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基金眼里的中国企业ESG进程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21-04-19 11:52:01
分享到:
导语

当我们在企业分析中纳入ESG因子,意味着在考虑投资时,我们会整合所有能获得的信息

文 大卫·史密斯 | 编辑 吴海珊

近年来,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关注日益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这个概念对不同的人而言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姑且让我们先来概述一下我们所理解的企业ESG。

ESG中的“E”是环境,关注的是企业对待环境的方式——它们的消耗品、排放物、开发物料和废弃物;“S”是社会,关注的是企业对待员工、政府、社会、供应商的方式;“G” 是指治理,关注的则是机构本身的治理方式,或者说管理状况是否良好。

三项要素的关注领域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而在我们看来,“G”最为重要,因为它也决定着一家公司的“E”和“S” 做得好不好。

作为一家基金公司,我们将ESG分析纳入投资流程,换句话说,我们会在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时,考虑ESG因素的相关风险和机会。例如,一家企业或许看上去估值便宜,但如果它经常污染河流,那么它就有很大可能遭到政府罚款、声誉受损甚至要关闭。同样,如果一家公司看似盈利能力可观,但却是不称职的雇主,比如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6个小时或者克扣工资,那么我们就会质疑它留住员工的能力。

当我们在企业分析中纳入ESG因子,意味着在考虑投资时,我们会整合所有能获得的信息,包括评估企业在商业模式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在不断变化的营商环境中适应、生存和壮大的能力。这有助我们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且评估风险,让我们对企业和企业的管理情况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投资风险的定价是否合理。

归根结底,我们相信,选择具备严格ESG标准的企业,能够增加我们成功投资于中长线表现优越的公司的机会,规避投资于那些受丑闻困扰的企业。

主动参与

在很多年前,想要搭上中国经济增长列车的全球投资者,只能通过购买香港上市股票的方式参与,因为中国的A股市场只让国内投资者参加。但是渐渐地,中国的证券交易平台也开始向海外投资者开放,最初是在2003年实施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随后,中国政府在2011年进一步推出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又陆续在2014年和2016年推出沪港通及深港通制度。如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际主流股票指数将A股纳入为成分股。制度的开放,为我们从旁观者转变为投资者的历程创造了便利条件。

中国A股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远超香港股票市场,企业类型和行业范围也更加多样。

我们在A股市场面对的挑战和在其他市场一样,就是找出能够达到我们严格标准的优质公司。而我们认定的优质公司,需要做到资产负债表稳健、盈利增长可持续、管理层有进取心且公司治理出色。

我们对相关领域进行了十多年的调查研究,才最终于2011年做出了首次A股投资。基于最初的经验,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法律制度需要完善对少数股东权益的保护。

在中国,企业的股权结构可以既集中又复杂,牵涉到各种合伙结构和交叉持股(两家公司互相持有对方的股票),进而引发出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当然,那时中国尚没有一套支持性的生态系统(例如正式的监管框架)为投资者和机构的ESG实践提供指引。

即使在今天,也仍有部分公司对ESG报告工作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对照清单逐项勾选的层面上。而没有意识到ESG能对风险管理尽职调查构成有意义的补充,也能有效提高企业的长期绩效。

我们从2011年进入中国A股市场以来,先后与很多中国企业举行过无数次会谈,与数百支管理团队进行过讨论。我们觉得向管理人员提出建设性的问题是很重要的一点。

我们在买入企业股票、成为企业股东后的常规做法是——主动参与其事务。这样做是为了确保优质公司继续维持优质状态。其间,我们会不断参与促成资本配置、信息披露和企业实践的改善。

我们的尽调流程总是从控股股东开始。作为少数股东,我们想要确保他们的利益与我们一致。我们会调查他们的背景、了解他们的从业经历和晋升路线,以及是否卷入过任何企业丑闻;会努力了解他们与私人持有企业保留着怎样的联系,并且仔细审查所有的关联方交易;我们还会观察董事会和管理团队,评估他们的能力、性格和承诺,并且我们会在作出投资后,通过拜访和定期沟通,致力培养与管理层和内部团队的紧密合作关系。

我们视自己为股权合伙人,而并非只是股东。归根结底,我们就是希望与各位管理人员建立融洽的关系和信赖感。紧密地接触决策者,有助于加强他们沟通的效果,也有助于我们评估出素质最高的管理团队。

这些交流要么能够减轻我们的顾虑,要么能够提醒我们留意附加风险。

环境领域的机会

我们能在中国持续搜集到的一类数据是与环境相关的数据。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都开始注重自己的碳足迹。

作为投资者,我们看到中国在能源消耗、废物处理、土地开发、碳排放、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等领域存在着风险与机会。

但其实由于中国市场的环境意识相对较高,我们更多地是在把握机会,而不是在承担风险。

出于战略性考虑,中国政府在全面支持加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中国对可再生能源和道路交通电气化的投资在世界上已是首屈一指。我们看到供应太阳能或经营电动汽车的企业越来越多。我们在零部件制造商、公用事业企业、输电企业和储能企业之中看到了更大的投资潜力。

相比之下,中国对企业应如何对待员工、供应商、社会等社会因子的指导还不够完善。这一点可能会引发我们的担忧,因为社会问题会带来业务风险。

我们会敦促企业建立和维护企业的价值观。支持员工福祉,奉行公平劳动原则,可以提高员工生产力,进而缔造长远价值,劳动政策也与企业战略息息相关;我们会敦促管理团队制定招聘政策,中国正在上演信息科技实力竞赛,企业争先进军高新技术产业和开展数字化转型,我们会去了解它们如何吸引和留住此类人才。我们关注的其他社会议题还包括供应链管理和为供应商建立行为准则;企业的卫生和安全政策,了解企业为避免损失生产力而采取的保护措施。我们会敦促企业关注此类监管议题,切实考虑未来的可能变化。

令人鼓舞的是,我们开始看到变化的迹象。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收紧了股息、信息披露和对少数股东保护的相关规定,并为董事会制定了更为正规的职责。

我们也见证了公司治理的改进(例如董事会和管理层在人员构成上的加强),正规派息政策的从无到有,报告透明度的提升,以及股权持有人多元化的相关措施。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使得管理层与少数股东的利益更加一致。

如今,有数百家中国企业发布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CSR),概述它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降低碳足迹的抱负以及用于消除ESG相关风险的框架部署。

作为投资者,我们希望看到企业能更加具体地披露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相关信息,例如排放数据和减排的目标与战略。

如今,企业也更加愿意参与和倾听我们作为少数股东的利益。例如,为回应我们获取信息的请求,一家个人金融服务集团专门安排了一场“投资者日”活动,让我们得以深入了解集团的经营状况,接触集团的决策者。通过交流互动,我们对该集团的人力资本、网络安全和反腐败贿赂风险管理情况有了更多认识。我们了解到该集团的产品和服务所覆盖的社会经济群体。我们参与了继任计划的制定,并为相关措施的落实感到欢欣鼓舞。

我们也与一家重点经营一二线城市的领先房地产开发商进行了交流,共同探讨了如何把握环保建筑设计领域的机会。现在,该公司更加注重绿色认证流程。

长线的潜力

如今的A股企业更乐于倾听我们的声音,这正是我们在首次涉足A股市场后的近十年里所见证的积极进展。 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我们在中国的投资并非短期性行为,而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与所投资企业展开对话。

例如,我们不久前接触了一家我们感兴趣的公司,这家公司希望能够消除我们对其一宗关联方交易的担忧。我们起初先是与投资者关系部门沟通,但是进展缓慢,这促使我们决定直接对话管理层。我们选了一个周日的下午,在北京一家酒店的大堂里与公司的董事长共进下午茶。我们认为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兴趣必然主要落在壮大公司、提高公司股价和创造利润上。我们与他探讨了关联方交易可能对公司发展造成的影响,以及尽量规避关联方交易可能为公司带来的助益。

换句话说,我们必须用企业所有者的思维去思考。这就是ESG在我们的理解中演变出的新含义。其核心在于另辟蹊径,努力创造持续的超额收益。

我们与这位董事长在大堂内共度了两个小时。我们向他描绘了长远蓝图,并且阐明我们希望以股权合伙人的身份与他合作。

他接受了我们的提议,表示他将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看看我们如何携手合作。他并未表示他会大刀阔斧进行改造,只说我们确实提出了一些有理有据的观点,说他会尝试改革企业。

如果对话未能达成共识,我们也就放弃投资了。虽然这将意味着我们不会因此而损失任何资金,但也会意味着我们将无法获取任何收益。

股权投资总是要承担一些风险。而在我们看来,令人振奋的是A股市场对ESG的认识日益加深。很多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ESG的潜在意义。我们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开始增多,甚至开始有一些公司主动寻求我们的建议。

从首次投资到现在,我们一路见证了A股市场的演变,对其而言却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大卫·史密斯为安本标准投资管理亚太区企业管治主管,姚鸿耀为岸本标准投资管理中国股票投资部主管)

编辑:吴海珊
关键字: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