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行业平成衰落史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21-04-19 18:24:20
分享到:
导语

日本电子行业的衰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不少值得中国企业借鉴之处

文 李海燕 | 编辑 苏琦

上世纪70年后期以来,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一直是日本的两大支柱产业。在平成时代(1989年-2019年),这两个行业有着不同的结果。

总体来讲,直到今天日本的汽车行业也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比起平成元年的1989年,日本的汽车行业地位其实是上升了。但是电子行业在平成时代的后半部分,相对衰落了。

笔者认为日本电子行业的最高峰是从1979年到2007年左右。很多人认为,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电子行业就不行了。但是从技术水平的提高、新产品的推出、企业的国际化等角度,日本的电子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都有大幅的提高。从电子工业的日本国内生产总金额来看,二战后日本的峰值是在2000年,大约为20万亿日元左右,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这个下降主要是因为日本企业把一些生产基地转移到了海外(主要是中国)或者让外国企业贴牌生产(典型的就是富士康)。

iPhone发售成为日本电子行业转折点

笔者认为,日本的电子行业开始出现问题是在2000年,而衰落走向不可逆转是从2007年开始。2000年-2007年之间,日本的一些优势领域,比如家电、液晶、DVD、DRAM、太阳能电池等的市场占有率也在缓慢下降,主要是日本成本比较高,或者市场营销力度不够造成的。下面从三个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

第一个角度是从硬件产品的角度。智能手机的功能代替了很多的产品,比如手表和闹钟、电子计算器、数码相机和传统照相机、家用游戏机、车载GPS导航仪、VTR和CD以及DVD 播放器、随身听、电视机、录音笔、传真机、电子词典等。上面十多种产品,日本企业都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生产大国。但是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这些产品也都不需要了。应该说电子邮件和扫描仪出现之后,日本的传真机市场就开始萎缩了。

日本的电子工业开始衰落,这个是重要的原因,因为大部分传统的电子工业产品都不需要了。没有市场或者市场萎缩,日本电子行业的势力收缩是必然的。

第二个角度,是国际化大分工的视角。苹果公司的生产大部分都是在中国大陆生产的。负责组织生产的是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中国台湾的企业。iPhone或者iPad中的各种电子零部件是从全世界采购的。主要是日本、美国、韩国、台湾地区、欧洲、中国的企业提供的。美国的苹果公司负责产品的设计、OS的更新换代、产品的营销等工作。苹果公司构筑了一个以美国总部为首的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

这个结果,本质上是美国企业根据时代的变化被迫做出的符合时代的创造。在传统的电子工业行业,日本在大部分细分领域都战胜了美国的竞争对手。苹果公司的战略,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被逼出来的。

第三个视点更加重要,那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竞争战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事实上,在iPhone出现之前,这个趋势就已经出现了。那就是以Facebook和Twitter的诞生为代表的SNS领域的出现。互联网行业具有明显的网络的外部性。美国的互联网企业比起日本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美国的人口是3.5亿人左右,日本只有1.2亿人左右。而且,英文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英文网站的潜在顾客是60亿人口。但是日语网站的顾客只是1.2亿人左右。美国的资本市场比日本发达,美国IT行业是聚集了全世界的人才加上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美国的人口加上美国的资本市场,打造了快速增长的互联网企业。

日本电子行业衰落的其他原因

下面谈一下日本企业相对衰落的一些其他的原因。

一、成本的问题。

1990年前后,日本的人均GDP达到了欧美相同的水平。人均工资等和欧美企业也基本持平。由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地产泡沫,日本土地价格高腾,90年代以后日本的土地成本和房地产租金甚至高过了欧美国家。90年代,日本的人工成本是韩国和台湾地区的2倍-3倍。是中国大陆的10倍以上。

1985年之后,日元持续升值。1995年9月22日的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为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两年左右日元升值到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1995年4月19日,日元达到了二战后的最高水平,1美元兑79.75日元。

日本企业成本的上升,不仅仅在于日元的升值和人工成本的高昂。而且,成为发达国家以后,环境成本和合规成本会急速上升。日本在1971年成立环境厅,在2001年环境厅升格为环境省。这类似中国的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部。日本的环境破坏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社会问题,70年代以后逐步得到改善。日本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和合规经营要求也日益增加。

二、日本企业自身的结构和文化问题。

二战以后,日本逐步形成了终生雇佣制度。应该说,终身雇佣制度是日本战后迅速赶上欧美国家的重要制度。在追赶欧美企业的过程中, 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比如,大名鼎鼎的丰田汽车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一直都在拆解美国通用汽车的汽车。通用汽车每推出一款新车,丰田汽车都要进行彻底的拆解和分析,进行逆向开发或者吸收其中的一些技术元素。电子行业也基本上是类似的。都在紧紧跟随美国和西欧的全球领先企业。

但是终身雇佣制度到了平成时代,威力就明显下降了。很多领域,日本企业已经赶上了欧美同行。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不断的发明和创造。这个时候,需要员工更多的个性或者更加宽松的公司内部氛围。而且,经过明治维新之后100多年的发展,日本许多企业都成为超大型企业。随之而来的就是大企业病。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一些知名创业家相继去世或者离开了一线。平成时代的公司负责人,往往都是大学毕业之后加入某家公司,认真工作几十年后登上领导岗位的人。这些干部的特征是聪明但是缺乏个性,也缺乏第一代创业人的激情和掌控力。

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的大部分传统行业都陷入了人员过剩和设备过剩的情况。按照日本的雇佣习惯,公司很难进行裁员。日本的电子行业在1990年以后,技术水平也是不断提高的。但是企业的盈利都被冗员吃光了。这是日本电子行业的大企业利润低的重要原因。

三、日本的技术外溢如技术的装置化、关键零部件的提供和人员的流动。

日本之后崛起的国家和地区,都集中在东亚,这绝不是偶然的。日本的技术外溢对东亚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技术外溢开始显现。事实上,田中角荣访华之后,就不断有日本的企业家代表团来华访问。东亚国家和地区导入日本技术和资金的渠道有多种:购买日本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吸引日本企业投资办厂;派留学生和研修生赴日学习;东亚的企业招聘日本退休技术人员;通过贸易日本进行技术指导等等。

韩国和中国的电子行业,每一家工厂里面都有大量日本的设备。复杂的产品,每一种产品都有日本原产的零部件。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专利的保护时间。2000年以后,韩国和台湾地区在许多电子产品领域迅速赶上或者超过日本,背后就有韩国和台湾企业可以自由免费使用过了保护时间的日本专利的因素。

四、技术路线的问题和企业战略的问题。

1G和2G时代,日本企业是站在了全世界领先的位置。1999年,日本的京瓷公司推出了全世界第一台带有照相功能的手机。NTTdocomo推出了iMode,是历史上第一次在手机上可以使用互联网,领先了全世界。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企业在手机的小型化、电池的长效化、功能的多样化等领域都走在全世界的前列。

但是日本通信的标志是自己独特的标准。日本各个企业都按照日本国内的路线向前走。日本企业生产的手机被称之为“ガラ系”,意思是就像加拉帕果戈斯群岛的生物一样,走的是自己独特的进化道路。

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除了OS,手机的其他功能,都是既有的技术。苹果公司做到了用户体验的最佳。日本既有的手机公司为什么成为不了苹果?本质上是日本这些厂家的体制造成的。日本所有生产手机的公司,都是综合性的公司。

笔者掌握的材料显示,这些公司的社长(CEO)没有一个是手机事业部升迁上来的。日本的体制在有追赶目标,或者追求既有产品的更加精细化的时候,是优于美国企业的。但是如果进行产品的战略性转变,日本企业的体制是很弱的。日本(家电企业或者综合电机企业生产的)手机都是按照日本原来的延长线上在发展。

谈到电子行业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那就是光刻机。由于中兴事件,让光刻机这个极其特殊的设备走进了普通民众的视野。光刻机被称之为截至目前人类制造的最精密的设备。日本尼康和佳能公司的光刻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超过美国。这个技术优势一直保持到2005年左右。2005年之后,荷兰的ASML在技术和销售量上超过了日本企业。笔者认为其中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日本企业投入的持续研发资金不够。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所有企业都受到了日本国内市场饱和以及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影响。半导体行业受到日美半导体摩擦的影响。对新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的投入不如80年代那么迅猛和大胆。90年代后期,在存储器领域(DRAM)日本企业败给韩国企业。也就是说,90年代后期以后日本企业对设备的需求其实也减少了。依靠尼康公司一家企业去开展巨额的研发是不现实的。

其二是企业战略的影响。ASML是荷兰的企业,荷兰是没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的。这就逼迫ASML和全世界所有相关的优质企业以及用户去构成战略和联盟。ASML光刻机的镜头和照明系统是德国蔡司提供的,控制台是飞利浦提供的。尼康公司除了光源都是公司内部制造的。现在美国英特尔、台湾的台积电都是ASML的大股东。本质上ASML和这些企业构成了战略联盟。半导体企业负担了开发资金,股东企业也成为ASML的固定的客户。这个战略联盟的确立是ASML胜出的关键因素。如果单纯从光刻机的部件来讲,目前ASML光刻机使用的零部件和光源,日本企业都可以制造。

五、行业和产品结构的不同。日本电子行业相对衰弱了,汽车行业却更加具有竞争力了。

因为其背后的制造逻辑和发展路径不一样。上世纪90年代以后,家电行业严重模块化,其他国家企业可以通过进口模组简单地组装各种家电产品和笔记本电脑。

但是汽车行业就不同,汽车的零部件在2万个左右。是需要负责设计和调整的。日本的经营学家,称之为すりあわせ(英文翻译为Integrated,中文可以翻译为复杂调整)。

直到今天一些复杂而且精密的产品,日本企业依然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比如复印打印一体机、数码照相机、内视镜等,并没有被后来崛起的韩国和中国企业所替代。过去60年,医用内视镜市场一直被日本的三家企业所瓜分,也就是奥林帕斯(市场份额大约为70%)、Konica、富士能(富士胶片控股公司的下属企业)。

从Intel看日美半导体行业较量

许多中国人都简单地认为,由于日美半导体摩擦,日本受到美国的打压,所以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一蹶不振。客观来讲,美国对日本的打压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市场经济下打仗的是企业。我们通过美国Intel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战略,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电子行业衰落的重要原因。

Intel公司是1968年成立的,其主业是生产DRAM。Intel公司受日本一家名为Bizcon(ビジコン)的计算器公司委托,开发了微处理器,之后微处理器不断更新换代。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DRAM败给了日本企业。Intel公司在1985年10月,做出了退出DRAM领域的战略决断,专注于CPU的生产。这是Intel公司在80年代最为重要的战略转折。

1993年,Intel公司推出了奔腾芯片(Pentium)。1995年以后,Pentium几乎成为CPU的代名词。其实在CPU领域,Intel公司是存在竞争对手的,那就是美国的AMD公司和Cyrix公司。Pentium芯片在推出两年后,市场的占有率也只有4%左右。Intel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战略和战术,成功地让自己掌握了电脑行业发展主导权,也成功打败了竞争对手。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个人电脑行业发展的主导权在以IBM和东芝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大企业手中。Intel公司是众多零部件厂家中的一员。制造电脑需要复杂的技术,美日欧以外的企业没有技术能力去生产。个人计算机内部的设计和接口,各个企业有所不同,产品容易实施差异化战略。

Intel公司开发了Chipset和母板技术,而且把技术传授给了台湾企业。母板对外的接口(Interface)是公开的,但是内部是Intel的企业秘密,非公开。通过这种战略,Intel公司排斥了其他CPU生产厂家。

而且,让个人电脑零部件模组化(Module)。使没有技术能力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购买母板、显示屏、框体和电池就可以生产电脑。产品差异化变得很难。传统的电脑生产企业IBM和东芝公司等逐步丧失了行业的引领权。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电脑销售量不断增加,各种零部件成本也不断下降。电脑价格下降,销量不断攀升。电脑销售量的增加就意味着Intel公司CPU的不断增加。Intel公司的丰厚收入,可以保证Intel公司不断研发新一代的CPU。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个人电脑发展的主导权从电脑生产厂家转移到了Intel公司。2002年以后,台湾企业开始在大陆设厂生产个人电脑,价格进一步下降。IBM和日本厂家完全丧失了电脑生产行业的主导权。

2004年,IBM公司把个人电脑业务部门出售给了中国的联想。最初,IBM是找到了日本电脑生产企业,但是没有日本企业愿意收购。应该说,IBM做出的这个决断是正确的。

相比美国IBM公司的迅速决断,日本公司的动作就很缓慢。日本的NEC公司在2011年和联想成立了合资公司,把自己个人电脑业务的一半股权出售给了联想。2016年联想公司控制了合资公司90%的股份,NEC公司实质上撤出了个人电脑市场。

(作者为独立产业经济学家;编辑:苏琦)

编辑:苏琦
关键字: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