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战疫22日实录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21-04-19 17:53:00
分享到:
导语

北京新发地市场疫情暴发后,从追踪、锁定到检测、救治一套反应机制,效率远高于六个多月前的武汉。然而,这场新疫情也表明核酸检测将涉及越来越多的居民

文 辛颖 王小 朱贺 | 编辑 王小

2020年6月的最后一天,距离北京新疫情暴发地3公里的一个社区内,一位物业人员敲开俞锋的家门,收走了俞锋一位家人的社区出入证。俞锋这位家人去过此次疫情的中心——北京新发地市场,因而持“红色健康码”。

持有红色健康码的人不能离京,要居家隔离。这个社区6月30日整体解封,没有去过新发地市场的人可以自由出入,而还有十几户同俞锋家情况一样,需要继续居家观察,物业收走他们的出入证以更“保险”。

自6月11日,一名北京本地新冠肺炎病例确诊后,至7月2日,北京的新疫情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达331例。这轮疫情中,风险最高的是新发地市场牛羊肉综合交易大厅(下称“牛羊肉大厅”)的从业人员,其次为到访者和新发地市场其他区域接触人员。

俞锋家的情况,属于居家隔离的牛羊肉大厅到访人员,观察14天进行核酸检测,检测阴性后继续居家观察7天,再次核酸检测仍是阴性方可解除观察。

7月1日,北京仅1例新增本地确诊病例。俞锋知道离“解封”更近了,已趋近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口中的,“可能是北京确诊病例清零的时间段”。

人们期待在北京的生活恢复如初。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对《财经》记者说:“中国采取的是尽量降低到零新增的策略。有些人觉得这样保持下去代价太高,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好的低代价模式,降低到零之后,再出现的病例就易于发现了。”

吸取了武汉的抗疫经验,北京新发地市场疫情暴发后,从追踪、锁定到检测、救治一套反应机制,效率已远高于六个多月前的武汉。

24小时锁定新发地

俞锋一家很幸运,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俞锋家人是和此次首位确诊病例——北京西城区唐姓男士同一天去的新发地牛羊肉大厅。

那是6月11日,北京市56天本地零新增病例的宁静被打破了。这位52岁的唐姓男士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他详细回忆自己从5月31日起的行动轨迹,自述两周未出过北京,也没有和外来人员密切接触过。其中,6月3日曾在新发地市场买了海鲜和肉,这一经历引起疾控人员的注意。

24小时之内,疾控人员判断新发地牛羊肉大厅为高风险点位。北京市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6月24日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判断根据就是最初的两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6月12日,以牛羊肉大厅为起点的调查立刻启动。不到早晨8点,工作人员疏散顾客,所有经营者留下。羊肉区的一家商户告诉《财经》记者,“封闭市场前并未接到通知,大家挨个接受核酸检测,摊位的地漏、案板等也都取样了。”

同时,以新发地为中心的北京防疫迅速展开。对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大排查,除新发地市场发现40件环境阳性样本,其余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均为阴性。

牛羊肉大厅封闭的时候,新发地水果批发商李平并未感到恐慌,“牛羊肉是单独的大厅,和水果区相隔将近1公里,平时也没有业务往来”。

李平已在新发地市场从事水果批发30多年,目前有30多名工人,业务繁忙时多达一二百工人,每年库房的租金支出达一两百万元,是市场里规模较大的批发商。

“很可能会封闭,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6月13日凌晨3点,新发地批发市场宣布暂时休市,进行全面卫生整治和环境消杀。“封闭市场挺突然的”,大清早李平接到员工电话,称水果批发市场的大门已关闭。有两名员工已在市场内,按要求不能离开,其他员工被拦在门外。

被留在市场内的员工,全部都经核酸检测。在家中的李平向居委会报告自行隔离,并自费350元预约了检测机构。6月15日,李平拿到阴性检测结果,“双重检测(核酸和抗体检测),心里比较踏实”。

从6月11日至15日,北京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数飙升至106例。北京新发地市场及周边11个小区被封闭。

紧接着,海淀区玉泉东市场、西城区广外天陶红莲菜市场均有人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也相继关停。“市场封闭很及时,再犹豫两三天,确诊患者可能就不止现在的300多例了。”李平对《财经》记者说。

陆续在辽宁、河北等地,也出现了与北京相关病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6月17日发布会上介绍,由于初期病例均与新发地市场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再结合发病时间的流行曲线,由此推断疫情在早期即被发现。

为何又是农贸市场

对北京新发地市场的新冠病毒来源,疾控部门初步的判断是,病毒来自北京之外,但具体的传播路径仍是待解之谜。

病毒溯源,是流行病学专家的工作之一。6月12日晚,中国疾控中心紧急调派八名流行病学、传染病防控等专家,编入国家卫健委应对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对疫情形势分析研判。

“病毒溯源是一个科学难题,可以说好像是在破一个世纪悬案。”一位疾控系统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目前能确认的是诸如市场上的案板等采集样本上有病毒,阳性样本很多。

6月12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在全市共采集海鲜、肉类等食品及外环境涂抹标本5424份,核酸检测结果中,新发地市场发现40件环境阳性样本。

其中,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这引发人们猜测:此次疫情可能来自三文鱼。

转折出现在6月16日晚,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施国庆在发布会上介绍,在这次新发地被污染的局部场所,通过检测确实发现三文鱼有被污染的情况,但是进入到污染场所之前的三文鱼,并没有检测出新冠病毒。

这说明,三文鱼表面所检出的病毒,是进入到新发地市场后被污染的。这让一度被冤枉的三文鱼洗白了。俞锋家也在新发地买了三文鱼,不能生吃,就都烤熟吃,全家吃了四五顿。

一度沸沸扬扬的“进口冷链运输传入病毒”的推测,也受到质疑。上述疾控系统人士分析,进入到污染场所之前的三文鱼,没检测出新冠病毒,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此前人们关于冷冻海鲜制品是否在运输过程中带毒,并传入市场内的推测。

专家组在评估各种可能性:病毒到底是欧洲、美国的人或者冷冻货物携带进来的,还是国内其他地方从境外回国的人或者货物带来的。

有三种可能存在:北京以外的人进京带来的病毒,北京的人到外面去后又把病毒带回来,也有可能是物品带有病毒。“这三种可能我们都在齐头并进地做工作。”上述疾控系统人士说。

此前,武汉疫情暴发的一个源头也是类似的生鲜农贸市场——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这样的市场为何再度成为疫情中心地?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对《财经》记者分析,生鲜市场的卫生条件欠佳,有的经营者贩卖野生哺乳类、海生哺乳类动物,多种动物混在市场内可能会造成交叉污染,病毒可能在宰杀动物的过程中外溢出来。

此外,农贸市场通常环境较为阴冷潮湿,这种环境条件适宜于新冠病毒,也构成了危险因素。

不过,全球新冠疫情溯源尚无清晰的判断。“究竟新冠病毒是否由动物传给人,是否来自于海鲜市场,还需探讨,现在还没掌握全部的证据链,特别是没有在动物体内找到病毒,这是最大的硬伤。”金冬雁说。

限制流动的北京

需要隔离观察的俞锋,被限制在数十平方米的家中,6月29日,社区工作人员还上门给安装了一个开门警报器。居家观察期间,快递、垃圾等都有物业人员帮忙处理。

自6月16日,北京市对所有小区全面实行严格封闭式管理。高风险街道更是全封闭管控,实行人员只进不出、居家观察并做核酸检测。

谷红家在天坛街道,属于中风险地区,小区内没有确诊病例,因而健康码是绿色的。谷红的朋友因去过新发地,被大数据定位,健康码成为红色,本应居家隔离的他在陶然亭附近小区出入时没有受到管制,胆子大了起来。换到了崇文门附近的住处,可这一变化立刻被大数据识别,崇文门的社区人员随即联系他,严格进行隔离。

“封闭小区等措施,已经是一种非常严格的管控了。”上述疾控系统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但是与此前武汉时期相比,现在的措施会更有针对性、更精准,不会盲目将防控措施扩展至整个城市。

进出北京变得十分艰难。6月16日晚,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宣布,即日起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

按规定,非必要不出京,出京必须持7日内核酸证明。早在6月15日,出租车、顺风车等出京业务就已经被叫停,长途客车也在逐渐减少发车班次,16日,北京首都机场取消了超300架次的航班,首都机场取消率约40%。

6月24日上午,原本应是端午假期的热闹之时,二级应急响应下的北京站前广场,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仅零星散落着几拨人。二十几个进站检票通道只开放两个,且无需排队,通道口有专人查验出京必须的核酸检测证明。

民航、铁路部门对北京市六类人群——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无症状感染者,以及5月30日以来进出新发地市场和与市场工作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实行购票限制。除上述几类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也不得离京。

在北京火车站通道口,准备回沈阳老家过端午节的王龙夫妇,拿着手机翻找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他们还没买票,想先来看看能否“过关”,因为两人只有一份核酸检测报告,在询问后,悻悻然放弃了。

“现在从北京来到上海的人,都要向居住地的社区报备。出京的核酸检测算多一重保障。”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教授胡善联对《财经》记者说。

即便是在北京市内,人们也不敢轻易走动,除了避免感染风险,还怕经过高风险区,健康码转红,不但要去做核酸检测,短期内彻底没有离京的机会了。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表示,两周没有新的诊断病例或检测阳性病例,就可以判断不会有当地病例引起的续发病例了。到这种程度才有可能调整防控级别,才有可能减轻防控力度。

核酸检测大排查

作为高风险地区居民,俞锋是最早一批收到核酸检测通知的。从6月14日开始,北京对5月30日以来到过新发地市场,或与市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张可所在的北京白纸坊街道,是中风险地区。6月19日下午1点多,社区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家住白纸坊街道的张可和家人下午3点半去做检测,核酸检测通知很贴心地提示,“可以拿个小板凳排队”。

北京提出的是“应检尽检、愿检尽检”。规定六类人员必须接受核酸检测,新发地涉疫市场、涉疫社区相关人员、中高风险街乡镇常住居民、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公共领域服务人员、已返校学生和教职员工,以及参与重点区域社区防控一线工作人员。

在社区工作人员核查完个人信息、身份证等一系列程序后,张可才进入到核酸检测区域。当天的检测区域按社区划分成了五列纵队,居民按照门牌号顺序被分成五人一组依次进棚进行检测。接受检测者会拉下口罩稍微隔开点距离,“提取咽拭子,整个过程也就2到5秒”。张可说。

必检人员与愿检人员,构成一个庞大的待检数据。至6月18日,北京几乎所有检测机构的预约至少排到三天以后,有的医院直接排到7月中旬。

一家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由于检测量突增,原本承诺的48小时出报告,不得不改为三天,“公司内部想要加塞都很难,需要CEO依据情况紧急程度特批”。

北京市检测机构从75家增至144家,全市日检测量由6月11日的4万份,提升至45.8万份,单日最高检测量为108.4万人。

截至6月28日12时,北京市累计完成采样829.9万人,已完成检测768.7万人,基本完成“应检”人员动态清零。

不过,核酸检测的压力还没有缓解。6月28日起,对新发地市场牛羊肉大厅相关人员进行观察期满后的二次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

一位国家卫健委相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北京市计划将部分公立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翻一倍。此前,相关部门已经要求北京市39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拥有核酸检测能力。顺义区的京顺医院,因难以做到,申请降级为一级医院。顺义区卫生健康委已核准。

北京确诊病例住院的时间长

6月29日上午,民航机场巴士司机何姓男士从北京地坛医院出院,这是北京自6月11日新发地相关疫情被报告以来首例出院的本地病例。

北京有一项引人注目的数据是,自6月11日北京新的疫情暴发以来,至7月1日24时,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仅治愈出院4例。

早在2月4日武汉疫情最紧张的时期,国家卫健委曾介绍,除湖北省外,全国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9天多。而湖北省平均住院日为20天。

当时湖北的情况,一是重症患者比较多;二是武汉市制定了更严格的出院标准,增加了在院观察期10天-12天。

北京的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时间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长,这也引发外界猜测,北京市是否调整出院标准,增加观察期?

“出院标准没有任何改变。”北京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医生告诉《财经》记者,出院标准仍按照第七版诊疗方案。

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出院标准要求,临床症状消失后进行两次核酸检测,中间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可以出院。

上述传染病医院医生分析,患者的治疗周期没有特别长,按照国家标准可以出院的治愈者,需要两周隔离期。

其实在上一轮疫情中,北京市新冠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就呈现延长趋势。至5月上旬,平均住院日已超过20天。北京地坛医院院长李昂解释,“不是我们的效率降低了,而是对疾病认识深化了,治疗更系统,效果更巩固。”

在临床症状消失后,患者能否出院,取决于核酸检测是否符合连续两次阴性。“我们医院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可能是全国最长的。”上述传染病医院医生分析,“是我们对执行标准更严格:一方面规范采集标本,尽量减少假阴性发生,另一方面可能也与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提升有关。”

“假阴性”即一些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但是核酸检测报告阴性。有假阴性问题,是受包括采样操作等的影响。在发热门诊,此次北京采取“1+3”的模式,即核酸检测加上血清抗体检测,再加上影像学,还有血液的检测,目的是进一步降低漏诊风险。

一线采样人员如果采样操作不当,会影响检测的准确度。而检测试剂盒也是核酸检测能否更加靠谱的重大因素。

据《财经》记者了解,在北京的医院,大部分核酸检测可以在本院内完成,此前也有部分医院将样本交给合作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部分原因也是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从疫情暴发之初的紧急研发生产到现在,各家的生产工艺一定是逐步稳定的,灵敏度应该有提升。“核酸检测变灵敏了,受检者体内的病毒浓度即便更低,也会被检测出来呈现阳性,因而不能出院。”华大集团传染病首席科学家陈唯军向《财经》记者分析。

何时恢复往昔生活

随着北京西城区金融街街道降为低风险区域,曹梦所在公司恢复50%的到岗率,她申报了每周四、周五两天到岗。

截至7月1日15时,北京市还有4个高风险地区,26个中风险地区。北京居民的生活在逐渐恢复正常。

6月30日,隔离期结束后,李平回到了位于京良路的临时周转区继续联系业务。目前,该区域只对较大的水果批发商户开放。

作为北京市的“菜篮子”“果盘子”,为保证蔬果的正常供应,新发地市场于6月14日12时启动临时交易区,目前共有五个临时交易区正常运营,主要批发蔬菜和水果。据介绍,水果批发在位于盛芳国际花卉总部基地北二门的羊坊临时交易场区进行。

想起上半年的全国疫情,李平表示,此次新发地疫情对自身业务的冲击“要大得多”,“积压在库房里三四十万元的货物都要销毁,给工人的工资也要照常发”。

隔离期间,李平在家中也没闲着,一直通过电话协调货物运转,“原来订好走北京市场的货物,需要联系往别的市场分流,也算弥补了一些损失”。

北京市卫健委公布,7月2日,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

7月2日,一位疾控系统研究人员对《财经》记者分析,从三个指标可以看出北京新发地疫情已渐平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新增确诊病例基本都在掌控之中,比如已经是密切接触者在观察,而后转为确诊病例;第二,新增确诊数快速下降;第三是新增疑似病例很少,“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不排除还会有散发病例”。

北京已经计划对不同“风险”的新发地市场相关人员逐渐解除隔离观察。目前已经在集中隔离点观察的人,隔离14天进行核酸检测,检测阴性者再观察14天,经检测仍为阴性解除观察,可返回社区。对去过高风险地区,包括牛羊肉大厅的人员,也要经两次核酸检测,并居家隔离前后需21天。

对此前封闭的小区,没有出现病例的小区可以整体解封,有病例出现的小区,病例所在单元继续封闭管控,自最后一例病例所在地完成环境消杀14天后,核酸检测阴性可解封。

那么,北京何时可能下调风险等级,出入京不再需要核酸检测证明?

胡善联对《财经》记者分析,北京零新增之后两个潜伏期,约28天,北京的防控风险等级应该可以降为三级。出京做核酸检测不是某一级防控措施要求的,但三级下的出行就自由了,自然不用做核酸检测了。

“北京确诊基本清零,之后低风险地区人员出京可以考虑不用做核酸检测。”上述疾控系统研究人员说。

北京的新疫情让更多民众认识到,在未来,新冠疫情点状、片状的区域性小范围暴发,或将成为常态。

既然新冠病毒要与人类长期共存,已经成为共识,核酸检测将成为“日常”。除了政府的筛查,进城、出城、就诊、住院等,2020年的生活中,更多的场景需要一份检测报告。

(文中俞锋、曹梦、张可、李平、谷红、王龙均为化名;《财经》记者信娜、孙爱民对此文亦贡献)

编辑:王小
关键字: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