8月1日,盛中国又参加了全国首届音乐周的音乐会演奏,表演也相当成功。
那一年,苏联专家来到中央音乐学院讲学,名声在外的盛中国都得到了苏联专家关注,他提出要听一听盛中国演奏小提琴。一曲《柴可夫斯基协奏曲》拉完,盛中国气不长出,面不改色,神态自若,给苏联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也就顺理成章,盛中国去了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师从著名小提琴大师列奥尼德·柯岗。后来,因为柯岗的外事活动太多,经常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学院又为盛中国安排了另一位指导教师,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这位教师因为多年没有生育而十分喜爱盛中国,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他常对盛中国说:“我一天听不到你的琴声,这一天就过得不踏实。”
在苏联留学期间,盛中国看了很多世界一流的芭蕾舞和音乐会演出,包括卡拉扬率团访苏的演出,卡拉扬衣着举止十分讲究,在指挥台上的气质和风采都对他影响很深。
1962年,他有幸参加了第二届国际柴可夫斯基钢琴小提琴比赛会,并进入了第二轮,捧回了烫金的荣誉证书和奖状。大会评委中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预言:“请相信我,三年后这孩子必将成为了不起的演奏家!”
在苏联留学的生涯里,盛中国的小提琴演奏水平日渐提高,国内报刊称他是可以写入当代音乐史册的中国小提琴演奏艺术家,国外权威人士也赞称他为“杰出的音乐表演大师”,是最迷人的小提琴演奏家,是中国的“梅纽因”!
珠联璧合
1986年,盛中国担任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比赛结束后,日方请盛中国在日本举行音乐会。“要做音乐会,就离不开伴奏,也是有缘,我在日本的经纪人当时就向我推荐了濑田裕子,”盛中国回忆说,“我面试她的是法国作曲家弗兰克的《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曲子钢琴部分非常难,全场20分钟。”后来,濑田裕子成为了盛中国的妻子,两人一个拉小提琴,一个弹奏钢琴,被誉为“珠联璧合、琴瑟和谐”,传为乐坛佳话。
盛中国与濑田裕子年龄相差近20岁,他们既是夫妻,也是合作默契的音乐拍档。濑田裕子6岁便公开登台演奏舒伯特的即兴曲,13岁与日本著名的东京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被誉为“神童”,是享誉日本和欧洲的钢琴家。夫妇二人经常同台演出,近年来在国内、国外演出100多场。
2017年1月,盛中国与妻子濑田裕子在哈尔滨成功举办了小提琴钢琴音乐会。盛中国身着红衬衫、黑西服,与14个孩子站在一起演奏小提琴,一袭红裙的濑田裕子则在他们身后弹奏钢琴。演出的最后一曲,是盛中国拉奏过上万次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盛中国虽然不是演奏《梁祝》的第一人,但他对《梁祝》情有独钟,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下了《梁祝》的几宗“最”:他是世界演奏《梁祝》场次最多的演奏家,也是录制《梁祝》版本最多的演奏家;同时是他将这首中国小提琴名曲的魅力传遍世界各地。
盛中国演奏的版本,可能也是西方观众最能接受的《梁祝》。肖斯塔科维奇听过《梁祝》后说这不是协奏曲,从协奏曲应具备的架构和深度来说,它不够。而盛中国经过对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创作背景的深入研究,他把该协奏曲慢乐章通常比较忧郁的演奏,处理成富有朝气的愉悦基调。在悉尼歌剧院演出后,乐队大提琴首席对他说:“你让我第一次喜欢上了这个乐章!”盛中国为了让外国听众更容易接受《梁祝》,在演奏时注意强调音乐的结构化布局,在开始部分也没有完全按照乐谱指示,而是减少了滑音的使用,淡化民歌小调的歌唱味道,强调了叙事性,从而与后面的大开大合形成明晰的结构,提升了作品整体气韵。
盛中国说:“现代的实验性的作品搞创新是可以的,但很多都缺乏美感,不是给普通人听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么多年了还是久演不衰。现在我们演出,她(指夫人濑田裕子)弹《黄河》我拉《梁祝》,经典就是经典。”
盛中国不仅是一位演奏家和音乐家,其对音乐的理解与热爱远远超越一般的音乐家。
在他看来:音乐是从人的生命中直接流淌出来的艺术;在人类任何一个群体的文化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换句话说,音乐就是超越种族与国界的世界语言。
盛中国心中始终挂怀的另一件事就是如何让古典音乐更深入地融入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他曾语重心长地表示,接触古典音乐、接触高雅艺术,是为了完善人们精神上的一种追求,如果失去了这种追求,人类生命的高价值便会在虚无变异中沉没。
(作者为媒体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