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转型阵痛

本文来源于 2019-05-03 01:43:35
分享到:
导语

作为中国市值最高的快递公司,顺丰控股走到了十字路口。如何在新业务投入与利润之间寻求平衡,能否完成2.0阶段的挑战,是摆在其创始人王卫面前的难题

文 张建锋 陈亮 | 编辑 陆玲 施智梁

作为中国市值最高的快递公司,顺丰控股(002352.SZ)正面临着2014年以来最大的业绩增速压力。

2018年,在“三通”盈利增速均超20%的情况下,顺丰控股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滑5.92%,公司自2014年以来该数据保持超40%的高歌猛进势头戛然而止。

公司将扣非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归结于加大新业务投入,影响了短期经营业绩。2019年一季度,虽然公司净利润27.94%的增长有所好转,但扣非后净利润跌幅扩大至6.78%。

“2018年四季度收入增速下滑,一方面与宏观经济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公司主动放弃了一些盈利不佳的业务。”顺丰控股创始人、董事长王卫在2018年度股东大会上解释道。

其实,这也是王卫骨子里“冒险精神”的体现。“他很勇(敢),他有胆子不断扩张,赚10块钱再拿8快钱去开新商铺。”有人如此评价王卫。

从上世纪90年代早于别人发现深港两地的快递商机,到2002年下定决心转向直营,再到现如今聚焦“行业解决方案”,王卫的战略转变始终快于同行一步。

年营收超900亿元的规模,让顺丰控股在快递物流行业的龙头地位已然确立。外界对顺丰的印象还停留在一家快递公司,其实顺丰早已悄然转型。王卫又提前一步带领顺丰进入2.0时代。

不同于1.0时代聚焦于快递物流领域,王卫称,公司2.0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为重点公司提供有竞争力的行业解决方案。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为客户提供仓储管理、销售预测、大数据分析、金融管理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公司在年报中如此表述。

这是一个超前、大胆而又模糊的提法。在2018年顺丰控股股东大会上,虽然王卫对“行业解决方案”做出了诸多阐述,但仍不能解决投资者的疑惑。随后超半小时问答环节都集中于此。

“在解决方案领域,顺丰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对标的企业,公司该业务走在国际的前沿,一直在积极探索,如果顺丰做不成,在中国没有几家企业能成。”王卫的调侃式坦言,显示了其对转型的期盼。

“顺丰的蜕变过程可能不是很靓丽,但蜕变后一定有光芒。给我们耐心,理解我们做的东西,我有信心向股东交待。”王卫说。

有机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看好公司的转型方向,但向方案提供商的转变效果,取决于客户向顺丰开放其核心数据的程度和客户的外包需求量有多大,转型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

起步于广东顺德的王卫,曾在2000年前后解决“诸侯割据”的加盟制管理混乱问题,助公司度过危机。现如今,公司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如何在新业务投入与利润之间寻求平衡,能否完成2.0阶段的挑战,是摆在王卫面前的难题。

“中年”顺丰如何再次腾飞?|《财经》特别报道

 

(如何在新业务投入与利润之间寻求平衡,能否完成2.0阶段的挑战,是摆在王卫面前的难题。图/中新)

业绩遭遇阵痛

作为快递业龙头,顺丰控股交出的2018年业绩不甚理想,特别是2018年第四季度的行业旺季,公司的业绩增速大幅下滑,备受市场关注。

2018年度,顺丰控股营收909.43亿元,同比增27.60%(重述后,下同),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56亿元,同比下滑4.57%,扣非后净利润34.84亿元,下滑5.92%,这是公司自2014年以来扣非后净利润同比首次下滑。

“中年”顺丰如何再次腾飞?|《财经》特别报道

 

顺丰控股上述数据表现,低于国内同行业快递公司。

同期,申通快递(002468.SZ)营收、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34.41%、37.73%、24.12%,圆通速递(600233.SH)上述数据分别为37.45%、31.97%、34.11%。其中,申通快递净利润自2014年以来,依然保持超过15%的同比增速,圆通速递净利润在2015年出现下滑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长态势。

Wind数据显示,中通快递(ZTO.N)2017年、2018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31亿元、17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3.67%、34.35%。同期,公司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44亿元,分别增68.42%、37.5%。

2018年四季度,顺丰控股公司单月业务量同比增速下滑,12月份剧降至12.24%,当月速运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亦降至19.63%,与上半年31.74%增速相差甚大。当季度,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亦随之大幅下滑36.92%。

以商务件为主的产品结构特性,让顺丰控股的业务与经济形势走势较为相关。

“四季度是快递行业的旺季,而顺丰控股的增速变化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很难理解。”有机构人士疑惑。

公司去年四季度业绩的下滑,与王卫当时做出的一个决定有关。

王卫在顺丰控股股东大会上坦言,为维护公司品牌,公司主动放弃了一些盈利不佳的业务,导致收入没有达到预期,选择在四季度做是希望在旺季来平滑业务调整带来的收入增幅波动。

放弃上述业务让顺丰控股部分地区当期损失较大,有的地区每天损失几十万票。为此,王卫降低了相关地区的收入预算。

顺丰控股一位高层对《财经》记者表示,除上述原因外,公司看到重货、冷链等新业务增速喜人(去年超过70%的增长),去年第四季度继续加大对新业务的投入,为了确保旺季的客户体验,同时加大了人力、运力等资源投入,导致第四季度净利润出现下滑。

《财经》记者统计,今年一季度,顺丰控股速运物流业务收入、业务量同比增幅分别为14.02%、7.32%。相对于同行业,该数据仍较为逊色。

同期,圆通速递单月快递产品收入增幅最低为19.49%,业务完成量最低增速为34.77%。申通快递单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增幅在36.49%-77.66%之间,完成业务量增幅区间为34.46%-81.34%。

国家邮政局预计,今年一季度快递业务量为122.5亿件,同比增长23.5%;业务收入1531.4亿元,同比增长20.4%。

新业务投入不停

顺丰控股将2018年扣非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归结于新业务的投入。

公司的新业务包括快运业务、冷运及医药业务、同城即时物流业务、国际业务、供应链业务。新业务投入的增加导致运输成本、人工成本、场地租赁成本增幅较快,影响了短期经营业绩。

《财经》记者注意到,2018年度,顺丰控股职工薪酬、运输成本、办公及租赁费分别为120.08亿元、94.11亿元、49.48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17.85%、14.24%、46.13%。

顺丰控股表示,2019年将借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带来的影响,并提升线路规划的科学性和营运线路装载率,动态调整运输成本。

实际上,早在21世纪之初,人海战术让人力成本加大,让快递行业不堪重负。彼时的王卫就确定了对科技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实现管理升级的策略。

2003年,为配合顺丰的信息网络建设,王卫以7000元一把的高价,从韩国进口了一批巴枪——即HHT手持数据终端,对拥有十几万员工的顺丰来说,其可谓花了“血本”。

有了该设备后,顺丰的每件快递都拥有一个专属条形码,客户的订单状态可以直接上传到网络,领先当时还在使用短信联系的其他民营快递几条街。

为摆脱高价进口巴枪的制约和完善巴枪的功能,王卫找到清华大学,合作研发自主品牌手持巴枪。顺丰新的HHT4版手持终端不仅更轻薄,功能也更加齐全。

2006年,王卫果断引进了价格不菲的自动分拣系统,大大节省了分拣时间。

随着体量的扩大,顺丰控股在信息化领域的投入大幅增加。

2016年,顺丰控股的研发人员数量为2088人,研发投入金额5.61亿元。到了2018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大幅增加至5139人,研发投入金额高达21.5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亦从0.98%大幅提升到2.37%。

要想更好地构筑商战护城河,顺丰控股对于新业务的投入还在持续。正如王卫所说的那样,中国to B的供应链市场是万亿级的。

顺丰控股正在搭建的“空中王国”正是这些新业务的基础之一。3月2日,顺丰控股公告,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取得《民航中南局湖北省发改委关于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工程机场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民航中南局【2019】59号)。

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下称“湖北物流机场”)是由顺丰控股全资子公司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顺丰泰森”)与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农银空港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顺丰泰森出资23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为46%。

根据上述批复,鄂州机场工程总概算核定为148.12亿元,其中顺丰泰森将出资25.16亿元,中央预算、民航发展基金、湖北财政资金、深圳市农银空港投资有限公司合计出资54.13亿元,其余资金由湖北物流机场申请银行贷款解决。

鄂州机场的建设只是顺丰控股空中王国的一座堡垒,要想支撑起整个业务,采购飞机必不可少。

放眼世界,联邦快递公司、UPS公司等全球物流巨头不仅拥有孟菲斯这样的国际空港,还有数百架飞机。

为此,顺丰控股在飞机采购方面也在加快。伴随着“双十一”的诞生,2009年顺丰航空有限公司(下称“顺丰航空”)也应运而生。成立首年,顺丰航空就一次性购买了2架飞机。

用三年时间,顺丰航空的机队扩展至10架。2016年,随着首架B767-300BCF正式投入运行,顺丰航空机队规模扩展至30架。

近年来,顺丰控股飞机采购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和2018年,顺丰航空分别采购了10架飞机。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顺丰航空采购了空中“巨无霸”——B747-400ERF(延远程宽体全货机)。

截至今年3月,顺丰航空已拥有53架飞机,是国内机队规模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尽管如此,顺丰航空相较于世界航空物流巨头数百架的飞机来说差距仍不小。

国内大型航空物流公司的中层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顺丰目前仍要借用他们公司飞机的腹舱来运送一些产品。

由此可见,要想真正成为世界物流巨头,顺丰控股在这些基础建设上的投资仍需继续。

竞争对手们也在加大空运布局。

2018年7月,上海圆通蛟龙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嘉兴市签署协议,圆通集团将投资122亿元在嘉兴机场建设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并依托该枢纽打造立足长三角、联通全国、辐射全世界的超级共享联运中心和商贸集散中心。

除了布局长三角外,圆通等竞争对手在大湾区也埋下伏笔。2018年6月,圆通速递、菜鸟网络、中国航空三方下属的全资子公司组成的投资联合体,成功中标了香港国际机场高端物流中心发展项目。

根据圆通速递的公告,三方拟规划建设多层的现代化空运物流中心,预计总楼面面积达38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金额约120亿港元,最终金额以实际投资为准。

面对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顺丰控股不断进入新领域,开拓新市场,以期维持自己的优势。虽然新业务的布局仍需长时间投入,能否成为盈利增长点仍需时日,但是,巨大的市场潜力,例如同城即时物流业务、国际业务等,将让顺丰控股有更多的腾挪空间。

随着投入加大,顺丰控股在新业务的成果也开始显现,增长势头持续强劲。

2018年,公司快运业务收入同比增82.98%至80.55亿元,冷运收入增84.88%至42.44亿元,同城配收入飙升172.22%至9.95亿元,国际业务收入增28.67%至26.29亿元。

传统业务谋变

与新业务收入高歌猛进不同的是,顺丰控股传统业务的时效板块与经济板块业务增速稍显缓慢,特别是近两年公司时效板块收入增速低于行业,增长遇瓶颈。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快递行业收入同比增速在2016年达到43.5%的高点后开始回落,2017年、2018年该数据分别为24.7%、21.8%,虽仍维持较高增速,但增幅放缓,快递行业进入整合期。

作为顺丰控股的核心业务,时效板块(顺丰即日、顺丰次晨、顺丰标快)近年来表现稍不如意。

2016年-2018年,顺丰控股时效板块收入分别为396.95亿元、466.81亿元、533.6亿元,占比分别为69.06%、65.5%、58.67%,仍是公司核心业务。其中,2017年-2018年,该业务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6%、14.3%,低于同期快递行业同比增幅7.1个百分点、7.5个百分点,增速差距逐步扩大。

一位券商分析师曾对《财经》记者表示,顺丰控股业务结构中,时效板块以商务件为主,这就决定了其业务量、收入数据变化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过去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顺丰控股时效板块收入增速也随之放缓。而“三通一达”的业务结构主要为电商快递,业务量增速相对稳定。

与时效板块业务增速萎缩不同的是,顺丰控股经济板块表现较好。

2016年-2018年,公司经济板块(以中高端电商业务为主)收入分别为120.9亿元、148.2亿元、204亿元,占比分别为21.03%、20.79%、22.43%。其中,2018年,该业务收入增幅为37.6%,高于市场整体增速约15个百分点,相对于公司2017年22.6%的增速,亦提升不少。

在华创证券看来,顺丰控股经济业务增速高于行业,得益于产品持续优化,建立性价比更高的陆运网络,并具备仓网联动、高质量服务等差异化优势。

不过,随着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其他资本亦在加快布局快递经济业务,如阿里系在圆通速递、中通快递后,今年又拟以46.6亿元的价格入股申通快递,阿里系对顺丰和京东形成了“团战”之势。

“顺丰的经济业务定位于中高端电商业务,与三通一达目前尚处于差异化竞争,但该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受经济走势影响,长期看好,但短期内也面临波动的风险。”一位券商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一位熟悉顺丰的投资人看来,顺丰有两个战略误判:一是对于时代的变化考虑不足。“过去它主要传送的是文件、票据等,但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推进,这些业务已经开始萎缩。而这正是顺丰利润最高的部分”。

“第二个误判是对电商的成长性估计不足。顺丰此前太聚焦在高时效业务,应该再建立一张低成本的网络,聚焦合理时效业务,比如次日达、隔日达、三四天达等。电商领域顺丰可能只占了5%-10%,但电商的量起得快,如今再想建这张网就来不及了。这是战略的问题。”上述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

据悉,开发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来丰富传统业务种类,是公司拟采取的战略举措。

王卫表示,顺丰将整合闲置资源,通过底盘变革、调整内部资源分配等措施,开发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服务市场,通过规模效应等措施,产生利润。

“比如坐飞机,此前顺丰系统主要做商务舱,经济舱让位于商务舱,但在经济环境不太理想的情况下,部分消费者可能对价格开始敏感,商务件市场增速放慢,因此公司未来不仅做商务舱,也要有经济舱给客户。”王卫说。

对于新产品的前景,上述分析师表示,目前快递行业尚未进入存量市场,从定价来看,顺丰控股该业务定价有下移空间,三通一达产品价格亦有上调空间,在中高端和大众之间的产品市场,还有待各方去挖掘。

“该业务未来盈利情况需要看成本控制情况,目前顺丰在科技方面有较大投入,管理也在调整,但科技能对成本的贡献效果还无法量化,尚需时间检验。”上述分析师称。

2.0时代挑战

在国内快递企业还在聚焦市场占有率、借鉴UPS、FedEx等国际物流巨头发展经验的时候,顺丰控股已经完成了快递-物流-供应链的布局。

王卫将之称为顺丰的2.0时代战略,即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快递物流等单个产品,而是为各大行业中重点公司提供有竞争力的行业解决方案。

这是完全不同于1.0时代的打法。在1.0时代,顺丰聚焦于快递物流领域,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阶段性胜利。

凭借在飞50架自有全货机,顺丰控股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全货机数量最多的货运航空公司,2018年公司国内发货量占全国国内航线总货邮运输量约23%。

此外,2018年度,近1.56万个自营网点、0.26万个顺心快运的加盟网点、约29.14万名各种用工模式收派员、143个片区中转场、170个不同类型的仓库等数据,都显示顺丰在快递物流方面的地位。

在王卫看来,上述都是顺丰的资源,而公司不能止步于此。“如果不进入2.0时代,停留在1.0时代很危险。”

2018年完成55亿元收购敦豪香港、敦豪北京后,顺丰控股开始加大在供应链方面的布局。

上述熟悉顺丰的投资人表示,顺丰是个伟大的企业,在2B这个业务领域,已经做到极致。顺丰为了实现时效的问题,买飞机构建最高效的供应链,全世界没有哪个企业比它更有效率。

“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技术的演变,工业4.0和全渠道新零售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原有的传统供应链,必须通过变革转型和创新优化来快速应对数字化经济的到来。”顺丰控股在年报中称。

除物流服务外,顺丰开始将业务触角延伸到为客户提供仓储管理、销售预测、大数据分析、金融管理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以数据和科技驱动,为企业重塑供应链、提供多场景产品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顺丰控股在2018年报中如是表述。

3C行业、餐饮超市、服装快消是顺丰控股提供解决方案已开始试水的领域。

从库存管理数字化升级入手,管理客户产品投放、铺货、补货、促销等,提升线下门店的转化率和线上客户的收货体验,是公司在服装行业中的方案+服务的尝试。

“公司为头部鞋服、日百零售企业提供仓储、物流、补货、微仓等服务,对相关客户的各环节数据有着较为直观的了解,更清楚客户各环节的痛点在哪里,从而为客户开发针对性产品来解决上述问题。”顺丰控股一位高管对《财经》记者表示,在获得客户认可后,客户将会在更多领域向公司开放数据,从而促进后续双方的深层次合作。

“对于客户来说,顺丰的解决方案价值体现在五个方面: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客户体验、降低风险、提高战略竞争力。”王卫表示,蜕变需要时间。

王卫称,2018年,公司团队为一些行业头部客户量身定做了解决方案,获得客户的认可,这种模式需要在2019年推广。

据悉,一位世界著名品牌公司董事局高层,在看到顺丰的解决方案后,有意将之带回学习。

在王卫看来,方案可以免费提供,收入可体现在物流、金融等方面,如客户不喜欢这种费用,就用另外一种收入来替代,其价值用整体收入来体现,客户的黏度靠解决方案,而非资源。

顺丰对解决方案的具体项目还处于相对保密阶段。对投资者在股东大会上多次提出的“解决方案案例项目”举例的提问,王卫都以“暂不方便透露”回应。

《财经》记者获悉,由于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解决方案收入还相对较少,在收入占比达到10%-20%时,王卫才会和投资者分享具体的案例。

顺丰控股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机遇与考验并存。

顺丰控股拥有超过5000人规模的研发人员。据了解,有相当比例研发人员专注于研究和发现客户的痛点,并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这是一般企业难以企及的。

“公司在科技方面的投入远远大于其他快递公司,包括在智能科技、无人机等方面。”贯铄资本CEO、快递物流专家赵小敏对《财经》记者表示,加之经过多年的客户积累,亦让很多行业巨头与顺丰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些积累将增加公司后续在解决方案领域获得更多订单的可能。

早在2013年,小米已是顺丰控股的第二大客户,次年,华为晋升为公司第三大客户。

2018年度,顺丰控股的快运业务客户有美的、海信、唯品会、海澜之家等,全家、双汇是其在冷运方面服务的对象。拜耳、哈药、华润三九、赛诺菲制药、广药集团等在公司医药服务名单中,同城配送业务涵盖麦当劳、肯德基、瑞幸咖啡、天虹、永辉等。

“比较看好公司新业务前景,与以物流费用来衡量市场空间的纯物流模式不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潜在价值,是按照服务行业来确定,即所服务行业产值乘以外包需求乘以供应链管理收费,以此来计算,则顺丰控股对应的市场空间将会扩大很多。”一位券商物流行业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

其进一步指出,顺丰控股的新业务的发展空间,取决于公司提供的问题解决方案能提高客户多少竞争力,以及客户的这方面外包需求有多大。“公司为客户提供方案的深度,依赖于对客户数据的掌握程度,根本上取决于客户对其的信任度有多高,这种信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获得。”

在王卫看来,顺丰控股2.0时代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公司新旧文化的融合。

“公司转型过程中,有些员工的能力跟不上,是否要被淘汰是个很痛的问题。”其表示,对于此前舒服多年的老顺丰人来说,从1.0时代向2.0时代的转变,自身有很大的关卡需要克服,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现在做的事情,但这种事情又必须去做,未来的顺丰是物流、科技、互联网多元文化并存,员工应学会适应多元文化氛围。

据悉,目前公司已经出现“老顺丰人”和“新顺丰人”的一些说法。

赵小敏认为,虽然目前顺丰控股在解决方案尚无企业可对标,但一些雄厚的资金方也看到该业务的商机,潜在的市场竞争不可避免。未来三至五年,或可以看到这一新兴行业的竞争格局轮廓。

有市场人士认为,顺丰转型中,从市场、组织架构、流程等管理体系方面都要再造,从宏观到微观的改变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是个长期的过程。新旧体系变更产生的摩擦,必不可少。

考验王卫

顺丰的发展轨迹与掌舵人王卫密不可分。

出生于上海、后随家人搬到香港居住的王卫,曾在顺德的亲戚开的工厂打工。

在改革开放迎来新方向的1992年,很多贸易在深港两地展开,物流需求进一步扩大。因政策环境有限,造成当时香港和内地急件、样品的中转递交耗时较长,由此诞生的将通港货件以私人携带方式运到香港和内地的“挟带人”行业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目睹“挟带人”现状的王卫,嗅到了商机,于1993年在广东顺德成立了以粤港间快递业务为主的专送快件的“顺丰”。1996年,公司开始涉足国内其他地区的快递业务,并借助加盟模式迅速崛起,触角延伸至华东、华中、西南、华北等地区。

“地区代理人自负盈亏的放权式加盟模式”让公司业务大规模扩张的同时,也让顺丰出现了权力分割的弊端,不少积累丰富客户资源的“大将”独立门户,让公司形势急转直下,客源流失严重。

危难之际,曾过起悠闲生活的王卫在1999年回归,开始“释兵权”,并以高于对手服务时效的策略挽回了客源。随后其开始回购网点并变革组织结构,在深圳成立总部收回经营权,顺丰也在2002年确定了直营模式。

在转变直营的时候,顺丰曾遭遇不少加盟商的抱团抵抗。当时有高管担忧,与加盟商翻脸代价太大,可能会两败俱伤。彼时,一向较为民主的王卫拍着桌子,宣布必须强制推行直营模式。

到了强制直营末期,面对几个“钉子户”,王卫对他们下了通牒,要求“钉子户”必须把公司股份卖给他,否则就从顺丰“滚出去”,彰显其“霸气”一面的性格。

完全直营后的顺丰,周身经脉顺畅起来,再度迅速崛起。

到2010年,顺丰的销售额已有130亿元,仅次于中国邮政,占全国18%市场份额。顺丰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成为当时国内民企快递市场最有收购价值的公司。彼时,甚至有趋之若鹜的PE愿开价50万元只为和王卫吃一顿饭,就连马云也曾数次约见王卫,但都被婉拒。

2013年之前,王卫坚持“独善其身”、不上市不融资的“两不策略”。“要么杀出一条血路,要么只能等死!”王卫当时的一次内部讲话,表示了其坚决拒绝融资的决心。

虽然王卫拒绝了外部融资,但在民企快递普遍为资金忧心之际,顺丰并未停止快速扩张的步伐。拿下230多条航线的专用腹仓,投入大量资金提升科技装备水平,让市场不少人惊讶。

但不同以往,随着全球快递巨头如UPS、联邦快递的加入,顺丰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数据显示,2011年,顺丰还保持50%的增速,到了2012年,公司增速放缓至30%。

外部市场环境的巨变最终让王卫妥协。2013年8月份,嘉强顺风和苏州元禾控股有限公司共计以48.76亿元增资顺丰控股,这也是其成立20年来的首次股权融资。

外部资金进入后,顺丰又重回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2013年,顺丰控股国内快递业务259.11亿元,至2018年,公司时效板块和经济板块合计增至737.54亿元。

在2015年之后,圆通、中通、申通相继投入阿里麾下,背靠大树好乘凉。2017年1月份,走上资本快车道的顺丰,作价433亿元借壳上市。上市后市值高达3000亿元,王卫的身家也一度超过了马化腾。

但这种高增长势头在2018年戛然而止。业绩不佳加之受大盘走势影响,顺丰股价一路下跌。如今,公司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如何重新定位顺丰,如何在新业务投入与利润之间寻求平衡,能否完成2.0阶段的挑战,是眼下摆在王卫面前的难题。

“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创新,敢于担当,才是顺丰文化和顺丰精神推崇的。”王卫在2014年发表的名为“做有修炼的出头鸟”讲话中如是表述。

在接近王卫的人看来,王卫是一个不拘一格、勇于自我颠覆的企业家。有了解王卫的人甚至说,快递只是其第二职业,自行车极限运动才是他的第一职业。哪怕是曾经因危险的自行车极限运动摔断了几根骨头,他的热情依旧不减。

如何带领“中年”顺丰再次腾飞考验着这个冒险家。

(本刊记者王颖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陆玲 施智梁
关键字: 顺丰 阵痛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