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汝为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21-11-30 15:47:28
分享到:
导语

文 | 编辑 huangshujing

文/宋朝

2021年6月12日,著名编剧、导演林汝为去世,享年89岁。

林汝为是很多人的伯乐。在《四世同堂》中饰演祁家老二的赵宝刚,在《便衣警察》中担任美术设计的冯小刚,以及为《便衣警察》演唱主题曲的刘欢,都由林汝为亲手发掘。“峥嵘岁月何惧风流!林导安息!”得知林汝为去世的消息,刘欢表达了自己的哀思。“林汝为导演培养出了很多影视人才,我自己也受益良多。”在6月16日的送别仪式上,导演郑晓龙如是说。

“为”,一种家庭教育

林汝为1932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父亲林子明是位生物学家和遗传学教授,毕业于燕京大学生物系。林家有五个孩子,林汝为排行老二,和四个兄弟姊妹一样,她的名字里有个“为”。“很多人光说不做,或者说多做少。”父亲后来解释,他之所以偏爱“为”这个字,寓意很简单,那就是“忌空谈尚实干”。这也是为什么,文革刚结束后不久,无事可做的林汝为决定改变现状——做事一定要依靠自己,这就是她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父亲是天津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奠基人,在林家的老朋友看来,女儿后来成了导演,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以至于时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林汝为导演的《四世同堂》和《便衣警察》热播时,“生物系的老师还在念叨林子明先生及其家人。”

林汝为的艺术生涯开始于1950年。这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的前身,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成立,她是第一届学员。三年后,她主演了林扬导演的《赵小兰》,这是一部根据同名戏剧改编的电影。片中她演一个追求思想解放的农村姑娘。此后有长达20多年,林汝为在电影界几乎销声匿迹。很多年后,她透露,无戏可拍的年代,自己在长白山做伐木工人。

1984年对于林汝为是个转折点。当时老舍的《四世同堂》已经在新华书店上架。52岁的林汝为告别长影,来到了位于西三环立交桥下的北京电视台电视剧艺术中心。她后来回忆:中心的核心资产,就是几台摄像机,办公室连桌子和凳子都没有,“所有人开会都是坐在窗台上”。刚到电视台工作时,为了弄清拍电影和拍电视剧的区别,她经常向技术部门请教。“你给我培训一把吧。”她会直截了当告诉对方。

“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开始在中国普及。和五六十年代的西方一样,那时拥有一台电视机,都会骄傲地展示出来,因为它是地位的象征。对于第一批拥有者来说,电视带给他们的欢乐和好奇,或许只有初代iPhone带给年轻人的惊喜可以相提并论。”2014年的《时代》周刊曾这样回顾当时的社会风潮。电视即将改变大众的文化生活,林汝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讯息。

彼时无论在电影圈还是电视圈,林汝为都是个籍籍无名的“老太太”。她之所以决定把《四世同堂》改编成电视剧,除了对小说有感情,很大程度上和自己的童年经历有关。老舍的《四世同堂》里有句话,“亡国就是最大的罪。”1941年,年仅9岁的林汝为亲眼目睹了燕京大学的门岗一夜之间换成了日本人。

《四世同堂》:从小说到电视剧

在老舍的作品中,《四世同堂》可能是最慢热的一部。不仅如此,很长一段时间,国内读者只能看到《四世同堂》的前87章。在林汝为的印象里,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她才知道原来老舍还写过一本名叫《四世同堂》的书。

《四世同堂》开拍前,林汝为把这部百万字的小说看了七八遍,此外,她还做了大量采访工作。就像老舍夫人胡絜青在《四世同堂·前言》中写的那样:“小说就是通过这些人的故事,抒写了北平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的凶残、虚伪和无耻。”值得庆幸的是,上世纪80年代,很多当年的北平人都健在。林汝为的采访对象包括:胡絜青的几位满族亲戚、解放前拉洋车的车夫,以及从事殡葬业的抬杠者。“我心里头特别尊重老舍先生,因为我觉得第一他爱国,再一个他爱老百姓。”201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林汝为这样说。她说到做到,《四世同堂》所有演员的定妆照,林汝为都会请胡絜青过目。

实际上,小说《四世同堂》的问世,同样离不开胡絜青。作为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领导,早在1941年,老舍就想写一部抗日小说,但是苦于找不到人物原型。直到1943年,胡絜青来到战时“陪都”重庆与他团聚。她带来了足够的素材:一个被日军占领的北京城,那里的人是如何生活的,老舍终于进入写作状态。《四世同堂》1944年动笔,翌年完成前两部。由于《骆驼祥子》英译本在美国大受欢迎,当老舍着手写第三部时,他的名字已经开始在美国传播。

1946年1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老舍赴美进行了一段长达两年的文化交流。在此期间,他一边讲学,一边参与小说《黄色风暴》(《四世同堂》英译本)和《鼓书艺人》的翻译工作。1951年,《四世同堂》在美国出版(节译本)。同一年,这本描写中国人民抗日的小说在日本发行,反响强烈,畅销一时。1965年3月,老舍访问日本,与作家谷崎润一郎会面,并接受《朝日新闻》的采访。讽刺的是,林汝为导演的电视剧《四世同堂》中有句台词,是谢钢饰演的老三祁瑞全说的:“侵略者要是肯承认别人也是人,也有人性,会发火,他就无法侵略了。”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1990年,林汝为导演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苍生》开播。接拍这部电视剧,和她骨子里的“服务”意识有很大关系。就像她在同一年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的那样,自己是为观众服务的:“艺术如果是单纯地自我欣赏,就可以不必考虑艺术形式,只要个人过瘾,沙龙小圈子认可就行了。可是八亿农民还处于文化的饥渴状态,我首先要考虑他们的需求,要反映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爱看才成。”

2011年,田沁鑫执导了话剧版《四世同堂》。她后来说,导演这部话剧可能是命中注定。1985年,林汝为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播出时,打动过很多人,其中就包括时年16岁的田沁鑫。林汝为版《四世同堂》走的是现实主义路线,尽可能忠实于老舍原著;田沁鑫则更大胆一些,她甚至认为,北平在老舍的想象中,是座超现实主义城市,它的居民是些充满戏剧性的人物。

相比之下,在创作领域,林汝为相当谨慎。超现实主义之于老舍的《四世同堂》,在她看来是不可想象的。这里有个细节,在小说中,祁家院子里有棵枣树,《四世同堂》拍摄前,美工一时找不到枣树,买了棵杨树“栽”在摄影棚里,让林汝为大为光火。“光有京味是不够的,还得有历史做依托。”林汝为后来说。她从不讳言,自己的创作原则是现实主义。

毫无疑问,在林汝为导演的作品中,《四世同堂》在艺术上是最成功的一部。导演的人生体验和心气都在这部电视剧里:开场是幅不折不扣的卷轴画,以沉浸在天伦之乐中的祁老太爷为首,那个“有花草,有诗歌,有茶酒”的小羊圈胡同,以及它的老街坊依次展现在观众面前。

关于地道的中国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林汝为的《四世同堂》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我主要管补充、丰富人物,其他的由副导演等去做。”不管是当年拍摄《四世同堂》,还是20年之后导演《妻室儿女》(根据叶广芩小说《采桑子》改编),林汝为的工作方式始终如一。

伯乐

《便衣警察》(1987年)是继《四世同堂》之后,林汝为电视事业的第二个高潮,本剧最终获得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和第八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

《便衣警察》改编自海岩的同名代表作。关于这部电视剧的拍摄缘起,2007年,在一档“《便衣警察》20年后再聚首”的节目中,林汝为坦承,是因为自己与警察打交道时有过一次不太愉快的经历。“后来我和我的一个朋友也是发小聊起了这事儿,他当时是公安部的部长,他说那你给我们拍一个电视剧吧,电视剧更能教育人。我就说那拍个警察与老百姓的故事吧,他就找来一本书,就是《便衣警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导演和编剧,林汝为还是个成功的词作家。由她填词的《重整河山待后生》和《少年壮志不言愁》两首电视剧主题曲,已经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业兴盛的标志。对此刘欢最有发言权。《少年壮志不言愁》的录制过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可能因为词作者就是导演,所以歌词和《便衣警察》的气质、气场都很吻合。”著名词曲作家、演说家安德莉亚·斯托尔佩说过,真实性是好歌词的重要特征。林汝为的词,贵在情感真实。

1998年退休后,林汝为便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2010年,新浪娱乐《新航标》做过一期《电视英雄回忆录》专题,在“经典80年代”系列中,四位在电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女导演,包括蔡晓晴、林汝为、杨洁和黄蜀芹,分别接受了专访。那是林汝为告别电视圈后,最隆重的一次亮相。但凡采访过林汝为的人,都会被这位导演的人格魅力吸引:她身上有种惊人的坦率,从不避重就轻。就像她当年向北京电视台的技术人员请教时,不避讳自己不懂机器那样——即便跟晚辈交流,她也会首先申明,自己在接拍《四世同堂》前,并没有多少拍片经验。

(作者为影评人;编辑:臧博)

编辑:huangshujing
关键字: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