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

本文来源于 2019-06-05 16:56:16
分享到:
导语

文 臧博 | 编辑

 

2019年5月16日,享誉世界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先生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从业70余年,其设计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其中绝大部分备受赞誉。1983年,他获得世界建筑界最重要的奖项普利兹克奖,更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氏设计的建筑作品极具特色。审视这些地标,可以发现它们共享着一种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涵——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诠释传统;但没有让传统停留在符号象征层面,而是融入环境,生发出生机与活力。细查贝聿铭一生的故事,便可发现这样的风格与情怀源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其祖上贝家是名门望族,家族成员中不乏显赫的名字,家族人才济济的盛况延续十几代而不衰。童年时,贝聿铭常去在苏州狮子林的祖父家里玩耍,中国古典园林的形象与气质就此深深嵌入他的脑海,并在此后的建筑设计生涯中,成为他长久的灵感源泉。

高中毕业后,贝聿铭的父亲出于家族传统的影响,希望他去英国攻读经济学。但是当时贝聿铭一心所系的却是建筑艺术。1935年,贝聿铭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求学,并于1946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离开校园后,贝聿铭前往纽约发展,从地产开发企业的公寓设计做起,后与好友开设建筑事务所。令贝聿铭声名鹊起的作品是肯尼迪图书馆。这座图书馆被誉为美国建筑史上名列前茅的佳作之一。

贝聿铭坚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此,他的设计风格独树一帜,既有来自中国建筑传统的影响,又有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熏染。他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

因此,他设计的建筑常能穿越时光迁转,同时让人们感受到历史和文化与当下生活的勾连。1978年,贝聿铭设计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其外观使用了中国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而室内设计则借鉴了中国园林景观。其间呈现出的创造性的文化融合,为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观感。1982年,他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作为中国内地第一个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建筑作品,对中国本土建筑设计的发展起到过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贝聿铭并没有长期停驻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母题上,而是不断踏出自己的舒适区,追求新的突破。他在一些建筑设计中追求强烈的几何形体特征,被业内人士誉为“贝氏几何”。

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贝聿铭的设计风格逐步走向成熟。留在世间的则是无数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经典建筑作品:肯尼迪图书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苏州博物馆等。

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宣布,由贝聿铭负责巴黎卢浮宫重建计划的设计工作。此事一度引发反对风潮。但贝聿铭表示,自己对古老的中华文明耳濡目染,因而能够理解尊重另一个古老文明传统的重要意义。他顶着压力完成了以玻璃金字塔入口为代表的改建工程设计和改建工作。今天,新的卢浮宫外观早已成了世界闻名的伟大建筑形象。其与埃菲尔铁塔可谓双峰并峙,一同成为巴黎的标志。

作为一名美籍华人,贝聿铭的设计哲学,以及他的为人处世之道,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讲究中庸,更讲究天人合一。他的设计工作,因而很注重呈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洽与和谐。

2002年,已经85岁高龄的贝聿铭接受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工作。他极为看重博物馆与周围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共鸣,遂将苏州园林的古典调性与博物馆的现代意涵完美结合。这一工程不仅成为苏州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贝聿铭自己最珍爱的作品之一。

毋庸讳言,贝聿铭作品的一部分,在初面世时引发过争议,但最终大多承受住了时光的洗礼和考验,进化为经典。作为国际建筑界著名的先驱者,他设计、改造的建筑作品有逾百处,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少都成为当地的地标和重要文化景观。

贝聿铭的设计工作,融合了中西传统与艺术品格,事实上也成为中西文化在对撞交流中寻觅到一条完美化合路径的实体表征。

(作者为本刊文化编辑)

编辑:
关键字: 贝聿铭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