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争入手重写经济学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21-06-02 14:30:52
分享到:
导语

文 本力 | 编辑 臧博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在回忆他博士入学面试时,曾提到当时考官问的问题是:既然竞争的长期后果是利润为零,企业为什么还愿继续经营?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张五常教授当时的答案是,企业虽然没有利润,但是有利率。而北大国发院周其仁教授曾经提到两个答案:一是长期利润为零是平均而言,总有企业盈利,亏损的企业退出市场,竞争使企业争当优胜者;二是只有长期利润为零的趋势,才能迫使企业不断创新,争取获得“创新的垄断利润”。

安瓦尔·谢克的《资本主义:竞争、冲突与危机》一书对竞争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

对于张五常的答案,书中是这么认为的:“利率也可以作为利润率的一个较低的基准,表明资金运作积极投资和消极投资时收益率的差别。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利息都是评价利润是否足够高,而不是决定利润的一种因素。”确实,回顾1980年到2008年这一资本的黄金时期,当时与经济增长同步伴随的是利润份额的上涨、利率的下降和不平等增加。这恰恰说明,利润和利率不仅不可以画等号,而且有着大致的负相关关系。

对于周其仁的答案,书中也有相应的阐述:“行业内竞争迫使个体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定价,同时也迫使其努力削减成本,从而降低价格并扩大市场份额。削减成本既可以通过压低工资、延长日工作时长或提高劳动强度实现,又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

但这仍然只是表面的原因。谢克教授给出的核心概念是真实竞争,他从这一概念入手重新构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囊括微观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经济学体系。这个体系将利润率作为最重要的分析对象,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没有需求侧,也没有供给侧,只有利润侧。”

安瓦尔·谢克认为,真实竞争理论的核心是卖家之间的竞争导致的价格均等化,以及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导致的利润率均等化。而这正是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关于竞争的共同观点。只是,马克思坚持认为,恰恰是这些设定价格、削减成本、扩大规模和争夺市场的企业行为,推动了竞争规律的实现。

唯快不破的互联网经济,将这种竞争的残酷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烧钱圈地”的竞争乱象和各种价格战,还是谋求竞争中优势地位的平台垄断,以及为了降低成本的各种“活在系统中”,往往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从0到1》的作者、创业界的思想家彼得·蒂尔对竞争大唱反调,认为这是一种有害的思想,“竞争是一场高成本的买卖。”

在安瓦尔·谢克的研究框架中,真实竞争区别于完全竞争正是体现了由于资本追求利润而导致的对抗性。他在书中常常用战争来形容这种对抗性,并且反复说真实竞争与完全竞争的差异就像战争和芭蕾的差异一样巨大。这种对抗性曾经使美国经济出现了较长时间的滞胀,或者是短时期的剧烈崩溃,尤其是20多年来,金融危机发生得更为频繁。

这本书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探究资本的流动和企业竞争的规律,但其实已经触及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运动定律是调节经济过程的原则,它们贯穿于各种起相反作用的趋势中,并通过这些趋势的作用展现出经济运行的内在必然性。资本主义处处都表现出其特有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贯穿着多个地区、地域与国家,也贯穿着整个时间——以繁荣、衰退与崩溃交替进行的形式表现出来。

针对竞争导致的循环和动荡调节这一经典问题,塞缪尔·鲍尔斯等经济学家的《理解资本主义》也曾经给出过一个融合新古典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但是“竞争、冲突与危机”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整体的一个研究思路,而且在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之间找到了一个更有解释力和问题意识的新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作者为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秘书长、《北大金融评论》副总编;编辑:臧博)

《资本主义:竞争、冲突与危机》

(美)安瓦尔·谢克著

赵准等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1月

编辑:臧博
关键字: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