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WTO前总干事拉米: 全球化大趋势不会停止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21-04-20 13:06:11
分享到:
导语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将改变我们所熟知的全球化,但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全球化仍被视为摆脱贫困的途径

文 皮埃尔·布里昂松(Pierre Briancon) | 编辑 郭力群

世界贸易组织(WTO)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今年5月接受《巴伦周刊》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将改变我们所熟知的全球化,但全球化大趋势不会停止。他指出,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全球化仍被视为摆脱贫困的途径。

但拉米也警告说,局部经济弹性提高会降低全球经济效率;价值链回流和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所带来的转向会给国际贸易造成新的摩擦,在当前国际合作水平下降之际,消除这些摩擦的难度很大。

《巴伦周刊》:现在有很多关于疫情会终结全球化的言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拉米:这个说法更多局限于欧洲一些学术圈,当然,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所持的一些立场,这种声音在美国也越来越大。但看看世界其他地区:亚洲希望尽快恢复全球化进程,非洲也是如此。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全球化是摆脱贫困的途径。从许多方面来看,这比减少不平等现象更重要。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全球性的恐慌和害怕全球化不是一回事。

《巴伦周刊》:然而许多人似乎认为全球经济的下一个阶段会和我们过去经历的截然不同……

拉米: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全球化不会发生变化,而是不会发生“去全球化”。一些政府希望走上“自主制定发展战略”之路,所以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价值链回流的现象,但我认为在这个话题上“讨论”并不等于会付诸“行动”。

但在经济其他领域,全球化会继续推进。可以看看像数据交换这样的领域,或是在线服务,例如、医药以及休闲产业……

至于如何看待当前出现的这种争论,我们必须记住一点:全球化不是一种价值观,而是一种进程,它只是当前体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形式,有利也有弊。

《巴伦周刊》:那么我们会像往常一样回到全球化时代吗?

拉米:危机将使经济体系变得更具弹性,但效率会下降。现在正在出现大规模的风险再定价,就像几年前油市发生的情况,就像碳定价应该发生的情况,也像中国涨工资。这一次,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价格风险已经大大上升。

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就是,世界各国都加强了预防措施,再加上政府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国际贸易将比过去更加分散。

如果说疫情前的世界是在努力争取公平竞争,那么现在我们需要应对的则是疫情带来的一些不平等现象。首先是我称之为“预防主义”(precautionism)的兴起——它不同于我们以前熟悉的保护主义,因为预防主义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保护主义是指一个国家试图保护自己的生产商免受来自外国生产商的竞争。但是举个例子来说,自行车就是自行车,你不会因为自行车到底是个好东西还是坏东西而对它征收关税。预防主义是指一个国家试图保护自己的人民免受风险,而每个人对风险的界定都是非常不一样的。

第二个因素是大规模国家干预产生的影响,干预形式包括国有化、紧急救助、商业补贴或其他形式。例如,一些国家的政府有资源进行干预,而一些国家没有这样的资源,一些国家救助本国航空公司或确保医疗保健价值链回流的做法显然会影响全球竞争。

因此,所有这些都会加剧摩擦,现在要在国际层面共同应对这些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全球协调,部分地区所体现出来的复原力可能会加剧全球脆弱性。国际合作现在处于75年来的最低水平。

《巴伦周刊》:但是政府想要重新考量价值链,在目前环境下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拉米:各国政府意识到了自身的脆弱性,这体现在不得不实施进口限令或供应链中断等方面,它们都有一些薄弱环节。但是让自己的经济变得更具弹性并不容易。回到本国的价值链是否比留在国外的价值链更牢固这一点是有争议的。

让价值链回流代价很高,而且需要时间。因此,为了降低脆弱性,各国可以像过去那样增加库存,这就是“即时库存”的终结。而且各国应该推动供应链的多元化,比如说不要只依赖中国一家大型工厂,也许五年后你会在其他国家拥有两三家规模稍小的工厂。

《巴伦周刊》:你觉得在这场危机中有赢家和输家吗?

拉米: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都是输家。到目前为止,赢家是那些中等规模的国家和地区,如德国、韩国、台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影响力有限。

至于欧盟目前还没有定论,这取决于还在讨论中的欧盟整体经济复苏计划能否成功。■

(《巴伦周刊》英文版2020年5月20日)

编辑:郭力群
关键字: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