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法善治是一场革命

本文来源于 2014-10-06 21:03:09
分享到:
导语

文 | 编辑 yanqi

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作为主要议程。中国在十八大之后向世界展示的愿景,为风气一新而采取的切实努力,以及全方位深入改革对社会生活和心理产生的影响,都预示着时代变迁的活剧,正在按照既定脚本演绎。

观察者在疾风骤雨、绵里藏针之外,逐渐对水到渠成的执政风格,形成清晰的印象:水是活力的源泉、生命洋溢的源泉,渠则是存在的尺度、变化的法度。建立在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基础上的繁荣与自由的国度,将使古老土地迎来崭新黎明。

市场经济是一个国家繁荣和自由的根基。中国从1978年开始告别短缺经济的梦魇,30多年的时间里经济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个“奇迹”是对市场理论的最好注脚:市场不完美,有时很残酷,但竞争是人类所知道的最有力的发现过程和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只有资源、劳动、产品等要素的自由交换,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创造力。

在市场运行过程中,企业和企业家的作用尤为突出。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破坏”,亦如凯恩斯暮年所悟,创造乃财富之母:“是企业创造并增加了世界的财富。当企业顺利运作时,无论人们是否节俭,社会财富都会随之集聚起来;而当企业停滞不前时,无论人们如何节俭,社会财富都会逐渐坐吃山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在厘清市场和政府、企业、个人的边界,让企业成为资源整合者和创新主体。新一届政府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今年3月至8月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6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出现“井喷”。我们乐见培育杰出企业家的制度环境,更多的阿里、华为在创新的卡夫丁峡谷中完成惊人一跃。

市场要成为时代真正的图腾,观念的迷雾和利益的掣肘必须冲破。比如“大而不能倒”的国有企业如何改革,提高红利上缴比例、“混合所有制”、高管减薪等等,只是迈出的一小步,其市场定位和战略布局,亟待破题。而民营经济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农村土地、劳动力等市场要素流动等等,攻坚克难,亦应产生丰厚红利。

法治社会是一个国家繁荣和自由的保障。有好的市场经济,也有坏的市场经济。如果没有法治的保驾护航,市场可能偏离轨道,坠入强迫交易、劣币驱除良币、裙带资本主义的深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即良法善治。宪法的目标就是通过司法独立、新闻监督制度设计,保护产权和信息自由流通,保证市场参与者的平等地位,使人们公平享受劳动成果,在公民权利的汪洋大海中界定政府权力之岛。

政府最基本的职能是保护公民自由,包括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缔结契约的自由,使社会中的个体免受来自外部或内部其他成员的强制。新一届领导人重拳反腐,打造廉洁政府;力推简政放权,一年多来已取消和下放七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但真正的考验是机构改革、裁撤冗员,这是避免“汤因比循环”,即财政供养人员膨胀导致吏治崩坏的关键;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从传统的法制(rule by law)到现代意义上的法治(rule of law),政府自我革命愈彻底,距高效政府目标愈近。

信息的公开、透明、自由流动对法治社会的重要性,犹如产权的明晰和自由流动之于市场经济。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正在探索的政府权力清单,新提拔政府官员的财产公示,是对官员最好的保护。公民也面临试练:自由、自尊,正是为人类发展程度的标尺。自由意味着责任、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无正当补偿不能剥夺,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不受惩;但没有无限制的自由,自己是自己的根据,不得损害社会、妨碍他人的自由。

在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环境里,摆脱了物质匮乏、免于暴政的恐惧,自由精神之花才能绽放最艳丽的色彩,人们才能从急迫事务中抬起头来,远瞻星辰,倾听内心的声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没有精神解放、文化艺术繁荣,是不可想象的。习近平指出,“如果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国家、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期待着清新自由的罡风从天而降,荡涤精神领域种种压抑、贫乏、空虚、无聊,迎来大师辈出、星河灿烂的澄明之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没有自由竞争,就没有繁荣,而没有良法善治,市场就会沦为弱肉强食的丛林,繁荣不可能持续;我们要建设的魅力中国,不仅包涵着物质丰裕、制度清明,而且意味着精神自由、自尊以及道德光华。

明治维新“开拓万里波涛”,彼得大帝重塑了俄罗斯,邓小平改革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现在我们又站在一个伟大时代的门槛上:对新常态等紧迫课题的应答,决定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迎接良法善治的瑰丽未来。这也是世界历史舞台赋予中华民族的角色,除了为政者的勇毅和艰苦劳作,社会各级组织、每一个个体,都要在变革的熔炉中陶铸自己。

编辑:yanqi
关键字: 良法 善治 革命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