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北京市金融街北京证券交易所办公大楼内,伴随着钟声响起,首批81家上市公司上市交易,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
这距离宣布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不到三个月。9月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宣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今天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揭牌开市,这是继去年7月正式推出精选层后深化新三板改革、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大创新举措;也是新三板市场运营八年多来,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之路的新起点。”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当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暨开市仪式上说。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形成特色的关键是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下,准确把握市场定位,不断提升市场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契合度和适配性。北交所将围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目标,探索建立适应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
过去两个月,证监会完成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主要制度规则从公开征求意见到正式发布的过程。10月30日,证监会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再融资和持续监管3件规章以及相关的11件规范性文件。此前,证监会于9月3日和9月17日分别就上述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1月1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宣布开市工作准备就绪。北交所开市筹备过程中,累计有超过210万户投资者预约开通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权限,开市后合计可参与北交所交易的投资者超过400万户。
从首批上市公司来看,北交所正式开市前,精选层审查发行工作正常开展,10家已完成公开发行等程序的公司直接在北交所上市,71家存量精选层公司平移至北交所。
北交所开市首日,10只新股全线大涨,盘中两度触发临时停牌。当日涨幅前五的股票是N同心、N大地、N志晟、N晶赛和N恒合,其中N同心涨幅为493.67%。
同日,上证指数下跌0.16%,深证成指下跌0.47%,创业板指下跌0.82%。
不过,北交所首批股票随后几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11月18日,北交所开市第四日,除了同惠电子、大地电气和吉林碳谷等5只股票小幅上涨,其余股票绝大部分出现下跌,不包括停牌公司。当日跌幅前五的股票为志晟信息、晶赛科技、中设咨询、同辉信息和中寰股份,下跌幅度均超过5%。
2021年是注册制改革的第三年,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再到北交所,注册制正在向全市场推广。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核心。11月12日,北交所公布首届上市委员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复核委员会和纪律处分委员会委员名单。其中,上市委员会委员共33名,为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委员会委员平移担任。除了9名北交所内部委员,外部委员有7名来自证监会系统单位,12名来自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市场机构,5名来自基金公司。上市委员会委员对北交所发行上市审核、股票退市和重新上市等事项进行审议。
新三板过去一直存在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新三板目前共有挂牌公司7027家,包括创新层挂牌公司1228家和基础层挂牌公司5799家。北交所开市当日精选层从新三板撤下,从此成为历史。
而北交所指数方面,从科创50指数推出时间来看,北交所指数可能不会在开市后立即推出。北交所11月2日关于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试行)的公告显示,北交所指数发布前,以北交所全部上市股票收盘价涨跌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基准指数涨跌幅,计算收盘价涨跌幅偏离值,据此认定异常波动情形。精选层挂牌公司平移为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异常波动指标连续计算。
首批股票价格回调
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北交所首批81只股票中,10只是新股,其余71只股票从精选层平移而来。10只新股分别是N大地、N汉鑫、N中设、N志晟、N中寰、N广道、N同心、N晶赛、N科达和N恒合。
当日,北交所10只新股全部上涨,平均涨幅199.80%,其中N同心大涨493.67%,盘中涨幅一度超过500%,稳居新股涨幅榜首位;N大地、N志晟和N晶赛涨幅亦超过200%。与此同时,68只未停牌的存量股票涨跌互现。存量股票绝大部分高开低走,其中德瑞锂电涨幅最高,上涨18.23%;59只股票走跌,下跌幅度最大的股票是同辉信息,收跌15.98%。
《财经》记者了解到,存量股票开市初期股价出现一定幅度调整,开市前存量股票已平均累计上涨56.27%。上述公司基本面没有变化,已于10月底披露三季度财报,北交所开市前无其他重大公告。存量股票股价整体趋于收敛。
“北交所首批股票表现在预期之内,自宣布设立北交所以来,存量股票已有一定涨幅,上市首日部分获利盘离场属于正常现象。10只新股集体大涨,盘中两度临时停牌,则反映了市场一贯对于新股的热情。”一位国金证券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北交所延续了沪深交易所的“T+1”交易规则,即投资者买入的证券,买入当日不得卖出,但北交所另有规定的除外。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试行)显示,北京证券交易所对股票交易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涨跌幅限制比例为30%。但新股上市交易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此外,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公司平移为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平移当日其股票交易实施30%的涨跌幅限制,以精选层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其前收盘价。
北交所开市首日10只新股均盘中触发两次临时停牌。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设有临时停牌机制。交易规则显示,无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股票竞价交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可以对其实施盘中临时停牌,一是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的;二是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60%的。
Wind数据显示,从创业板和科创板来看,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超过100%,平均换手率近九成;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40%,平均换手率为78%。
北京一家投资机构董事长认为,北交所首批上市的10只新股,发行定价不高。据了解,北交所10只新股均选择了直接定价方式。10只新股发行市盈率平均22倍,首发募集资金在1.5亿元上下。北京证券交易所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细则显示,公开发行并上市采用直接定价或竞价方式的,全部向网上投资者发行,不进行网下询价和配售。
另一方面,10只新股在首日上涨后出现连续回调。11月16日,10只次新股中仅有2只上涨,其余均下跌,最大跌幅16.82%;11月17日,10只次新股中仅有晶赛科技收涨1.11%,其余全部下跌。此外,11月16日,存量股票不少出现下跌。
“现在的回调,也是北交所市场投资者理性的表现。存量股票继续被爆炒,反而不利于北交所后续的发展。”银泰证券股转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认为,随着估值的回归,新开户投资者会逐步入场。
关于打新收益,一位投资者对《财经》记者表示,北交所打新的绝对收益不是特别大。根据管理细则,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上发行数量时,根据网上发行数量和有效申购总量的比例计算各投资者获得配售股票的数量。其中不足100股的部分,汇总后按申购数量优先、数量相同的时间优先原则向每个投资者依次配售100股,直至无剩余股票。
这被认为利于缓解投资者集中申购压力。根据管理细则,投资者应当按照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的要求在申购时全额缴付申购资金、缴付申购保证金或以其他方式参与申购。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划入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的风险基金,风险基金的使用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的规定。
星石投资首席研究官方磊对《财经》记者表示,从盈利能力来看,2021年三季报中,首批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中位数为8.97%,高于创业板的6.2%和科创板的7.5%。从估值角度来看,首批上市公司市盈率(TTM)中位数为28.9倍,远低于创业板的40.1倍和科创板的52.2倍。
“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具有市值偏小、盈利能力较强和估值偏低的特点。首批上市公司中八成来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方磊说。
差异化竞争机会
在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承销商中,科达自控、恒合股份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大地电气保荐机构为东北证券,中设咨询保荐机构为银河证券,中寰股份保荐机构为安信证券,同心传动保荐机构为开源证券。志晟信息联席主承销商为中泰证券和太平洋证券。
天风证券数据显示,从科创板近两年的运行情况来推测北交所将来业绩贡献,预计北交所将为证券公司带来经纪、两融和IPO收入合计188亿元,占今年行业整体年化收入4%。考虑到叠加北交所的交易活跃度将更高,预计2022年北交所能为证券业带来接近5%的业绩增量。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教授施东辉认为,随着北交所市场的发展,投行格局或将再次改变。沪深两市发行业务长期被一线证券公司占据,所谓“三中一华”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但新三板情况有所不同,整体上中小证券公司业务量相对占优,北交所设立将提供差异化竞争契机,中小投行有望转型为专注于某个行业、某个区域和某类服务的精品投行。
“北交所开市首日我们的开户数是平时的好几倍。”一位天风证券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下一步天风证券计划加大对北交所和新三板业务的投入。据了解,北交所开市三日,累计新开户29.5万户,全市场合格投资者共计432万户。
一位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一线证券公司项目多,人手有限,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沪深交易所,没有太多精力放到北交所上。但中小证券公司大力投入,可能试图通过此类业务实现弯道超车。
今年6月,中国证券业协会根据证券公司经审计数据,对证券公司资产规模等38项指标进行了统计排名,发布2020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指标排名情况。其中,2020年度证券行业投行业务收入达到670.67亿元,同比增长39.76%,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5.25%。而证券公司2020年度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排名方面,前五分别是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和华泰证券。开源证券和安信证券位于20名左右。
易会满今年10月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规范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定位,防止板块套利,是注册制改革始终要把握好的重点内容。科创板和创业板申报企业已主动撤回245家,不少是因为板块定位问题,这暴露出一些保荐机构在发展观、政策把握和内控上存在差距,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质控跟不上。希望保荐机构与监管部门、交易所同向发力,持续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和政策执行效果。
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业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显示,发行人属于金融业、房地产业企业的,不支持其申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
此外,发行人生产经营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行人不得属于产能过剩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的淘汰类行业,以及从事学前教育、学科类培训等业务的企业。
11月15日,全国股转公司查处一起涉北交所上市的信息披露违规案件。全国股转公司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创新层挂牌公司钢宝股份的控股股东南钢股份披露了拟将钢宝股份分拆至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预案。对上述重大事项,钢宝股份未同步在全国股转公司官方网站进行披露,构成信息披露违规。
钢宝股份是北交所开市后第一批A股分拆至北交所上市案例。全国股转公司认为,钢宝股份的主办券商国泰君安未督促公司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持续督导未勤勉尽责,全国股转公司决定对其采取约见谈话并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要求其加强内部控制和工作协同,规范履行职责。
而关于注册制改革,易会满表示,证监会始终强调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审核要求,必须对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始终强调要督促中介机构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始终强调要统筹一二级市场的适度平衡。
流动性提升
流动性是北交所的另一指标。11月15日-17日,81只北交所股票交易总体平稳。北交所开市前三日股票合计成交169.99亿元,其中,68只未停牌的平移股票成交100.31亿元;10只次新股全部上涨,平均上涨146.80%,成交69.68亿元。68只未停牌的平移股票开市三日内小幅盘整后股价逐渐回升,日均换手率为3.18%。
从龙虎榜来看,Wind数据显示,11月17日,大地电气、同心传动和志晟信息等纷纷进入龙虎榜。其中,大地电气卖出前五营业部为中信华南广州宸悦路、东方财富拉萨东环路第一、华泰湖北分公司、东方财富拉萨团结路第一和国君上海松涛路。
买入前五营业部为中信建投安吉天荒坪路、国金上海奉贤区金碧路、广发上海吴兴路、华泰南京分公司和东莞江西分公司。
个人投资者门槛方面,北京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试行)显示,个人投资者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股票交易,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是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二是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11月16日,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发布了招募说明书和份额发售公告。8只基金于11月19日开售,每份基金份额初始面值1元,认购价格1元,首次募集总规模上限为5亿元,共计40亿元。
此前,证监会11月12日表示近日准予注册8只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采取两年定期开放的运作方式,约定80%以上非现金基金资产投资于北交所股票,可以为北交所带来增量长期资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对《财经》记者表示,北交所开市首日交投比较活跃,短期内不会对沪深交易所造成冲击,北交所有自己的定位,沪深交易所已经有30年历史,因此沪深交易所不需要紧张。
“长远来看,的确可能存在三个交易所公平竞争的问题,这涉及到每个交易所的制度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等。上市公司选择去哪一个交易所上市是双向选择。”刘俊海说。
限售期方面,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显示,发行人高级管理人员、核心员工通过专项资产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等参与战略配售取得的股份,自公开发行并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或委托他人代为管理。其他投资者参与战略配售取得的股份,自公开发行并上市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或委托他人代为管理。
对比科创板和创业板开盘初期,中金公司认为,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板块平均换手率首周、首两周、首月分别为32%、52%、16%和23%、11%、14%。随着市场关注度逐步向正常化回归,此前科创板和创业板的首批公司均出现了交易活跃度逐步回归常态化的趋势。未来一段时间北交所首批新股表现的特征可能与科创板和创业板开板初期相似,但也可能因为一些原因而呈现不同,包括涨跌幅限制、上市公司特征差异和定价方式等。
“2010年创业板刚成立不久,站在当时的维度会发现创业板的公司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竞争力不够、产品线不够或科技研发投入不够等。但是十年过去了,当年上市时30亿元或50亿元市值的小公司已成长为上百亿、千亿元市值的公司。”招商基金基金经理韩冰表示。
韩冰认为,北交所成立之后,其所支持的公司中肯定也会出现一批优秀的公司,当然,这一过程难免大浪淘沙,部分公司由于公司治理或技术落后等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一定会有优秀的公司走出来。
(《财经》记者黄慧玲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