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市场化推进资本市场发展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21-04-09 14:22:52
分享到:
导语

文 财经 | 编辑 财经

 

从1990年12月沪深交易所相继创立算起,中国内地资本市场走过了30年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以市场配置资源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在全球资本市场发展史上,中国用如此短的时间,完成如此大规模的资本市场建设,可以说是一个空前的奇迹。站在三十而立的新起点看过去和未来,一个重要的经验和结论就是,坚持以市场化原则和方式,不断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底层改革逻辑。

30年前,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创建,是中国坚定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必然选择。因为要建设一个可持续的市场经济体系,必然要有与之相配套的资本市场,从而可以进行多样化的直接融资安排。正是基于对资本市场重要性的远见卓识,创建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改革先声,因此也注定了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改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增长,中国资本市场亦高歌猛进。此间虽历经曲折,甚至备受争议,终究从懵懂无知的幼童,逐渐成长壮大,自立于全球资本市场。

截至2020年底,已有4100多家公司在沪深两大交易所上市,累计实现股权融资超过21万亿元,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五成,成为中国经济当然的“基本盘”。如今,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存续余额近16万亿元,融资工具品种不断丰富,有效拓宽了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机构、企业年金等专业投资机构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投资主体。

这都是坚持以市场化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成果。比如有关公司上市的制度建设,经历了从有明显行政色彩的审批制,到更加市场化的核准制、注册制的改革过程,释放了资本市场的创新活力,推进了更多公司上市。2019年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开板以来,其IPO融资金额已占同期A股公司上市融资总额近一半,市场化改革效果显著。

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市场化监管与发展的改革史。1992年深圳“810事件”,让各方面认识到“证券市场无小事”,直接推动了中国证监会的迅速成立。其后经历多次备受争议的政策救市,监管定位不断清晰,“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是政府与市场边界厘定,规范与发展权衡兼顾,在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中的明确体现。

健康的市场经济,一定是法治化的市场经济;健康的资本市场,必须是法治化的资本市场。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走过了一条“先发展后规范”、“边规范边发展”的曲折道路。无数经验教训,推动各方形成更加明确的法治化共识,有关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早期不时爆出的证券违规违法事件,在近年来基本得到有效遏制,市场公平性明显提高。

在中国证监会成立次年,中国颁布了首部《公司法》,这是从法律上明确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权益的关键制度建设。1998年12月颁布的首部《证券法》,对规范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起到关键作用。其后,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重要性提高,《证券法》于2019年完成第二次修订,加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建设。可以说,在法治建设方面,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建立了一套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法律规范体系。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础主体,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健全,促进了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结构优化,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断巩固,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不仅在国内市场资源配置上发挥更大作用,也吸引全球资金不断参与中国经济发展。

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都不是封闭市场,作为深度参与全球大循环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当然也不会关起门来搞资本市场。30年前沪深交易所的创建,就得益于中国借鉴国际经验、整合全球资源,从高起点改革创新;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壮大和制度优化,也受益于国内外智力和资本的融会贯通。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亦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与金融大循环,逐步承担起以市场化方式配置全球资源的重要作用。

三十而立,未来可期。从更高标准来看,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充分不平衡,离投资者及各方期盼还有差距。要让市场结构更合理,让监管能力有效提升,培育巩固健康的投资文化,持续涵养良性的市场生态,唯有继续尊重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以市场化原则和方式,推进中国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发展成为规模更大、效率更高、更让监管者和投资者放心的首选资本市场。

编辑:财经
关键字: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