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互联网+”_封面_封面文章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落地“互联网+”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5-05-18 11:02:00 我要评论(0
字号:
自上而下的政策倡导,和自下而上的企业实践无缝连接、良性互动,“互联网+”才能从时髦概念和美好愿景,变成推动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的滚滚洪流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两个月内,中国电信、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纷纷发布了“互联网+”战略报告,而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传统企业高层人士则表示,该如何“互联网+”,还需再观察、再思考。

就在能源、汽车、房地产等传统产业公司在努力思索“互联网+”的机遇挑战时,阿里巴巴和腾讯前后脚发布了“互联网+”开放平台战略,试图利用难得的政策窗口,一举将自己的势力范围从消费互联网延伸到产业互联网。

二者都想做传统产业触网的连接器,腾讯是从社交应用入手,阿里则从交易入手。双方还想通过复制消费互联网的开放平台战略,集结新的产业互联网创业者,从而在即将到来的产业互联网时代占据先机。

但多数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专业人士认为,目前这波“互联网+”浪潮,真正的弄潮儿将不是BAT,而是传统产业中的大型公司。

“互联网+”画了一个圈,这个圈越画越大,它一端连着各种消费场景,提供各种生活服务,一端连着各种生产场景,提供各种生产服务。未来,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将融会贯通,O2O的实践也会从服务业企业,深入到工业制造企业。

但只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倡导,和自下而上的企业实践做到无缝连接、良性互动,“互联网+”才能从时髦概念和美好愿景,变成推动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的滚滚洪流。

“互联网+”加什么?

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工信部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基本上已达到人手一部手机,移动宽带用户数也超过6.4亿,网速最快的4G用户已经达到1.62亿,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达到12.5%。

2009年中国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95.1M,8Mbps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占比也接近半数。在这样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持下,移动互联网已经成功重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在第一个十年创造了自成体系的数字世界,并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微信为例,有报告指出,2014年,微信拉动了952亿元的信息消费,相当于2014年中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3.4%,带动社会就业1007万人。预计到2015年底,微信带动的信息消费将增长至1428亿元。

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此为契机,中国互联网产业也从自成一体的产业形态,加速向外延拓展,这既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得益于政府的战略推动——把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影响力延伸到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

爱立信中国首席市场官常刚告诉《财经》记者,经历了一个长达20年的网络基础设施部署期之后,整个社会越过了拐点,“当连接不再是障碍的时候,就会给其他应用和服务搭建平台,提供无限可能”。

“两会”授权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词语的注释》对政府“互联网+”行动计划有明确定义:“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这一定义的关键词是生产要素配置、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互联网更多地反映了消费者驱动的形态。随着互联网更深入地渗透各个行业,更大的互联网浪潮已经酝酿成熟。

一场数字革命正呼之欲出。麦肯锡预计数字显示,考虑到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各行业的运用程度,预计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个-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十几年中,互联网将有可能贡献7%到22%的中国GDP增长。

企业路径分合

从产品卖出为终点,到产品卖出为起点,多数接受《财经》采访的企业高管认为,这是传统公司互联网化的核心要义,即从产品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

轮胎制造商米其林的实践可管中窥豹。米其林从去年开始向用户提供了一项基于产业物联网的全新服务。米其林在其用户的卡车轮胎和引擎上安装传感器,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油耗、胎压、温度、速度和位置等数据传到云服务器上,米其林的专家会分析这些数据,并为客户提供建议及驾驶培训。这项服务帮助其卡车用户每百公里减少油耗2.5升。

不过,尽管传统企业都认同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但不同公司因其行业特性和现实境况,策略也不尽相同。

当增长瓶颈来临时,家电巨人海尔认定转型是唯一出路,并在2012年底开始实施网络化战略,目标是把海尔从产品制造企业,转变成制造创业家的平台型企业,这意味着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的彻底再造。

处于互联网边缘,又是典型的B2B商业模式的华为则更为谨慎。华为在战略上选择了从B2B向B2C延伸,布局手机业务,希望打通“端管云”平台布局,但在多次组织、业务、管理转型的关键时刻,华为的思路相当统一——坚持硬件厂商定位,既借力互联网思维,又保持自我。同时,华为不接受因转型而带来的亏损。

与前二者相比,矿业巨头力拓位处行业上游,远离终端消费者,它的关注重点是安全和效率。力拓用“‘互联网+’远程运营监控+生产自动化”的“未来矿山”项目成功做到了安全与效率的双优。但是,尽管做到了安全和智能,成本仍是力拓的重要挑战。

还有一些公司一端连着终端消费者,一端连着大规模工业生产。宝马、福特的案例十分典型,它们将传统的汽车改造为智能驾驶汽车,并不是为了卖出更高的价格,而是为了提供更具附加值的服务,进而给自己的产品带来更高的黏性。

在这场被互联网推动的社会转型中,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并不想通吃整个产业链,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平台模式,在硬件和服务上敞开怀抱和所有创业者、合作伙伴合作。

马化腾在腾讯“互联网+”峰会上说,传统行业可以把“互联网+”看作继蒸汽动力和电力之后的一种信息新能源,用好这种新能源,就能极大提升自身价值。而腾讯,要做连接电力和传统产业的连接器。“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痛点都会产生创业机会。”

微信和手机QQ加起来有近10亿用户,腾讯希望以此为平台服务传统企业,让它们把越来越多的业务流程跑在腾讯的平台上。腾讯还希望做产业互联网的创业孵化器,把产业互联网的蛋糕做得更大。

对传统企业而言,这些互联网巨头究竟是门口的野蛮人,还是互补的合作者,并非每个人都已经心中有数。

“‘互联网+’的核心在于要让线上线下都满意,传统和新兴都和谐。”一位市长在腾讯“互联网+”大会上总结说。

政府任重道远

一位创业者目前正骑虎难下,他想做一款寻找身边最近公共卫生间的APP。但国内很多城市的公共卫生间数据并不开放给普通创业者,他也没有实力亲自采集数据,这款APP如果上马,用户体验估计很差,但放弃又实在可惜。

这是政府在倡导“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所面对的尴尬。创业者需要的基础数据掌握在政府手里,但政府向企业开放公共数据的尺度和标准是什么,目前并无定论。

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也受此困扰,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互联网公司人士一致认为,政府目前的数据公开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公共数据是企业获得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机会。但分散在政府各个部门中的数据不成体系,且部门壁垒森严,存在数据打通难、数据开放不足等问题。

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告诉《财经》记者,政府资源开放目前没有形成合力。以“城市之眼”公共摄像头为例,几乎所有城市在城市智能化的过程中都开放了公共摄像头资源,但公共摄像头资源隶属政府不同部门,最终开放的结果是形成一张张小网,无法相互打通形成一张大网。

开放不足阻碍创新,过度开放则可能带来安全风险,这是政府面对的难题,但不解决这个难题,“互联网+”和万众创业就难以落地。

除了更多的开放,政府还需要在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上持续发力。

近期举行的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徐子沛描述了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他说,数据驱动世界,软件定义世界,云计算则是盘活数据资产的根本途径,落实“互联网+”,首当其冲就是普及云计算基础设施。

李克强总理在5月13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手机拥有国,但网速在世界仅排名80多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

李总理强调,下一步须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促进提速降费,这既可改善人民生活,又能降低创业创新成本、为“互联网+”行动提供有力支撑,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培育发展新动能。

政府的另一个难题在于把握为与不为的边界。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称,“在市场低效和无效的地方,需要政府当仁不让冲到前面。”

比如,车联网市场的未来,就有赖于政府的统筹协调。

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流车企、苹果、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都加入了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和市场占位中。但这并非真正的车联网,未来的车联网,需要超越目前的车内互联,还要做到车和车互联,车和道路上的人、自行车、路灯、摄像头互联,最终形成一张有效有序的万物互联的车联网。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维告诉《财经》记者,车内互联的智能汽车是车联网的起点,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数据交换能力是终点。

从去年开始,高通、中兴等通信厂商又开始联合汽车厂商研发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这个技术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汽车公路充电,即在公路下方部署充电链路和通信网络,做到边开车边充电。这一技术亦有可能成为车联网图景的一个分支。

一条车联网产业链,由设备感知、网络传输、信息平台、上层应用四个层次构成,涉及汽车厂商、运营商、底层数据采集设备商、软件厂商、内容提供商、应用开发商、云计算公司、动态数据分析商等。

陈维认为,车联网的每个环节都在快速完成迭代创新,还有更多未知的新进入者在不断入局,但打通这些环节,实现一个城市的车联网和一个国家的车联网图景,需要政府统筹战略,开放和协调资源,“这个阶段会很长”。

在其他行业,方向、动力和挑战与之类似。与工业时代截然不同,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词不是规模与集中,而是开放与合作。

【作者:《财经》记者 谢丽容】 (编辑:yanqi)
关键字: 落地 互联网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