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争端和摩擦常态化已是大概率事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不放弃最后希望,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争取双边经贸关系好转的大前提下,对中美贸易争端和摩擦常态化的短期冲击和深远影响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估。
即使中美贸易不生波澜,中国经济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一场瘦身运动,挥别以前“虚胖”的、难以维系的发展模式,“三去一降一补”说到底都是要过紧日子的打算,只不过现在叠加外部形势的复杂化而更为紧迫罢了。
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首先需要挥别以GDP增长为主要诉求的发展思路,而改为以就业和国民收入增长为着力点。事实充分证明,在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越来越强和服务业占比越来越大的新时代,单纯GDP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而缺乏普惠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
近来相关部门已反复表示不会搞大水漫灌。在过紧日子的理念下,基建似应适度压缩规模。在建的当然要避免仓促下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计划中的则不必要着急上马,形象工程等则应坚决遏制。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可趁机痛下决心彻底改弦更张。地方的发展应量入为出,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应以公共基础设施确实的未来收入为抵押,而探讨中的未来市政债的发行更应以税收为基础。压缩基建规模不仅可以缓解债务负担,还可以缓解因征地等引发的社会矛盾。
今后基建投资要秉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要更多着眼于如何发挥集聚效应,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可优先集中发展城市群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城市群的存量资产,以发挥倍增效应。在此过程中,加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广度和力度,尽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地同权,让更多农村和小城镇居民享受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红利。
在此基础上,以城市群作为就业和民生投入的主要承载地。事实表明,只有城市群级别的规模才能更好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也才能更好发展就业吸纳能力较高的服务业,而且也更环保。城市群的发展也更能让更多人更快地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集中供应无论如何比撒胡椒面效率要高、效果要好。
此外,民生补短板要量力而行,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证明,脱贫主要还是要靠人民群众投身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帮贫扶贫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更多进入市场的机会。以民为主发展经济,以市场为归依,赋予民众更多居住择业选择权和创富权,保证就业充分,民生改善,还可以大幅降低维稳支出。
在全民共克时艰的大局之下,党政部门首先要过紧日子。裁汰冗员势在必行。“三公”消费不仅需要压缩,更需要透明化,以更好取信于民,增加人们共克时艰的紧迫感和认同度。
在扎实推进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赢得必要的国际战略空间和对外经贸缓冲余地的同时,也要量力而行,并做好事前严格把关,事中严格动态监督,事后严格审计。避免一哄而上,留下一些烂摊子,不仅不能赢得在地国官民的好感,反而适得其反。
只有一部分财政的不积极,才能换取另一部分财政的积极。政府的一些支出和投资空间的压缩,可以为企业税费负担的减少提供更大空间,为企业过冬更好地雪中送炭。除了减负,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痼疾也应有切实举措。在目前直接融资依然受限的情形下,通过一定的财政贴息等形式来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在所难免。
日前中央以空前的高度定调拉动消费的重要性。在对未来预期的乐观程度有所下降的情形下,居民部门削减支出可能是大概率事件。考虑到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的速率已经开始引发人们的警觉,拉动消费不能靠简单地通过刺激房地产消费等给居民部门加杠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适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另一方面是针对居民刚需加大供给力度,同时针对一些消费支出方面采取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或抵扣等形式来提振需求。
最后,过紧日子并不意味着谨小慎微甚至消极无为。恰恰相反,在适当捆住那些乱作为的有形之手的同时,更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激发市场的活力,通过放松市场管制,并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来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如此,才能更好地共克时艰并迎来新一轮优质发展,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