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宏观经济形势“稳中有变”以来,中央对各种“稳”的重视程度便与日俱增,并提出了一系列“稳”的目标和举措,12月13日和19日先后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都有针对性的表述。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继续提醒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同时一如既往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进一步强调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目标。
全面准确把握“稳”的定义和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搞好各项工作的根本。这需要人们从源头上厘清一些思想误区,纠正一些错误认知,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和实践。
有时人们对“稳”的理解过于静态,导致在工作中畏首畏尾,消极无为;有时人们对“稳”的理解又过于动态,失去政策定力,而导致来回反复甚至折腾。比较突出的例子是面对去杠杆任务,要么过于急躁,甚至出现监管竞争,导致用力过猛,对实体经济造成不应有的过度伤害,要么面对去杠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和痛苦,又急于加杠杆,不仅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损害政策的公信力和监管部门的威信,还会为下一轮被迫去杠杆埋下伏笔。
针对前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鼓励创造性贯彻落实,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在学习和实践中找思路、想办法。而针对后者,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必须精准把握宏观调控的度,主动预调微调、强化政策协同。
与“稳”相关的理论和行动误区还包括将稳增长和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及防风险相对立,甚至人为割裂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比如一提稳增长,一些地方的干部就认为可以在调结构方面喘口气,将重点放到投资上,甚至回到大水漫灌的老路。再比如一提到防风险,就觉得可以暂缓促改革和调结构,因为这两者一方面紧迫性不如防风险,需要慢工出细活,恐怕会缓不济急,另一方面还可能因为促改革和调结构“诱发”所谓风险。
有鉴于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此外,还强调结构性政策要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加快成长。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要言之,要以结构性改革来促进结构性去杠杆,要以改革来稳增长,要以改革来防风险。
还有的干部将惠民生与稳增长相对立,认为稳增长和惠民生都要花钱,前者更具生产性,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GDP的增长,而后者回报率太低,花钱听不到水响,却没有充分意识到如果没有惠民生带来的可持续的消费增长,稳增长就会陷入盲目性。事实一再证明,没有需求拉动的为增长而增长是无的放矢的无效增长,不仅有违高质量增长的要求,还会妨碍根据供给侧改革的要求进行的调结构,而这无疑又会堆积新的风险。
也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在明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出,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会议认为我国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今后潜力更大。要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改善消费环境,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增强消费能力,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就是着眼于这几项工作的内在的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的关系。
另外一个容易产生思想误区的领域是关于政府的角色。一些干部倾向于认为,经济好的时候不妨更多放手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作用,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则要强调有形之手的作用。针对此一错误认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解决问题要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
总之,真正做到稳中求进,实现“六稳”目标,需要全面准确把握稳与进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稳”之间的关系,厘清和完善各项目标之间相辅相成的机制,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