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携手办养老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19-11-14 13:55:25
分享到:
导语

文 《财经》 | 编辑 《财经》

中国的老龄化在加速。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养老压力。如何尽到政府应尽的公共养老义务,并充分激活市场化养老的功能,同时发挥中国固有的家庭养老优势,是摆在相关各方面前的一个考题。其进退成败,不仅将决定中国养老事业的绩效,也将影响到我们能否成功建立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中国梦,也是对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需要人们综合考量妥善解决。

养老兼具公共属性和市场属性,保障公民安度晚年是政府应尽的义务,而个人和家庭根据自身资源和支付能力的不同,也有选择差异化养老的权利。

从政府层面来说,在考虑到财政支付能力现实的基础上,量力而行尽可能扩大养老保障覆盖的范围,尽快统一城乡养老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支付体系,保证养老金足额按时发放,显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此同时,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对于满足人们差异化需求,减轻政府和家庭负担,并提供投资和就业机会,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不少投资机构看中了养老的商机,也进行了不少投资,但成功举办者并不多见。这其中有投资机构好高骛远,缺乏涉及举办养老事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原因。不少投资机构没有意识到,办好养老机构并非找好一块地,配上一群陪护人员那么简单,还需要很多配套设施和资源,比如医疗资源的便利性、如何专业化地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等。

此外,还有不少投资机构一心想挣快钱,未能充分认识到中国老年群体整体上未富先老的现实,所举办的养老场所要么收费过高超出大多数老人及其家庭的承受能力,要么过于注重金融化操作,打着养老地产等名目行圈钱之实,如此一来二去让有商业化养老需求的老人们视之为畏途。总之,关于市场化养老,亟须各方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拿出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方案来。

因此,考虑到中国老龄人群和普通家庭的收入现状,现阶段中国的养老事业不能过多推给市场。而考虑到独子化和少子化的现状以及年轻人面临的工作家庭压力,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难以成为主力。综合考量之下,政府、家庭和市场三结合养老还是最为现实和妥帖的方式。而考虑到中国国土规模的巨大和国情的复杂以及地方发展水平的差异,养老模式应该更强调因地制宜,政府、家庭和市场三者间的组合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而不宜一刀切。

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保基本的作用。鳏寡孤独老人应该由政府养起来,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针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养老需求,政府也应当发挥主要作用,投资建设一批能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且价格适宜、老百姓负担得起的养老设施,并提供基本的养老医护人员和配套的公共医疗资源。

而对于承担养老的家庭,政府可在所得税等方面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适度减免,从而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提供正向激励。

对于那些经济较发达地区,政府可更多鼓励市场化和商业化养老。当然,政府应为此做好各方面的统筹规划工作。实践表明,为鼓励和引导市场化商业化养老,在很多资源的配套方面,政府还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大力推广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商业养老保险,为之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等。比如可以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提取和医保报销异地办理的地域范围,并进一步提高便利程度。比如为提高养老机构的专业性,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大专院校养老专业的设置,并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针对性加强养老医护人员的培训项目。

此外,针对市场化养老的投资机构和承办机构,除了加强监管和指导外,还应进一步做好其与公共资源的协调和对接程度,更好地将其纳入养老和公共卫生设施网络,以便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共同做大养老资源池。

编辑:《财经》
关键字: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