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眼睛_《财经》随笔_财经专栏_《财经》杂志_杂志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个股查询:
 

文化的眼睛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6-04-08 16:01:26 我要评论(0
字号:
佛教来自天竺之域,但只有当禅宗出现,才算真正具备了中国的“眼神”。一言以蔽之,文化可以借鉴,但必须生成自己的眼睛

□ 苍耳/文

美国诗人阿多尼斯访华时,对当今很多国家的诗人(包括中国诗人),以美国诗歌为标准提出质疑:为什么拥有5000年文化传统的国度,却要跪拜在仅有200年诗史的传统之下?阿多尼斯讲了个历史典故:帖木儿征服欧洲后,在返回亚洲的路上,将所到之处的寺庙悉数毁掉,仅亚美尼亚一寺庙得以幸存。这是因为当地人把神像的眼睛画成了蒙古人的样子。阿多尼斯尖锐地问在场的中国人:为了求得在现代文明中幸存,你们会不会给自己画上西方人的眼睛?

阿多尼斯的质疑具有普遍的意义。事实上,这些年来,西方文化强势进入,以西为范,以洋为准,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过洋节成风,西方秀充斥银屏,起洋名亦成时尚,似乎非如此便无以生存,无以立世。

掐指一算,鲁迅先生呼吁“拿来主义”,于今已80余年矣。这横亘数个时代的80余年可堪回首,亦不堪回首。不过,这一页毕竟翻过去了,“拿来主义”确乎实行了,这是可以告慰先哲的。问题是,“拿来”之后怎么办?

在《拿来主义》一文里,鲁迅只说“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大约也无法预见“拿来”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形。当年易卜生《玩偶之家》传入中国后,鲁迅就发出过一个尖锐之问: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并写下一篇小说《伤逝》作为回答。

1924年6月泰戈尔首访中国。此前泰翁先后访问了日本、美国、英国、瑞典和德国,在演说中他毫不客气地谴责国家主义和“实利哲学”,抨击西方文明,不免遭遇东道主冷脸;而在访华时他盛赞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以东方文明取代西方文明,以静制动,反对以暴力驱逐暴力的超前构想,竟受到中国知识界的激烈批评,其中陈独秀、吴稚晖、林语堂、郭沫若、茅盾攻击甚力。

鲁迅始终冷眼旁观,避而不见,年底才在《论照相之类》的杂文中谈及泰翁访华,语气略带嘲讽,但锋芒是针对环绕在泰翁周围的胡适、徐志摩等人。十年后他写下《拿来主义》,看不出他与泰戈尔在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存在根本冲突,相反两人倒是相当接近的。

泰戈尔访华期间有一个环节值得玩味。当时担任翻译的是徐志摩,但徐不会说孟加拉语(梵语的一个分支),而泰戈尔不会说汉语,他们之间只能用英语作交流。这让泰戈尔遗憾又无奈,也令徐志摩感到尴尬。这个典型场景呈示了中印文化的现实隔膜、与西方文化的经络关联,以及“西强东弱”的全球文化格局。

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将西方人文价值理念与印度古典哲学精神相融合,创造了独特的“诗歌宗教”,但仍须借助英语才获得世界性声誉并摘取诺奖,这才找到通往中国的桥梁;而中国知识界同样须通过英译本转译的《飞鸟集》和《吉檀迦利》,才重新认识印度文化的精粹,而不再局限于被佛教遮蔽的那个印度。换言之,在当时,同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印两国,在文化上的距离感远大于中西或印西之间的“裂沟”。

在泰翁看来,西方现代文明建立在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上,亚洲民族自具可贵之固有文明,宜发扬而光大之,进而补救西方现代文明的缺失。而中国知识界当时正处于批判“国学”,向“西学”狂奔的十字路口,因而对泰氏赞颂传统文化,并告诫“要晓得幸福便是灵魂的势力的伸张,要晓得把一切精神的美牺牲了去换得西方的所谓物质文明,是万万犯不着的”,感到义愤填膺,并大加挞伐是不奇怪的。在泰翁发表演讲的不同场合,均有人散发抗议传单,并高喊口号:“亡国奴,请回吧!”

90余年荏苒而过。泰戈尔的观点确乎相当超前,他是“在错误的时间说了正确的话”。至少下面的话仍振聋发聩——假使你们竟然收受了这个闯入的外客,假使你们竟然得意了,假使因此在几十年里你们竟然消灭了你们这个伟大的天赋,那时候剩下的还有什么?那时候你们拿什么来尽你们对人道的贡献,报答你们在地面上生存的特权?

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原本是男神,后来在中国的气场、道和妇孥的祈祷声中衍变为女神,并生成了震旦人的眼睛,不是没有缘由的。佛教来自天竺之域,但只有当禅宗出现后,才算真正具备了中国的“眼神”。一言以蔽之,文化可以借鉴,亦可以移植,但必须生成自己的眼睛。

作者为文史学者

【作者:苍耳/文】 (编辑:yanqi)
关键字: 眼睛 文化

编辑推荐

  • 宏观
  • 金融
  • 产经
  • 地产
  • 政经
  • 评论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