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科技向左,金融向右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21-04-19 12:57:32
分享到:
导语

“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先生如是说。Bigtech是这样、BI是这样,Fintech公司也是这样

文 侯本旗 | 编辑

7月20日,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宣布IPO计划,将会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业界估值为2000亿美元。2000亿美元的估值是招商银行市值的1.5倍,超过汇丰银行和富国银行的市值。尽管在各项金融科技公司排名中蚂蚁金服都名列榜首,但蚂蚁金服并没有把自己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

科技向左

实际上,2017年以后蚂蚁金服便不再主动宣称自己是金融科技公司。6月22日,蚂蚁金服正式更名“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金融”,称“科技”。蚂蚁金服不是第一家“去金融”的头部公司,早在 2018年11月20日,京东金融就宣布京东金融品牌升级为“京东数字科技”。

实际上,“去金融”是近两年很多所谓金融科技公司的共同选择。从轰轰烈烈的互联网金融到西方取经来的金融科技,再到前赴后继的“去金融”,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去金融”是提高融资估值的一时之策还是技术驱动的行业趋势?

表层的因素是监管,2016年国务院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后,针对新业态金融的监管持续增强,监管逻辑从牌照监管走向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去金融”成为回避监管的共同选择,看到监管部门逐渐收紧的监管措施和强大决心,2017年蚂蚁金服造了一个词TechFin,将自己定位为Techfin而不是Fintech。2018年京东金融品牌升级为京东数字科技。

短期的原因是估值,市场对金融类公司和科技类公司的估值差异悬殊,从全球范围看,金融危机后银行业市净率P/B很少超过1.5倍,五年来中国上市银行整体市净率一直在0.8倍左右徘徊,而科技类公司市净率动辄10倍、20倍或更高,以科技类公司概念提高估值是必然的选择。

以蚂蚁金服为例,以招商银行二分之一的营业收入、七分之一的利润,不强化科技公司概念无法支持1.5倍于招商银行的估值。深层的原因是战略选择,与金融业务相伴生的是监管,监管的核心是资本金要求,将股本投资于金融业务以覆盖非预期损失,还是将股本投入科技研发以寻找未来机会,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战略选择看起来很简单,业务转型过程一定很痛苦,但痛苦和挑战正是公司成长的催化剂。

金融向右

尽管金融科技成为社会热点,但是关于什么是金融科技,学界和业界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看法。学界和科技公司谈到金融科技,一般指非金融机构应用新技术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模式和效率,是个相对聚焦的概念;金融业者谈到金融科技,一般指的是应用新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不区分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是个相对宽泛的概念。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并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央行文件中的“金融科技”,使用的就是相对宽泛的概念。

金融科技是个舶来品,英文是Fintech,即“Financial Technology”的缩写。中国原来有个本土的概念叫“互联网金融”。P2P、现金贷、网络支付等所谓互联网金融公司因为欺诈和风险损失频发而被监管整治后,业界和学界才纷纷改口称“金融科技”,只有2015年成立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还在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按照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Fintech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模式、业务、流程与产品,既可以包括前端产业,也包含后台技术。从这个定义看,金融机构应用新技术进行的重大金融创新,也属于金融科技范畴。

受到金融科技公司冲击最大、反应最快的是银行。受支付宝、京东白条、陆金所理财等金融创新产品的冲击,银行们认识到科技公司在金融创新方面的活力和新技术在提升服务方面的潜力,在加快技术的业务应用和产品创新的同时,也尝试成立独立的金融科技公司,对外提供服务。

2018年4月18日,建设银行在上海成立全资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金科”),注册资本16亿元人民币。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公司得到监管层鼓励,工商银行(工银科技)、中国银行(中银金科)、交通银行(交银科技)的金融科技公司先后成立。目前18家全国性银行中,已经有9家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另有广发银行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审批。喜欢看热闹的媒体将这一动向解读为银行对金融科技的高度重视,开启了与互联网公司的正面交锋。

这个解读一半正确,一半是误读。正确的是银行加大对金融科技的重视和投入,金融科技成为银行年报和行长讲话中的热词。误读的是银行金融科技公司与互联网公司正面竞争。

由于管理基因和激励机制方面的原因,银行金融科技公司与互联网公司竞争中无疑处于劣势。从管理基因层面看,以银行科技人员为主体的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沿袭稳健保守为特点的管理文化,不会像互联网公司一样鼓励大胆尝试和探索;从激励机制方面看,互联网公司以优胜劣汰和股权激励为核心的动力机制,无法有效植入银行金融科技公司。

这一点,银行比媒体看得更清楚,建信金科的经营范围包括软件科技、平台运营,以及金融信息服务等,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建设银行集团及所属的子公司,并将审慎地开展科技能力的外联输出。

从目前的情况看,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公司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摆脱作为总行机关部门和直属机构受到的行政化管理约束,可以按照科技业务和科技人员的特点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科技服务效率和能力;二是对应外部市场价格提高科技人员薪酬水平,从而增加银行科技成本支出,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只有依靠银行输血才能生存。

在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增加科技成本支出的同时,银行金融科技公司能在多大程度上加快银行的产品创新和模式提升,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成立公司后,科技人员和业务人员离得更远,而金融创新更多时候是靠业务需求驱动的;二是公司主要服务于母银行业务,无法感受非本行客户的需求和行业的变化趋势,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正是互联网公司金融创新的灵感源泉;三是公司不具备数字技术的积累和能力,生物识别、云计算、区块链都需要外购,更谈不上靠输出赚钱。

尽管承载着美好的愿望或期望,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带来的很有可能是失望,热闹几年后可能回归银行附属机构的本位。金融机构最先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平安金融壹账通,成立五年后仍然依靠平安集团内部服务收入维持运营。

无论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人才引进,还是成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都比任何时候更重视科技。招商银行在年报中喊出“打造金融科技银行”的口号,是这一趋势最好的代表。

Fintech公司向内

金融科技参与方中,大型互联网公司(Bigtech)和金融机构(FI)的态度和趋势已经明朗,处境最为尴尬的是在金融领域创业的科技公司,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

这类公司一没有Bigtech的平台和流量,二没有FI的牌照和资金,在监管日益严格的趋势下,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应对挑战的关键,是如何认识金融科技的本质,如何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细分领域打造竞争力。

金融科技的本质是金融的数字化演进。尽管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金融科技,大家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金融科技是应用新技术提升金融服务体验和运营效率。这个新技术就是数字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所以大家经常用其缩写ABCD解释金融科技。具体到业务领域,金融科技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移动支付,其核心是电子账户和反欺诈算法;

智能投顾,其核心是基于投资收益目标和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资产配置算法以及低成本动态资产组合调整算法;

智能风控,其核心是生物特征识别和数据风控模型的信度与效度;

区块链,由于共识算法和零知识验证等技术尚在演进中,除数字货币外尚未出现有价值的金融应用,有潜力的领域是联盟链的金融应用和以高并发为特征的EOS区块链成熟后的金融应用。

目前的Fintech公司,多数是原来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从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中转型而来。得益于早期互联网金融时代宽松的发展环境,这类公司可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结算资金,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个人信息。随着风险暴露和监管持续升级,原来可以做的业务被定义为非法融资、非法放贷、洗钱和买卖个人信息,无牌照做金融的模式已经无法持续。

Fintech公司的出路可能是内部化,内部化的路径有三种,第一种是公司内部化,被持牌金融机构收购而成为子公司;第二种是业务内部化,放弃向外从事金融业务的思路,向内打造数字技术方面的能力,回归科技公司本位;第三种是牌照内部化,获取金融或类金融牌照继续从事金融业务。第三种路径的风险最大,原因是这类公司没有稳定的客户基础和低成本数据源,也缺乏风险合规管理经验。

演进中的数字金融生态

金融和科技,长期以来是两个领域,结合点是技术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历史上发生过科技公司跨界做金融业务,但没有成功。最近的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批互联网银行,依靠互联网的低成本渠道优势,与依靠物理网点和ATM渠道的银行进行竞争,迅速形成业务规模,当时媒体惊呼“银行将是21世纪的恐龙”。

但从结果看,现在这类银行基本上不存在了,多数破产倒闭,少数被金融机构收购,失败的原因是风险管理的经验和能力不足,以及银行业的迅速跟进。互联网银行的探索,让银行看到了互联网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潜力,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迅速扩张,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的银行业,线上业务占比已经超过90%。

互联网银行的故事会不会重演?不会。背后的原因是互联网平台的崛起和数字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平台形成服务生态,聚集了大量客户,获取了海量数据,金融服务是其生态服务的一个内容,也是流量变现的一个手段,相对于技术应用而言,客户资源和数据积累成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推广,使金融机构的网点渠道资源优势不再重要,科技公司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筛选目标客户,通过智能手机触达客户。

Bigtech与金融相关的业务是否可以长期高估值?不一定。近年来Bigtech与金融相关的业务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其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也得益于平台客户流量和前期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平台客户流量有天花板,在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下,能否持续进行技术应用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对估值是非常大的挑战。

一类创新可以通过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抢占制高点,如支付宝快捷支付、金融云;一类创新很快被金融机构借鉴而失去竞争优势,如余额宝理财。长期维持高估值的关键是持续推出第一类创新产品和模式。否则,容易重蹈趣店覆辙。三年前,趣店顶着金融科技公司的光环在美国上市,当日市值96亿美元,CEO曾宣称市值要超过1000亿美元,目前市值仅4亿美元。

FI都加大了金融科技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但能否改变在金融数字化演进中的被动态势仍然是未知数。重要的不是数字化技术,技术是可以买来的,但数字化思维是买不来的。在智能手机普及和数字化技术持续演进的趋势下,业务指标层次下达到支行网点、靠绩效考核推动业务增长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合时宜。向数据驱动的业务组织模式和组织架构转型是重塑竞争优势的关键。真正重要的不是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而是“从用户的眼睛看世界”,靠数据分析去竞争,用数字化思维提升管理。

“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先生如是说。Bigtech是这样、FI是这样,Fintech公司也是这样。

(作者为亚太未来金融研究院学术发起人;编辑:袁满)

编辑:
关键字: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