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业务放开促消费回流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21-04-16 13:34:37
分享到:
导语

消费“转移”国内比一味地“挖掘”国内消费更容易,回流的消费既能壮大国内消费市场,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为国内大循环注入新的动力

文 张明丽实习记者 彭永强 | 编辑 王延春

海外免税业务叫苦不迭时,国内免税店却一枝独秀。根据全球免税龙头Dufry公告,今年上半年Dufry营收为15.87亿瑞士法郎,同比减少62%,7月-8月营业额减少了75%-85%。

另一边,国内免税市场保持良性发展,因疫情控制得力及免税政策放宽,国内免税销售额大幅增长。自7月海南实施离岛免税新政起至10月31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120.1亿元,同比增长两倍多。

申万宏源证券资深高级分析师刘乐文认为,免税行业是引导消费回流最直接手段。2019年,中国出口金额2.50万亿美元,进口金额2.08万亿美元,贸易顺差4210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差额占GDP比重2.97%,服务贸易差额占GDP比重-1.82%,中国长期处于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过程中。免税行业的产品定位消费升级的同时,其目标客户精准定位为出入境人群,因此成为引导消费回流的最直接手段。

免税业务放开引导消费回流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告诉《财经》记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历年都是全球最高,占据消费外流比重很大。根据要客研究院数据,2019年中国人全球奢侈品销售额1527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其中近70%在境外消费,消费回流空间巨大,免税渠道成为吸引境外消费的有效渠道。

“大家倾向于海外消费主要因为价格实惠。”橙橙是一名全职代购,她对比了国内外美妆、奢侈品的售价说,“国内专柜售价少则高出10%-20%,多达30%-40%。如果赶上国外折扣,叠加返税可能会节省20%左右资金。”橙橙代购的商品90%采购于韩国免税店,因为折扣力度更大,而海南免税店价格与国内专柜价格差距相对不够明显。

今年以来,为支持免税经济发展,多地政府陆续出台文件。自3月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免税体系后,上海、广东、湖北等多个省市纷纷出台文件来支持免税经济的发展。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公布。《方案》中明确调整离岛免税政策,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并扩大免税商品种类,这成为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逾九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海南购”的热潮,自7月海南实施离岛免税新政起至10月31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120.1亿元,同比增长两倍多。

付一夫认为,除了离岛免税店之外,市内免税店也应成为促消费的重要抓手。“与机场免税店相比,市内免税店的优势在于距离城市居民更近,节约时间与空间成本。市内租金也更低,可以提供更宽敞的展区面积,提升购物体验。”

目前,北京等城市正积极布局市内免税店。今年6月,王府井集团获得了免税经营资质,成为中国第八家拥有免税牌照的企业。付一夫说,免税业务的进一步放开,对于未来引导消费回流是重大利好。“民营经济是整个市场经济里最具活力的因素,民营经济参与免税业务将有利于免税业务市场化。”

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免税店数量依然不够。截至2019年12月,韩国国内共运营57家免税店,其中市内免税店22家,占比接近40%。“中国在免税店上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一旦发展起来,对于海外消费回流一定有积极影响。”付一夫说。

消费“转移”意义大于消费挖掘

11月,欧美国家面临疫情二次冲击,法国、德国、美国陆续推出完全或部分封城令及紧急限制措施,这意味着出入境旅游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低迷。

在这样的背景下,付一夫认为,消费“转移”回国比一味地“挖掘”国内消费更容易,回流的消费既能壮大国内消费市场,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又能为国内大循环注入新的动力。“现有问题是,从供给端来看,中国优质商品与服务供给偏少,这也从侧面说明为什么有钱人更愿意去海外消费。”

因此,如何能将消费“转移”至国内成为重点。橙橙结合代购经历说,“很多款式国内没有,消费者只能去国外或通过代购买。希望国内品牌更注重产品设计与质量,如果能保证品质,大家就不用涌向国外市场。”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对《财经》记者表示,鼓励消费回流是一个渐进过程。首先是通过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功能与价值回报,从而在消费层面实现对国外品牌的替代。

其次是消费者理念要有所转变。刚富起来的消费者往往缺乏理性,希望通过炫耀式消费来证明自己的经济实力,从而购买溢价产品。当消费能力达到一定高度后,炫耀式心理会明显减弱,更多回归到对产品内在功能设计等方面的诉求。

排解消费“后顾之忧”

尽管消费一直稳步复苏,付一夫表示,在整个复苏进程中,消费端复苏进度始终慢于生产,这样的趋势在近几年已有之,疫情起了放大作用,原因也很多。一是因为中低收入群体偏多;二是房价房租快速增长加重居民负债率,今年三季度中国居民的杠杆率达到61.4%,且在过去12年里,杠杆率由17.9%迅速飙升了43.5%,挤压居民日常消费。

如何破解消费难题?付一夫认为,从需求端考虑,第一要做好收入分配,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第二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关乎到多数人利益的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从供给端考量,要继续丰富和完善商品与服务质量来激发居民的消费意愿。此外,也要通过稳就业、扶持中小企业等方式保证居民收入稳定。从整个消费环境上来看,应该营造出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让消费者能够合理顺利地维权。

赵萍建议,首先要保证收入持续平稳增长,在过去十年当中,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速基本持平,维持在8%-9%左右,成为消费持续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只有消费能力增强,消费规模才会上升。基于此,要加快收入分配与体制改革,使国民收入更多倾斜消费者,包括改革税收制度、稳定就业政策来保障收入。

第二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补上渠道短板。消费者收入增加后可能会发现心仪物品买不到、价格贵、时间成本高。因此,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畅通国内供给渠道,让消费者能以较为实惠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物品。

第三,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加强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投入。中国人储蓄率偏高,主要因为担心养老、子女教育问题得不到保障,导致预防性心理较为严重,所以通过积极主动的储蓄行为来提升抗风险能力。只有向消费者提供一个无忧生活环境,使消费者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才能放心大胆地消费,不用担心因生病、子女上学或养老等问题导致自己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

消费无法替代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双循环”战略的提出,以及鼓励免税消费等措施陆续落地,消费被摆在了史无前例的重要地位,但这不意味消费可以替代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说,国内消费市场将成为战略基点,消费对国家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及新格局构建有重要的作用。就消费自身而言,消费已经连续六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第一动力。”赵萍说,但是外需的作用不容忽视,国内大循环是开放的,要积极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

赵萍认为,欧美疫情二次暴发导致主要经济体陷入严重经济衰退,中国进口受到较大下行压力,出口则受到结构性影响,有挑战也有机遇。

“面对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找到了新出口增长点,例如医药防疫物资、居家消费等,因此外贸呈逆势上扬态势。”赵萍说。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09万亿元,同比增长7.8%。今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8%。

赵萍认为,中国在稳外贸方面的政策已经落地见效。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回暖,复工复产有序不间断,国内供给能力与供应链恢复速度加快。在全球供应链转移的前提下,由于国内供应链基本恢复,接单能力强,中国承接了出口大国转移来的服装、纺织、口罩订单。

“不能因为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就放弃外需市场。国际需求出现结构性变化,但需求还存在。”赵萍认为,中国外贸企业有机会填补世界市场的供给空白,需要随时跟踪国际市场发展动态,抓住新增长点,不断开拓订单来源。“今后发展重点是进一步提升供应链反应速度。疫情可能使部分地区需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传导,然而一旦复工复产会大规模生成订单需求,这就对我们的管理能力及产能扩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能随时满足国际市场的突发订单。”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橙橙为化名)

编辑:王延春
关键字: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