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从放到收的财政赤字_封面_封面文章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欧盟:从放到收的财政赤字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6-03-07 18:18:16 我要评论(0
字号:
无论是2007年金融危机后急剧扩张的财政政策,还是欧债危机后的财政巩固政策,欧盟都在试图恢复市场信心

《财经》特派记者 王宇发自柏林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盟的财政环境急剧恶化。

其中,欧元区的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赤字率),从2007年的0.6%,激增到2009年6.8%,财政状况严重恶化。但是它从2010年开始实行财政稳固政策,欧元区政府财政赤字迅速降低,德国近年开始还实现了财政盈余。欧盟的整体情况也从2009年的6.8%峰值,降低到2015年三季度的2.3%。

毫无疑问,危机爆发后欧盟国家打破陈规的应急性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欧元区经济和市场的信心。然而,欧盟很快就着手稳固财政,并对欧盟的财政政策,以及接受欧洲央行援助的国家实行一系列改革,从而让公众对公共财政恢复信心。

在改革与持续宽松货币政策的双重拉动下,欧洲经济在2015年企稳。根据欧洲央行2015年12月发布的报告,欧元区实际GDP将在2015年达到1.5%的增长率,并预计在2016年和2017年稳步增长至1.7%与1.9%;通货膨胀率有望在2017年提升到1.6%,就业率也会上升。

若不未雨绸缪,它们很快会在中期遭遇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财政压力。更何况,截至2015年11月,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估计已有 85万难民进入欧元区;而这一数字将在2017年比2015年6月再增加240万。大量涌入的难民亦会对欧元区财政环境造成压力。

这次缘起美国的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捶打了欧盟的财政治理框架——“稳定与增长协定”。

最初,作为治理构架法律文件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定下政府赤字占GDP比重不得超过3%,以及公共债务不超过60%的标准,从而防范一国的财政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和整体的货币政策,造成负面的溢出效应。

《马约》规定的财政政策原则,确定了欧盟财政政策协调的规则、过度财政赤字的惩罚程序,以及建立预警机制监督各国财政运行状况,保证各成员国在中期内实现财政基本平衡或者略有盈余。《马约》被认为是欧盟经济稳定的根本保证,也是欧元稳定的基石。但是,它最终还是没有避免欧盟国家大规模的财政不平衡。赤字率上限规定限制了各国财政政策的反周期调节作用。

欧盟创始之初,就存在一些“赤字”国家。它们并非体现为糟糕的政府赤字,而是在本国需求激增和大规模资本流入的年份里,积攒了大量的净外债,例如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

这种经济基本面使得在危机来临、流动性短缺之时,私营经济遭遇严重负债危机,最终传导为经济下行、失业率激增、市场失去信心。

有借款的企业,就有贷款的金融机构,这便造成欧元区内部的不平衡性,最终导致欧元区危机。

因此,欧洲的问题并非仅仅靠逆周期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而是需要展开一揽子措施,以扭转当时极有可能出现的金融体系倒塌,并有效地促进短期本土需求,从而稳定局面。

危机爆发后,G8中的欧盟成员国在2008年的巴黎峰会上共同宣布,它们将采取一些需要的措施以保障其银行与金融系统的稳固;同时,欧元区政府首脑在2008年宣布协调性的《欧洲行动计划》,以稳固市场信心和金融系统的功能。

与此同时,公共部门不得不对原本就有缺陷的金融部门进行援助。从2008年9月开始,欧洲央行与其他的欧洲国家央行,对银行业采取大量拯救措施,以防止其流动性短缺、确保具备正常的其偿付能力。

这些援助措施从最开始的瞄准银行负债项下,扩大到后来的银行资产项下,以防止银行资产减记,进而防范投资人对银行业的信心动摇。

2008年至2009年,虽然欧元区政府对金融部门的援助占总体政府赤字的比重较小,低于GDP的0.1%,但是它在部分国家则占比极高,例如比利时的6.4%、爱尔兰的6.7%、卢森堡的6.6%,以及荷兰的11.3%,造成严重财政负担和财政风险。

欧洲议会在2008年通过《欧洲经济复苏计划》,以协调成员国的反周期财政政策。这个大包裹一共价值2000亿欧元,约占当年欧盟GDP的1.5%,其中成员国共投入1700亿欧元,欧盟与欧洲投资银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共提供300亿欧元。

这些手段在恢复金融稳定性和逆周期财政政策干预的同时,给公共部门带来高额的负债。欧元区的债务GDP占比从1998年欧元成立之前的73%,稳步降低到2007年危机前的66%后,迅速攀升至2015年一季度的92.9%。

根据欧洲央行2010年所发表的《欧元区财政政策与危机》报告,为了应对危机而提高的预算赤字,首先会推高通胀预期,给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带来负担。

其次,政府的融资与再融资需求会推高实际利率,或许在复苏阶段对私人需求造成挤出效应;第三,提高的政府债务和高企的国债收益率也意味着更高的利息成本。那么这些如果不是通过提高税收解决,就是会掣肘政府在基建和教育等领域的支持,而这两者都不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

果不其然,2010年初,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成员国纷纷开始自己的财政稳固政策。而欧盟也是对“稳定与增长协定”进行改革,在2011年通过“六部法”,2012年通过“财政简化”,2013年通过“两部法”,从而强化欧盟尤其是欧元区财政纪律,以防止欧债危机重演。尽管对治理框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IMF在2015年发表的《改革欧盟财政治理》报告中,依然提出,这让治理框架变得极其复杂和难于执行。

【作者:《财经》特派记者 王宇发自柏林】 (编辑:yanqi)
关键字: 财政赤字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