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图新——专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_封面_封面文章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邮储图新——专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6-01-25 15:26:33 我要评论(0
字号:
“引战上市”将令邮储银行站在转型发展、规范经营的新起点,邮政集团与邮储银行的治理关系以及 “自营+代理”的业务模式日渐厘清。随着中国银行业变革之年来临,这家年轻国有银行将经历新考验

岁末年初,北京冬寒。坐落于西城区金融街北端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室内温暖如春。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探索后,邮储银行正迎来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若一切顺利,它有望在2016年登陆资本市场,闯过股改上市的最后大关,拉开这家资产万亿级的年轻国有大型银行新的大幕。

2015年12月8日,邮政储蓄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获批,共引入资金451亿元。邮储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单一持股,转变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公司法人治理取得重要突破。

尤其是3.89元/每股的交易价格,在资本市场银行业股价普遍表现低迷、市净率跌破1倍(即“破净”)的大背景下,这一定价水平让业界普遍赞叹:“卖了一个好价格”,甚至有投资机构坦言,说是引进战投,但这样的融资额和定价无异于一次IPO。

定价是国有银行改革中争议较大的环节,定价偏低,会被认为贱卖国有资产,定价偏高,则会对后续上市发行定价构成压力。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对《财经》记者坦言:“引战期间最纠结的是定价,目前这次引战确定的价格比较理想,但可能会对上市定价造成一定压力。”

他表示,未来将多方努力化解这种压力,首先以邮储银行优异的财务数据,尤其是良好的资产质量表现,扭转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普遍预期悲观的偏见;充分向投资者展现邮储银行业务的独特性;邮储银行还将根据资本市场走势,灵活把握上市发行节奏,选择较为有利的上市时机。

随着“引战”完成,上市工作随即启动。业界预测,鉴于2016年A股市场尚存在不确定性,邮储银行或选择率先在香港市场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预计邮储银行未来IPO募资规模约为总股本的15%-20%,募集资金有望超过“引战”规模,约达600亿元人民币。对此,邮储银行未予正面回应。

2015年12月22日上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在金鼎大厦办公室接受《财经》记者专访。这间办公室不大,坐北朝南,布局方正,东、南两面是浅灰绿色的落地玻璃幕墙,光线视野俱佳,若是天气晴好,这里是观景金融街的好位置。

现年55岁的李国华,从江西基层邮政系统层层做起,后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任职,2012年1月出任邮储银行董事长。访谈近两小时,李国华坦率务实,不回避敏感话题,他几乎没有翻看业务部门准备的厚厚一叠材料,对未来发展思路明确清晰。

在他看来,“引战上市”将令邮储银行站在转型发展、规范经营的新起点。业界长期质疑的邮政集团公司与邮储银行的治理关系以及 “自营+代理”的业务模式,将随着引战、上市的完成而日渐明晰。

2007年初,邮储银行正式成立,获得商业银行全牌照,历经九年磨练,业务发展迅猛。截至2015年12月末,邮储银行总资产近7.3万亿元,存款余额6.3万亿元,净利润增速7.46%,在国有大行中“一枝独秀”。在规模领先的同时,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298%,远高于同业165%的平均水平。与其他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其业务模式特点鲜明,优势和短板皆十分明显。

借“引战上市”的契机,邮储银行正迎来业务模式的重要调整和再造。未来,邮储银行在坚持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定位,巩固传统的“三农”、小微业务的同时,将加快推进城市业务的专业化经营和转型升级,补齐业务短板,着眼于轻资本战略,重点拓展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构建更加均衡的业务发展模式。

如果将邮储银行置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引战上市”无疑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2015年上半年,国务院通过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修改调整后的改革方案,邮储银行作为最后一家改革上市的国有大型银行,意味着2000年初启动那一轮国有银行改革的阶段性收官。

业界相信,2016年将是中国银行业的变革之年,净利润有可能首现负增长,资产质量加速恶化,不良贷款呈现爆发式增长,甚至出现中小银行破产,一系列不利因素或将接踵而至,对于邮储银行这家最年轻的国有大型银行来说,挑战和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引战”定价不易

邮储银行“引战”引发金融界广泛关注,无论是从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数量,还是股权交易的价格,就像是一场IPO的预演。

邮储银行引进10家战略投资者,可分为三类,6家国际金融机构:瑞银集团、摩根大通、星展银行、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淡马锡、国际金融公司;2家大型国有企业:中国人寿、中国电信;2家互联网企业:蚂蚁金服、腾讯。引资采取发行新股方式,发行比例为16.92%。交易价格3.89元/每股,相当于按照1.18的市净率估值,这一水平远超近期在香港市场上市的中资银行,也超过了目前A股可比的大型上市商业银行的交易市净率水平。

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曾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由于投资者认购踊跃,邮储银行原计划引入15%的股权,后扩大至16.92%。定价主要参考三方面因素:经评估的净资产价格、可比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以及战略投资者所承诺的战略合作相关支持。

《财经》:外界普遍认为,邮储银行“引战”获得了理想的价格,您和您的团队如何说服投资者接受这一价格?

李国华:这次“引战”价格确实比较理想,既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充分展示了我们自身的投资价值。在谈判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境内外投资者整体比较看好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对邮储银行的发展前景也高度期待。

邮储银行能做的就是把自身独特性和优势充分展现给投资者。相比其他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有三方面显著优势:

首先,我们的存款资金价格相对较低,净利息收益率及净利差优于同业平均水平,这是由邮储银行特殊定位和“自营+代理”业务模式形成的。

其次,邮储银行贷存比不足40%,信贷能力具有很大提升空间。我跟几位战略投资者高层人士洽谈时,为了说服他们做战略投资、长线投资,曾和他们开玩笑说,现在邮储银行好比是“少女”,等贷存比到70%-80%以后,才算是长大成人,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最后,邮储银行资产质量领先同业,目前整个银行业不良率已突破2%,邮储银行不良率仅为0.9%左右。

《财经》:邮储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时间节点,恰好是中国银行业增速趋缓,二级市场估值普遍偏低,再加上2015年国内资本市场大幅波动,邮储银行是如何克服这种不利局面的?

李国华:2014年下半年,邮储银行启动“引战”,按最初设想在2015年6月左右完成,当时境内资本市场比较活跃,邮储银行按市净率1.2倍以上估值定价,报价要略高于3.89元/每股,虽然一些投资者认为价格偏高,但经过多轮谈判,我们充分展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最终投资者都接受了这一价格水平。

由于审批周期等原因,邮储银行最终于12月初获得监管批复,这期间,资本市场发生巨大转变,邮储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并锁定价格,排除投资者的担忧,最终顺利完成引战工作。我个人认为,目前二级市场银行股确实被低估了,未来应该会逐步修复。

现在回顾整个引战过程,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定价的压力。

《财经》:怎么理解您所说的这种压力?

李国华: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以最理想的价格选择最为优质、最为合适的投资者,实际上就是如何平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邮储银行是国有企业,交易价格高与低是个两难的选择,这是很头疼的问题。低了,外界会说贱卖国有资产;高了,对引战可能是好事,但对上市定价构成压力;同时,投资者给予你的战略支持越多,在定价方面的诉求自然也就越强烈。

这需要找到好的上市窗口,如果时机不好,资本市场波动太大,特别是2016年中国金融改革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给上市带来的挑战非常大。

《财经》:您做好应对上市挑战的准备了吗?

李国华:说实话找到非常有效的应对办法不容易,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应对挑战。

首先,要夯实邮储银行自身的实力,目前一些投资者不太看好中国银行业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尚未充分暴露。邮储银行要通过优异的业绩指标,尤其是风险控制数据,给投资者足够信心。在这方面,我的心里还是非常有底的,一方面,我们的不良率仅为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逾期贷款、关注类贷款占比也不高。

此外,就如同“引战”,上市过程中要将邮储银行独特的一面,充分地展现给投资者,讲好上市故事,赢得投资者认可。最后,这次邮储银行“引战”,国外投资者和媒体都给予很高评价,我们希望趁热打铁,加快推进深化改革,提升邮储银行公司治理水平,择机登陆资本市场,实现股份公司向公众公司的转变。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国有银行的改革经验表明,引入新的战略股东往往是提升业务发展、风险管理水平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邮储银行这次引入10家新股东,持股多元,每家新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5%,初期,新股东不会派驻股权董事,但会派驻若干名独立董事,参与董事会决策。

以四大行为例,当初也曾希望通过“引战”推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彻底变革,试图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但现在回过头去看,“引战上市”并不能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有赖于配套制度的完善。

汇金公司出资四大行的模式,与中国邮政集团控股邮储银行相比,二者有很大不同,汇金公司是更加成熟、清晰的出资人,已经建立了成熟的董事派出制度,建立了庞大的资源共享平台,对银行管理更为专业和细致。而邮政集团从股权、业务、人事等各个方面,都与邮储银行有着密切关联,尤其是业务层面的合作,在外界看来,两者有着理不清楚的关系。

一位财政部权威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显然,邮政集团与汇金公司有着很大不同,对于邮政集团来说,未来最大挑战是如何合理履行股东职责,做到不越界,提升董事会的战略决策水平,发挥监事会的监督制衡作用,在具体业务层面,尤其是规范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交易。邮储银行的治理应该更加强调建立专业董事会制度,依靠专业董事提升银行治理水平。

《财经》:邮储银行已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单一法人持股的银行,转变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如何理解股权多元化对公司治理的意义?

李国华:“引战”之前,邮储银行是单一股东的股份有限公司,引入新股东后,邮储银行成为名副其实的股份有限公司。邮政集团一直希望实现银行资产的保值增值。未来这些新引入的股东将会持续关注银行的经营发展,通过股东大会或者派驻董事发挥监督作用,股东也会提出建议参与邮储银行重大事项决策,提供战略合作支持,进一步提升邮储银行公司治理水平。

2012年以前,邮政集团老班子基本都在邮储银行董事会,目前邮政集团派驻的董事只有我一位,其他都已退出。未来,邮储银行除给予部分新股东适当的董事席位外,将按照上市银行标准引进专业人士担任独立董事,并安排独立董事担任董事会部分专门委员会的负责人,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增加董事会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此外,新股东将会对邮储银行的董事、高管、中层管理人员以及专业岗位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进一步提升邮储银行治理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财经》:现在国企改革强调从“管资产”转为“管资本”,如何做好这种转变,您有什么建议?

李国华:强化央企监督管理非常必要,央企经过若干年发展后,规模已非常大,有的企业资产超过万亿元,不加强管控,恐怕会出问题。

加强管控的方式方法很多,比如审计、巡视、纪检和党的体系建设,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必要的。

同时,我觉得股权多元化对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监管和权力制衡,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不同的股东代表着不同的出资人利益,这必然会对损害整体企业利益的行为加以制止。

我认为,央企改革要加大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力度,不仅可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可以推进国有企业之间互相参股。

《财经》:在公众印象中,邮储银行和邮政集团二者有着理不清的复杂关系,怎么理解这种关系?未来如何分清?

李国华:邮储银行和邮政集团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法人经济主体。银行组建之初,我们就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处理邮政和银行之间的关联关系。至于“自营+代理”的特殊模式,在外部来看,二者有着密切复杂的关系,其实内部管理的界限非常清晰。

邮政集团早就充分认识到梳理清楚二者的关系非常必要,这一方面有利于机构自身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规范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消除外部疑虑,获得投资者、客户等利益相关方的认可。因此,邮政集团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履行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银行进行管理。具体而言,邮政集团只对自己派出的股权董事进行管理,通过在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参与银行的年度预算、重大事项、重大投资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不干预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

而对于外界最为关心的业务层面“自营+代理”的网点业务模式,邮储银行组建起初一两年,确实存在管理边界、利益清分模糊的问题,但经过这几年梳理,已经划分界定得非常清晰。

升级“自营+代理”模式

目前,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其中近3.2万个网点委托邮政集团代理,这些网点大多分布在县及县以下的乡镇地区,其中8000多个网点是银行自营网点,主要分布在县城及城市地区。

形成这种网点结构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

邮储银行的前身是邮政储蓄,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办理,最初的十几年间只存不贷,其吸收的存款资金转存央行享受无风险利差,2003年邮政储蓄新增资金不再转存央行,自主支配使用,2005年,过去邮政储蓄划转央行的8290亿元资金分五年逐步转出。

2007年邮储银行正式成立,并于次年获准开展对公批发业务,成为全牌照商业银行。这种独特的“自营+代理”模式,为邮储银行发展资产业务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资金,与同业相比,其优势非常明显。

不过,社会上对这种模式一直有所质疑,认为很难确保邮储银行和邮政集团的分账核算公允合理,并且在邮政集团困难的时候,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按照银监会《代理营业机构管理办法》,邮政集团和邮储银行签订了相关的委托代理协议,邮储银行每年为邮政集团代理金融网点提供的金融服务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比如吸收存款、办理结算以及一些贷款委托邮政营销等基础金融服务。

在外界最为关心的价格方面,邮储银行采纳了独立第三方普华永道推荐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代理费的价格比例。

2009年确定的这一费率为1.5%,也就是以代理网点吸收存款总额的1.5%支付给邮政集团,目前费率已下降至1.42%-1.43%。按这一比例计算,以邮储银行2014年为例,这项手续费达503亿元。

《财经》:此次“引战”期间,投资者非常关心邮储银行“自营+代理”的模式,怎么理解这种业务模式对邮储银行发展所起的作用?

李国华:邮储银行是中国唯一一家采取“自营+代理”模式的银行,这符合邮储银行的发展需要。过去,公众可能对此存在一定的误解。其实,此种模式下,银行和邮政集团双方的行为均受到委托代理协议的约束,邮政集团代理金融业务的开展完全遵循委托方——邮储银行的要求。银行和邮政集团的关系非常清晰,双方在人员、财务管理、信息技术上完全独立,资产占有按市场化价格进行结算。在业务管理上,邮储银行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代理网点的操作风险、案件风险,都由邮政集团承担,与邮储银行无关。

我们向投资者作了清楚的解释,比如代理费费率,并不是邮政集团说了算,邮政集团并没有因为自身经营好坏随意调整费率,而是按照一套科学的方法确定,几年来费率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降了。

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经过深入了解研究后,也认同了这种关系,认同两者的这种协同效应。这种模式下,邮政储蓄银行获得了稳定低成本的资金。

《财经》: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邮储银行“自营+代理”模式下的资金成本优势是如何体现的?

李国华:实践证明,“代理+自营”的模式有效降低了邮储银行的负债成本,通过网点委托代理模式,邮储银行得以拥有国内最大的网点网络,把服务触角延伸到了广袤城乡,这样的模式,给邮储银行节省了网点20万人的运营成本、营销成本,也相应地减轻了对这些网点的日常管理压力和风险责任。

据我所知,个别商业银行找到邮政集团部分省分公司,希望邮政集团代理网点吸收的存款以2%费率转给它们,有的甚至出价3%,这说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成本远高于这一水平。这样看,邮储银行的资金成本是偏低的,与同业相比有优势。

对于邮政集团来说,这也是一个互利双赢的模式。邮政集团在众多网点同时开办代理金融业务,从而降低了网点运营成本,对邮政集团提供普遍服务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财经》:邮储银行正在试图与邮政集团深度合作,推进业务拓展和降低成本,未来将采取什么合作方式。

李国华:邮储银行的确是在尝试利用邮政集团的资源降低成本,比如邮政投递员走街串巷投递邮件,对该区域内老百姓比较熟悉的特点,帮助搜集信息,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同时还可以辅助贷后管理,有利于风险防控。

此外,邮储银行计划培训代理网点柜员,承担贷前信息采集、简单审核及部分贷后管理的工作。再比如,邮政集团正在推进建设农村电商,邮储银行试图通过与电商的合作,利用电商平台大数据,拓展金融服务领域,丰富风险管理手段。

风险管理挑战

进入2016年,中国银行业经营压力陡增。

截至2015年9月末,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000多亿元,不良贷款率逾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8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9%,同比上升0.43%。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报告分析,2016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进入2%的区间,银行利润将出现零增长。

而在很多金融界人士看来,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的糟糕程度要比预想的严重得多。

标准普尔信用银行分析师廖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许多行业供应过剩,不良贷款加速释放,将严重拖累银行业的利润率和资产质量,未来两年内,银行对高风险行业的风险敞口将持续释放,一些小银行可能存在倒闭的风险。

邮储银行的资产质量明显优于同业。截至2015年末,邮储银行不良率为0.9%左右,仅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李国华看来,这主要是几方面原因,一是与邮储银行服务“三农”、“小微”这一独特的业务定位有关,在这些领域,邮储银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贷技术;二是邮储银行发展历程短、包袱轻;三是成立以来,邮储银行始终坚持审慎的经营理念,避开了几轮不良资产高峰,以及钢贸、光伏、煤炭等风险集中爆发的领域。

邮储银行无疑是幸运的,但是随着登陆资本市场以及经济周期性波动加剧,邮储银行相对偏弱的风险管理能力也将面临巨大考验。

《财经》:业内普遍认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是信贷高风险领域,邮储银行是如何克服“三农”和“小微”业务的脆弱性,实现资产质量优于同业的?

李国华:“两小”业务信息不对称,客户缺少抵押物和担保物,额度小、业务分散、成本高,大型金融机构通常不愿意做“两小”业务,邮储银行独特的定位和有效的产品设计、贷后管理和风控管理,恰恰能克服这些难点。我们的网点主要在县域、乡镇,这些网点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比如在同一乡镇,大家知根知底,彼此很熟悉,在信息获取上就具有明显优势。相对业务距离比较近,也有助于降低成本。

此外,邮储银行还通过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拓展上下游金融服务,并且已经积极研究推广信贷工厂模式,提高审批效率。

这些年发展“两小”业务过程中,我们也出现过一些风险。早期,部分基层信贷业务员对产品理解不透彻,违规发放个人小额贷款“垒大户”,背离了小额贷款的发展规律,导致全行小贷产品不良增长明显。我们及时发现,在全行专门启动了大整治,清理骗贷100多亿元,整治过后,效果明显。2015年以来,在银行业整体不良攀升的情况下,我们河南、浙江等一些分行的不良率没有上升,还有所下降,这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来之不易。

《财经》:有声音认为邮储银行不良低,与自身发展历程较短、基数低、贷款客户优中选优、信贷能力尚未充分释放有关系,您如何看这种说法?

李国华:目前邮储银行信贷余额已达2.5万亿元,跟很多股份制银行相比,规模不小了。我们在贷款客户的选择方面,定位是很清晰的。邮储银行不良低,主要得益于服务“三农”和“小微”的业务定位。

假如成立之初,也跟其他商业银行一样争夺制造业和大中型企业,大量进入钢贸、光伏等领域企业(当时这些企业是各家银行争夺的香饽饽),邮储银行作为后来者,就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更大程度让利才能获得客户。而当时邮储银行信贷人才和经验与其他银行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如果懵懵懂懂进去,造成损失可能比预想的要大。

邮储银行有幸躲过了这一轮危机,没有踩到“雷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对自身的判断比较准确,做了适合的事情。今后我们仍然会遵循审慎经营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商业银行运行规律办事。

《财经》:有预测认为,2016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会快速恶化,从您自身的经验看,2016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会呈现哪些特点?

李国华:现在业内确实存在这种说法,对于这个说法应该从两个角度去审视。

一方面,要看目前中国银行业2%的不良率是否是真实反映,是否存在尚未充分暴露的可能。从邮储银行来看,我们最近进行了专项审计,结果显示,数据是真实的,反映了实际情况。2016年,银行业不良率是否会显著攀升,首先要看现在2%的数据是否准确,同时,还要看关注类贷款规模,因为它是要向下迁徙的。

另一方面,还要看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如果经济能够趋稳向好,实体经济运行平稳,不良就能稳住,但是如果经济仍然处在下行通道,那么不良肯定要往上升。

《财经》: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化解防范银行风险,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国华:现在一些僵尸企业完全靠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维持运作,这是资源的浪费和无效配置。

企业破产本质上是损失银行的钱,部分企业净资产也所剩无几,目前各方担心出现上世纪90年代政府为银行兜底情况,如果再通过行政手段剥离银行坏账,就搞复杂了,尤其这些大型银行是上市商业银行,各方都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形。

可行的模式是这些资不抵债、严重亏损的企业应该通过重组、破产清算的方式有序退出市场,政府部门为这些企业的退出提供必要的保障。

业务模式再造

过去十年,邮储银行业务快速发展,内源性的单一资本补充模式,已无法满足规模的持续扩张。从这个角度看,“引战上市”的重要意义,在于借此建立起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截至2014年底,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9.56%,按照相关测算,如果2016年顺利上市,未来三年到五年内,资本金将不再是困扰邮储银行发展的难题。

2007年邮储银行成立之初,全行存款规模已达1.76万亿元,由于信贷能力还需要逐步培养,头几年,邮储银行同业业务占比较大,最高时达2万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同业大行”。直到2013年,中国金融市场发生罕见的“钱荒”事件,邮储银行作为同业资金拆出大银行,发挥了金融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近两年来,邮储银行信贷能力快速提升,2015年上半年信贷新增投放3729亿元,同期存款仅增2501亿元,新增贷存比149%,全年的数据也会与此大体类似。

这意味着新增存款已经无法满足新增贷款的需求,邮储银行正在加快将同业资金置换,用于发展其他业务,比如,2015年邮储银行就拿出很大一块资金用于购买专项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民生工程。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经济周期性下行和结构性调整因素叠加,金融领域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加剧,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邮储银行业务模式正迎来重塑。

《财经》:目前,邮储银行贷存比尚不足40%,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当前银行普遍面临资产荒,如何寻找安全、优质的资产?

李国华:中国银行业贷款将近98万亿元,企业发债的规模9700多亿元,虽然金融脱媒在提速,但银行贷款目前仍然是中国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手段之一,尤其是对小微企业、个人等资金需求主体,传统的信贷业务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原有企业分化重组,新企业不断涌现,一些新兴产业应运而生,从而引发了金融服务的新需求,这给邮储银行进军批发类业务和公司类业务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邮储银行不会改变大型零售银行的定位,但不排斥批发业务的发展,未来将逐渐形成零售业务、批发业务7∶3的业务结构。目前邮储银行服务小微客户,当这些客户规模做大了,邮储银行也会继续提供金融服务。

《财经》:从国际经验看,大型银行机构往往信贷、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各类业务均衡发展,邮储银行未来如何弥补短板和不足?

李国华: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大型银行,特色在于零售,大力发展零售业务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规律,比如富国银行,零售业务贡献率接近一半。未来中国国民财富稳步增长,消费升级加速,零售市场蕴藏巨大商机。邮储银行大型零售银行的定位,是由自身的资源禀赋决定的,也符合监管部门的期望,但这并不排斥做好财富管理和投行业务,未来我们会把握好度,平衡好各类业务的比例。

这次引战期间,邮储银行与一些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谈判确定,这些机构未来将派驻经验丰富的财富管理、投资银行和风险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对邮储银行进行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2015年以来,邮储银行市场化招聘了大量此类专业人才,未来将投入更多资源和精力。

《财经》:目前国内很多大中型银行都提出综合化经营的愿景,邮储银行在这方面有哪些布局计划?

李国华:在综合化经营方面,邮储银行有着良好的基因和坚实的基础,邮储银行的大股东——邮政集团公司,就是一家综合化经营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其中金融业务占比已达70%,控股银行、保险、证券,参股基金公司。邮储银行则已经主导成立了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形成了两层综合经营的架构。

未来,这种模式将延续,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企业依然会由邮政集团直接控制经营。而一些与银行有直接关联的金融机构和业务,比如消费金融,由于集团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会放在银行旗下。

我们将基于协同效应的原则在综合化经营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丰富金融产品,提高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手段和水平,做好金融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资料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史

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邮电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邮政储蓄业务获准开办,对邮政储蓄、汇兑等项金融业务进行管理。

1990年,邮政储蓄由代办模式转变为自办模式,邮政储蓄资金全额转存人民银行,双方协商确定转存款利率。

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研究邮政储蓄汇兑体制改革方案,原则同意人民银行上报的改革方案,要求人民银行抓紧拟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章程。同时经国家邮政局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邮电部邮政储汇局”更名为“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

2003年,邮政储蓄业务出现超常规发展,当年末邮政储蓄余额达到8984.43亿元,网点数量达到31803个。国家调整邮政储蓄转存款政策,邮政储蓄转存款实行新老划断,新增资金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邮政储蓄机构可从事债券投资和协议存款业务,标志着邮政储蓄机构开始资产业务的市场化经营与管理。

2006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正式批准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3月20日,根据国务院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安排, 在改革原有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组建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刘安东出任董事长,陶礼明出任行长。

2008年1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苏省、湖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岛分行分别成立。至此,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所有36个省级分行已全部揭牌成立。

2012年1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并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李国华出任邮储银行董事长。

2012年6月1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确认陶礼明因涉嫌个人经济问题正在协助有关部门调查,于2012年12月底被正式批捕。

2013年1月,邮储银行原副行长吕家进出任邮储银行执行董事、行长。

2014年末,邮储银行存款余额达到5.80万亿元,位居国内商业银行第五,网点数量达到39962个,为约4.78亿个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占国内人口的三分之一,网点数量位居国内商业银行首位。

2015年9月7日,邮储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250亿元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券,期限十年,在第五年末附有前提条件的可赎回固定利率品种,发行利率4.5%。发行后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至10.69%。

2015年12月9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宣布,正式引入10家战略投资者,共引入资金451亿元。邮储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单一持股转变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这是公司法人治理层面的重要突破。

本刊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作者:《财经》记者 王培成】 (编辑:yanqi)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