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新版图

本文来源于 2014-11-03 11:34:26
分享到:
导语

文 金焱 | 编辑 yanqi

石油的钟摆总是在短缺与饱和中来回摆动。近来,当钟摆向供过于求的方向摆动时,引发了原油短期内最为集中的跌幅,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几周内比近期峰值下跌了25%。在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12月份交割的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TI)下跌2.2%,至每桶79.44美元。而在今年6月的高峰时段,作为国际油价基准的布伦特原油的价格曾高达每桶115美元。

全球石油价格跌到四年的低点,让消费者感到高兴的同时,却增加了石油商的担忧。此次石油价格的陡降,更预示着新的石油世界现实的来临。

美国国务院不具名官员对《财经》记者说,目前还不清楚近期石油需求的下降有多少是由于短期因素,有多少是由于长期因素。但页岩正在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当传统能源枯竭的时候, 页岩/致密油将继续作为主要的、潜在的能源供给出现。

在石油市场动荡的过程中,新的世界石油的图景也逐渐清晰起来。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经济学家肯尼斯·戈德斯坦(Kenneth Goldstein)对《财经》记者说,放在更大的框架下,我们的未来会更少地依赖化石能源,更少地依赖欧佩克,更加依赖于可再生能源,而能源价格的增长也将变得缓慢。

油价难返100美元

在10月份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有数据显示,WTI原油价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跌幅分别超过了15%和25%。油价大幅回调突兀而来,出乎市场人士及政策制定者的意料。

在10月的最后几天,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原油有了微幅的上涨。10月29日,美原油上涨1.13%,报收于81.58点。布伦特原油上涨0.94%,报收于86.23点。有分析认为,美国经济数据的好坏参半,使投资者对市场的担忧加强了短期的资金流向,造成了原油市场的价格上行力度强化,走出了之前比较陡峭的下跌通道的上轨。

虽说人们多少已习惯了石油价格的振荡与波动,但石油商们显然愿意价格重回每桶100美元以上。但此一愿望,目前来看已变成小概率事件。

在各方争论油价骤跌的背后推手时,一些促成油价下跌的因素,也同时成为阻碍油价重返100美元的坎。

10月14日,当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触及四年低位87.20美元/桶时,有分析认为,当天公布的欧洲和英国经济数据惨淡,英国通胀数据创下五年新低,德国经济景气指数意外跌到负值,欧洲股市跌至八个月低点,加剧了全球经济放缓的忧虑,从而波及到原油的需求。

实际上,布鲁盖尔(Bruegel)经济学家尼古拉斯·韦龙(Nicolas Véron)对《财经》记者说,欧洲经济疲弱可能会对油价有一定影响,但考虑到欧洲比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地方,更少地依赖化石燃料的消费,所以欧洲因素并不鲜明。而在可预见的未来,韦龙相信欧洲经济依然会乏善可陈,如果低油价可以持续下去,对欧洲的经济显然是利好,但却不足以改变其疲弱的状态。

欧洲之外,中国因素被认为是下拉石油价格的另一个力量。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7.4%,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但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石油的需求相关性,远较欧洲为复杂。

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的报告表明,作为全球石油消费大国,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石油需求格外疲弱,到2014年二季度只有1.4%的同比增长。但另一方面,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为2375万吨,平均单价为786.53美元/吨,相比6月增加2%;8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环比增加了6.1%;9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跃升至2757.71万吨,环比增加了9.5%,平均油价则降到了743.75美元/吨。

对于这两个互有抵触的数字,伯恩斯坦研究的解读是,中国利用当前的低油价,大量补充增加战略储备量,这可以帮助支撑疲弱的全球石油需求,并使原油市场实现再平衡。

金凯讯财经资讯公司总经理张魁宽则有不同的看法,他对《财经》记者说,中国经济下行,对油价影响很小,因为中国石油的整体消费量没有下降多少,原油进口在增加,虽然很少一部分原油被补充进战略储备。多数还是日常消费。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将2014年石油需求增幅预期下调至五年来最低水平,石油需求增幅预期下调20万桶/日,至70万桶/日的水平。全球经济疲弱,虽然需求没有大幅度地下降,但是,与此叠加的是石油供给异常充足。

过去两三年的高油价直接催生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情。与此同时,能源新贵也在陆续出现:从蕴藏丰厚石油和天然气的东非地区,到投资开发蓄势待发的北极圈石油,惊喜不断。戈德斯坦说,美国页岩油、页岩气革命带来石油产量的增加,并加大了勘测和开采的空间,而技术上的突破和进步又拓宽了既有产区的石油可采量。

自2005年以来,全球原油产量的增量都来自美国。美国的液态石油产量已飙升至超过上世纪70年代峰值的水平,美国石油生产的蓬勃发展也已非新闻。但由于对伊朗的制裁和利比亚等产油国的动荡,使后者的供给者角色弱化,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平衡了石油市场,使布伦特得以保持在100美元上方。当伊朗回归国际市场,利比亚、俄罗斯和伊拉克的原油供应量都高于预期。路透社跟踪的10月份23天船运数据估计,10月份伊拉克南方原油出口量日均255万桶,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石油供给激增而需求又在降低,戈德斯坦说,这种供需不平衡是油价无法保持在100美元上方的最根本原因。

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在近期报告中指出,2015年全球原油市场供应过剩将进一步有所增强,价格也会进一步下跌。高盛将WTI和布伦特原油2016年的目标价分别下调为每桶80美元和90美元。

不过,投资者已为下跌做好了心理准备。上海晨开北美能源投资基金投资人关系部总经理汪侠对《财经》记者说,石油投资是暴利行业,如果石油的中长期价格保持在80美元-90美元之间,那么赢利前景也是非常好的。

能源版图变化丛生

在投资美国石油之前,汪侠所在的公司考察了非洲、中亚和俄罗斯市场,但最终还是决定在美国投资。汪侠说,因为美国地质条件好,又有完备而自由的法律体系,比如主权债务违约这种事在法律体系不规范的国家会发生,但在美国不容易发生。

投资者看好美国,高盛则直接宣称,美国的页岩油创造了“石油新秩序”,其影响力将超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美国页岩油会取代欧佩克成为头号产油决定因素,而欧佩克则正在失去定价权。

长期从事石油地质与石油经济领域研究的罗宾·米尔斯(Robin Mills)认同这一观点。他对《财经》记者说,美国页岩油、页岩气的繁荣是美国实现能源独立希望的真正所在,否则它就只是个画饼充饥的口号。这一能源革命对全球石油市场影响巨大:美国的石油进口需求已从60%下降到30%,液化天然气(LNG)的进口则完全停止了,并将于2015年到2016年开始出口。非洲出口到美国的石油在很大程度上就中断了,低硫原油则在全球过剩,美国成为成品油的主要出口国等,变化不一而足。这意味着欧佩克要么接受失去过去的市场份额,要么接受更低的石油价格。无论哪种方式,都使其收入下降。

作为欧佩克最大的产油国和最主要成员,沙特的剩余产能有限。IEA的数据表明,美国的石油及相关液体(如乙烷和丙烷)日产量在今年6月和8月与沙特阿拉伯不相上下,约为每天1150万桶。随着美国产量持续增长,人们期待美国石油产量在2014年底前超过沙特阿拉伯,而这将是1991年以来的首次。

在美国迎头赶上之际,沙特则不得不四处出击,在亚洲,沙特要与西非、俄罗斯甚至阿拉斯加等石油出口者竞争。与此同时,随着油砂的开发,加拿大已超过海湾国家,成为美国最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所以沙特也被迫与打折的加拿大油砂争抢墨西哥湾的美国炼油商。

有观点认为,随着美国页岩油产出超过欧佩克的闲置产能,原油市场的定价机制将主要由美国页岩油的边际成本所决定。美国国务院官员对《财经》记者说,美国的页岩热潮减少了石油净进口,这一稳定的新供给渠道缓解了中东和北非动乱的影响。同时,这帮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体燃料生产国以及最大的精炼产品出口国。尽管如此,美国仍旧是原油进口大国。

实际上,美国只是国际能源格局改变的领跑者,它代表了新的能源竞局者而已。在美国的梯队里,还有近几年发现多个海上大油气田的巴西、加拿大、墨西哥等。戈德斯坦认为,这些新的能源提供者使得老牌的产油国变得不再那么举足轻重,这些老牌产油国不只局限于欧佩克成员国,甚至是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国家。

另外一个角度看,能源供给也在日益多样化。有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不断高企的石油价格为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创造了条件,全球各大能源公司加大了在非常规油气领域的投资力度。非常规油气资源如油砂、页岩油气、液化天然气和深海油气已占到能源巨头未来价值的50%。在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外,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也在加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戈德斯坦说,这个趋势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还会继续下去并被强化。

对于非常规油气如油砂,IEA指出,美国WTI油价如果跌破80美元/桶,25%的从这些油砂中提炼的原油不再盈利。对于页岩油而言,由于水力压裂、水平钻井技术等原因,页岩油仍然相对昂贵。但米尔斯指出,有一个广泛的成本估算是,在石油每桶50美元 - 90美元的价格区间,目前页岩油生产中很大一部分在当前油价或更低是经济划算的。如果石油价格下跌,页岩油的增长将变缓,需求将增加,从而稳定价格,只是还不清楚,达到这个平衡点的价格水平是多少。

编辑:yanqi
关键字: 能源 全球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