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商银行:以创新谋突围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21-04-09 19:28:00
分享到:
导语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全方位深度应用,给原本就困于牌照和业务限制的农商银行带来了双重夹击。青岛农商银行的突围路径,是坚持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两条腿走路,同时深耕本地市场

文 王相怡 | 编辑 袁雪

 

 

微信图片_20210409192722青岛农商银行是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批准的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七家全市整体改制成立的农商银行之一。2012年6月28日,改制后的青岛农商银行挂牌开业,是在原青岛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原华丰、城阳、黄岛、即墨四家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原胶州、胶南、平度、莱西四家农村信用联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有着近70年发展历史。

2019年3月26日,青岛农商银行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国最年轻的A股上市银行和长江以北第一家A股上市的农商银行。根据中报数据,2020年上半年,青岛农商银行在八家A股上市的农商银行中表现不俗:营业收入增长17.45%,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4.81%,均排名第三位;总资产规模3759.5亿元,排名第二位(与全国农商银行比较则为第八位),总资产规模增速10.03%,排名第一。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全方位深度应用,给原本就困于牌照和业务限制的农商银行带来了双重夹击。青岛农商银行的突围路径,是紧密围绕青岛对外开放的城市发展战略,聚焦科技赋能,坚持创新驱动,深耕本地市场,精准发力国际业务,充分发挥农商行“支农支小”的主力军作用。

坚持创新驱动,探索突围路径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从高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金融严监管、去杠杆等背景下,山东多家银行出现了不良贷款率攀升、拨备覆盖率下滑、资本充足率下降等问题。尤其,对于业务模式单一、传统渠道优势逐渐消失,且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更大的许多农商银行来说,如今更是阵痛期,必须突破瓶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相比,长期依赖线下优势的中小银行尤其是农商银行受到更大冲击:一是金融科技的脚步“越赶越慢”;二是有限的市场逐渐被大行蚕食,“点多面广、人员熟、地缘亲”优势被瓦解;三是融资有壁垒,牌照获取难度大。

对于青岛农商银行而言,一方面,肩负着支农支小支民营的重任;另一方面,作为副省级城市的系统性重要法人银行之一,却在多方面受到发展和创新约束,这与其既有能力和城市环境并不匹配。

从披露数据看,扎根本土的青岛农商银行虽然发展稳健,但仍然承受着较大的转型压力。改制以来,不良贷款率虽然逐年降低,但在上市农商银行中并没有明显优势,处于平均水平;上市后,青岛农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并未改善。

为应对上述挑战,青岛农商银行坚持科技赋能与创新驱动,积极探索突围路径。青岛农商银行是较早探索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农商行之一,在2013年就已成立了电子银行部,2014年在率先在全省推出线上电商平台,2016年提出“科技兴行,移动优先”发展策略,推出山东省法人银行中首个直销银行平台。目前,该行直销银行注册用户数、累计交易金额已经分别突破100万户、900亿元,均居山东省地方法人银行首位。

传统业务受到限制,青岛农商银行就找增量,开展业务创新。青岛农商银行与中科曙光、蚂蚁金服、华为、卡奥斯COSMOPlat等企业开展了科技合作。2020年以来,青岛农商银行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产品服务(与市行政审服务局合作),并陆续获得了普通类衍生品交易资格、行间市场首批人民币利率期权交易资格以及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创设机构资格。

青岛农商银行以创新谋突围,有效提升了对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服务水平,并基于城市发展战略,不断拓展业务辐射能力。

以创新深耕本地,充分发挥支农支小主力军作用

改制开业以来,青岛农商银行一直以“服务‘三农’主办银行、城乡统筹主力银行、中小企业伙伴银行、城乡居民贴心银行”为市场定位。

当前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金融体系中的资金无法以顺畅的传导机制进入到实体经济当中,在农商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体中,这一难题更为凸显:农村客户、小微的信用收集和评级更为缺失,风险评估更为困难。

青岛农商银行在山东省地方法人银行中率先引入德国IPC微贷技术,破解了小微客户信息不透明、财务不健全、抵质押物不足等融资制约难题。目前,青岛农商银行IPC小微信贷中心已设立11个分中心,服务范围覆盖青岛全域,并延伸至济南、烟台,同时向福建莆田、河南中牟等10家农商银行进行了技术输出。上线扫码付和直销银行平台等,建立了适合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短小频急”特点的专业服务队伍和服务体系。

涉农贷款方面,青岛农商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推出“强村贷”,开展延伸服务,发展线上营销平台。例如,平度支行为做好当地西红柿收购的金融服务工作,对接当地政府和各村委,把握详细情况与政策优惠;对接大棚户,安排专人上门开通并讲解线上结算工具,帮忙牵线技术人员。截至2020年6月末,青岛农商银行的涉农贷款余额达438亿元,在青岛各银行机构中排名第一。

据了解,青岛农商银行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经营性贷款纳入考核,逐村逐户上门走访对接,在原有全覆盖的基础上“再走访”“再摸排”,积极争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帮扶政策。此外,青岛农商银行扎根本地,在“以贷扶贫”之外,也通过帮助农户联系销售渠道、开展技术培训、发放助学金等形式不断拓展帮扶领域。截至2020年6月末,青岛农商银行累计为142名“国标”贫困户发放贷款5284万元。

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青岛农商银行出台了《青岛农商银行支持民营经济指导意见二十条》,以“强化政策倾斜、强化产品创新、强化服务效率、强化金融科技”为主线,不搞“一刀切”“急刹车”,精准制定帮扶政策,实行民营企业差别化授信审批。创新运用无还本续贷、“税贷通”“银关保”“投保贷”等产品优势,以满足民营企业的多元化需求。

青岛农商银行不断简化办贷和审批流程,将企业开户申请从“五张表”变成“一张表”,将线下贷款自申请审批控制在五个工作日之内,线上则做到了即时申即时审。此外,青岛农商银行通过推行“政银企对接”、“行长访小微”等,建立了总行领导班子带头的银企走访对接制度,上门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意见,并在现场办公解决。

截至2020年6月末,青岛农商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940亿元,占青岛市民营企业贷款总量的20.84%;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933亿元,客户总量5.32万户,分别占青岛银行机构小微企业客户数、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30.60%和 22.11%,在青岛银行机构中均排名第一。

为应对大型银行凭借线上业务优势以及网络信息、科技技术和硬件设施的领先抢夺客户源,青岛农商银行选择了科技赋能、业务创新,充分发挥人员配置优势和网点优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做最贴近市民的银行。

青岛农商银行自主研发了基于普惠金融和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小微云”智能终端,小额现金存取款、生活缴费、养老保险提取、农产品收购等21项业务都可以在“小微云”上完成。截至2020年6月末,青岛农商银行共设立了依托“小微云”的金融服务便民点2088处,服务半径覆盖青岛5300多个行政村。

以创新助力开放,国际业务实现领跑

虽然处于农商体系,但紧密围绕城市发展战略的青岛农商银行,凭借其在业务、服务上的创新能力,在国际业务方面也表现得十分突出。

青岛是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纵深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拥有上合示范区、自贸区青岛片区等国家级发展战略。对此,青岛农商银行率先成立了上合专营服务机构和自贸区专营服务机构。

青岛农商银行自贸区支行于2019年9月挂牌开业。为支持自贸区发展,青岛农商银行出台了《山东自贸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二十条)》,从金融政策宣导、金融产品创新、便利化金融服务和风险管控保障四个方面,为自贸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

青岛农商银行上合示范区支行于2020年3月揭牌,这也是上合示范区的首家专营银行机构。青岛农商银行与管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跨境直贷、跨境资金池等业务创新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五年50亿元意向性授信支持,并不断加快与区内企业和单位的大数据合作。

此外,凭借身处中日韩交往重地的优势,青岛农商银行成为全国首家地方法人银行韩元做市商,率先推出了“百币速汇”、“韩贷通”、“樱の速汇”等跨境金融产品。目前,国际业务已经成为青岛农商银行的拳头业务之一。

为加强对外开放水平,青岛农商银行将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与本地贸易优势结合,围绕“两大平台”、“三大联动”和“四大板块”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两大平台”指一方面加强与税务、海关、商务局的沟通,掌握真实数据,另一方面学习深圳“以商会助推经济发展”的模式,主动对接商会,搭建民商合作平台。“三大联动”是指线上线下联动、本地外地联动、境内境外联动,充分挖掘集团链、贸易链。“四大板块”为围绕贸易板块、物流港口板块、供应链板块、跨境电商板块,实现专业化拓展,打造与客户长期稳定互惠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

2019年,青岛农商银行国际业务结算量达149亿美元,连续六年突破100亿美元大关,2013年至2019年,青岛农商银行连续七年进入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100强。疫情下,青岛农商银行国际业务仍然保持着高质量发展,全面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截至2020年9月底,青岛农商银行国际业务结算量达到138亿美元,国际业务结算量在青岛所有银行中排第三,在全国农商银行当中排第二。

搭建“四位一体”防控体系,打响科技战“疫”

坚持科技赋能、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为青岛农商银行应对复杂竞争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青岛农商银行基于自身的科技储备,迅速行动,在正月初二即启动了紧急响应机制,迅速搭建金融支持、善款援助、物资支援、志愿服务“四位一体”的疫情防控体系,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自主研发的“小微云”是青岛农商银行打通线上线下服务的重要产品之一。疫情期间,“小微云”成为了打响科技战“疫”的关键武器之一:青岛农商银行全面升级了“小微云”支付终端的延伸服务功能,积极打造金融便民服务平台、政府惠农服务平台、信贷咨询平台、农村电商下乡平台、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登录平台、文明诚信宣传平台、政务服务平台,为“封村”“封社区”防疫状态下的居民提供了金融便利。

此外,根据“非接触”服务需求,青岛农商银行快速上线“汇青客”微信服务系统,推出在线申贷、线上购物、云端问诊等泛金融特色服务,加快业务办理线上化,前五个月的累计转发量突破100万次,销售理财产品16.85亿元、发放个人线上信用贷款3589.70万元。

为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青岛农商银行升级了与青岛市税务局合作的基于大数据风控技术的互联网信贷产品“税e贷”。疫情下,青岛农商银行将产品利率下调110个基点,人行再贷款政策出台后,再次降低执行利率95个基点,大大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仅2020年前两个月,“税e贷”累计发放贷款2.1亿元,是2019年全年发放额的5.3倍。

在国际业务方面,2020年5月,青岛农商银行与青岛海关合作,正式推出了基于关税大数据的线上融资产品——“关税e贷”,在全国首次将外贸企业海关的纳税评估信息转化为信用,助力企业增新融资。企业通过APP授权银行查询其海关纳税数据后,可以直接向银行申请无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

这场科技战“疫”,青岛农商银行做到了“柜面服务不断,线上渠道不堵,助农终端不停,对接帮扶不息”,构建了兼顾线上线下,兼具网点优势和创新优势的金融服务新生态。

编辑:袁雪
关键字: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