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让人民币国际可兑换

本文来源于 2014-12-15 11:19:31
分享到:
导语

恰逢其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意义堪比中国经济第二次“入世”

文 泛亚金融工程院人民币周边区域泛亚国际化战略研究小组 | 编辑 yanqi

在我国经济历经36年改革开放发展,成功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和由调控经济向法治经济转变的今天,在历经入世15年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砥砺洗礼,正在进行由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由速度经济向效益经济和由规模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变并进入新常态的当下,在我国对外宣传确立和平发展道路,弘扬树立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大国外交理念并倡导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背景下,一个经济体量世界第二、贸易规模和外汇储备第一的大国货币即人民币,宣布成为国际可兑换货币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天时地利、人心所向。

面临重大战略机遇

从国内环境看,目前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截至三季度末3.89万亿美元),经济增速保持在中高合理水平,经常项目收支基本取得平衡,汇率更趋灵活并已接近均衡水平,利率市场化基本实现,银行业改革已经完成,国内金融改革也不断深化,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必要条件都已具备。

从国际经验看,一国从经常项目可兑换到货币基本可兑换通常需要7年-10年时间,我国距离1996年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已近20年,而且我国实际上比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开放资本项目时候的基础和条件要好很多。事实上,我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现实开放程度远高于理论规定水平。

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现在人民币已具备国际可兑换的条件,国际环境也处于最为有利于我国的时期,更重要的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可兑换对我国意义重大。

一是有利于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和实施和平发展战略。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在其本币国际化进程中是不希望看到动荡、动乱和战争发生的,更不希望大国间发生冲突对抗,只会孜孜以求地谋求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与营造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打消和化解国际上对我国发展存在的疑虑及对抗情绪。

二是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务实合作。以人民币作为经贸往来计价结算货币可实现“货币流通”,进而推进“道路联通”和“贸易畅通”,提高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是符合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利益的共赢之举。

三是有利于推进周边和大周边首要外交战略实施,建立利益与命运共同体。贸易和投资固然可以密切我国与周边国家经贸联系,但只有普及人民币跨境使用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利益共同。

四是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币在国际上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丰富了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资产组合,增强了对我国的认知感和潜在经贸联系。

五是有利于我国在多边舞台上发声、发力、发展。一个不具有国际可兑换的大国货币要实现国际化是不可想象的。作为国际可兑换货币有助于人民币早日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为全球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为维护国际货币体系健康稳定做出更多贡献,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

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实现人民币国际可兑换还具有重要战术意义(即经济意义),可释放巨大的改革开放红利。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经济金融改革开放。从依赖制造业与出口作为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为依赖国内需求与服务业为经济增长动力,这需要从商品双向流动向资本双向流动转变,提高我国金融业竞争力和资本市场国际影响力。

二是有助于提高我国参与资源全球配置的能力。人民币成为国际可兑换货币有助于我国有效参与全球资本配置,进而有效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并提高海外竞争力。

三是有助于促进居民财产全球化配置,提高国民福利。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利用中国市场获得巨额利润,但我国居民却不能购买这些企业股票。通过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可将我国居民财富进行全球配置,让国民通过购买跨国企业股票等分享收益。

四是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目前人民币已经从两年前的全球第14大货币蹿升为全球第7大货币,更多国家愿意采纳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但如果人民币未实现国际可兑换,将大大制约这些国家持有人民币外汇储备资产的意愿,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五是有利于提高宏观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减少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的负面效应,降低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风险。此外,实现人民币国际可兑换还可获得铸币税收益,降低通胀。

风险可控

实现人民币为国际可兑换货币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及和平发展的客观需要,且时不我待,时机难得。目前国内有观点认为,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式过于高调,易引起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反对或潜在对抗,不利于我国“韬光养晦”的战略。

对此需要阐清三点:首先,实现人民币国际可兑换是我国以进取和发展的积极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我国和平发展与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不存在“高调”或“低调”之说,而是顺应时势、遵循规律和满足需求的市场自主自然之调。其次,虽然美欧日等政府对人民币国际化态度消极,阳奉阴违,但美欧日等工商金融界以及IMF、WTO等国际机构对人民币国际可兑换都持支持和欢迎态度。再次,一旦美欧日等国从危机中完全复苏,我国极有可能失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好时机,未来再想推动将十分困难。

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面临的风险是可测、可控和可管理的,而且是树立良好开放形象,构建负责任大国地位,倡导互利多赢理念的关键一招。有人认为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可能导致热钱流入流出、资本外逃,危及金融安全,我国目前没有能力应对这些风险。改革实践证明,要想推动改革开放进程,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风险容忍度。试图在各项条件都充分具备的条件下再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有违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实践观。而且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为此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国比它们有更好的条件做到准确认识、积极防范和努力管控潜在风险。

事实上,改革开放36年来,人民币42个金融资本交易汇兑项目已实现了90%以上的可兑换,实际抗跨境资金与资本流动风险的能力远比理论与技术上高。

人民币国际可兑换火候已到

“世上没有免费午餐”,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没有风险,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关键是“弊”可能产生的风险是否可控,政府的决策就是要在利弊权衡之后,做那些利大于弊的事。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同时面临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资源和环境瓶颈以及融资成本高等多重压力,降低汇兑风险与融资成本,如何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以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充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与两类规则是一项重要课题,通过推动人民币国际可兑换有助于以上问题的解决。今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启动,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跨境交易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人民币国际可兑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可兑换条件完备、阶段合适、时机难得、意义重大、风险可控,整体利远大于弊,应尽快提上日程。从时机上看,今年末至明年初是对外宣布实现人民币国际可兑换货币的最佳节点,例如可在明年上半年博鳌亚洲论坛等非官方场合,由国家领导人在主旨演讲时正式对外宣布,为耗时近20年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画上圆满句号。

通过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为国内经济发展释放新的“改革红利”,进一步提高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在国际社会上可预见性,为提高全球治理话语权增添新的砝码,顺势完成中国经济第二次“入世”的重大历史进程,为全面实施“一带一路”和沿边大开放战略、深入推进亚太、亚欧和泛亚区域合作,提供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启新的征程。

编辑:yanqi
关键字: 人民币 国际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