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探索:“小步快跑”的转型节奏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21-04-14 08:55:20
分享到:
导语

文 熊琳琅 | 编辑 袁雪

 

深入到细分行业时,平台提供商无法兼顾细分行业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必然来自对车间真正了解的系统开发商

 

微信截图_20210414085426

文/《财经智库》研究员 熊琳琅编辑/袁雪

苏浙地区商业历史悠久,民营经济起步早,规模大,活跃度高。目前,苏浙两省所在的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机械、化工和汽车零部件是苏浙地区的优势制造业门类,这三个行业上市公司已占长三角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35%。

在外部环境变化和传统运营模式难以为继的双重压力之下,这一区域正在着重发展新型制造业,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在细分行业出现了一些隐形冠军企业。

自科创板开市以来,苏浙地区已上市和正在申报的企业占比近30%。

在近期出台的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纲要中,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智能家电等十大领域被作为制造业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而作为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工业互联网建设已经成为苏浙两省当前形势下的重要尝试。

工业互联网的政策热度持续已有两年多,如何激发占中国制造企业数量90%的中小企业的内生积极性,已经成为更加现实的课题。苏浙两省中小企业与工业互联网融合之路,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来自车间的系统开发商

一些自动化业务积累丰富的“隐形冠军”中小企业,对市场竞争反应迅速,近年来一直在进行两化融合的探索。这些中小企业往往会由购买接入市场上成熟的信息化系统开始,逐渐实现企业自身的数字化。但是,工业系统软件的各自为政会导致数据孤岛问题凸显,企业生产经营流程进一步向信息化和自动化深入遇到瓶颈。用标准化思路探索非标业务,成了技术实力过硬的中小企业的破题方向。

瀚川智能是一家从苏州工业园走出来的制造企业,从为园区的外资企业供应汽车高速发动机起步。依托高速高精的底层技术优势、快速响应能力,更具性价比的整体解决方案,瀚川智能逐渐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促使瀚川探索两化融合之路。信息化初始阶段,瀚川的策略也是“买买买”,但光是买入外部系统,无法打通集成。瀚川转而思考设计用平台化、标准化的模块完成非标智能制造业务,基于自身技术积累,研发了10多套模组,推出了水滴智造MOS,实现了设备层互联和远程运维管理,打通整个工厂的数据链。

目前,在汽车电子的制造领域,瀚川已经跃升国际第一梯队,主要客户包括全球汽车连接器第一、第二的制造商。

博众精工的智能化之路,跟瀚川差不多同一时间起跑。较早地把握住了消费电子行业风口的博众精工,为了满足3C市场爆发式的自动化需求,加大投资针对大批量非标机加工件的生产管理,研发出了一套数字化流程,从“小马拉大车”的体量成长为能够对生产经营状况实现实时掌控与管理的数字化工厂,更有效地管理供应链。

中小企业在应用工业互联网时经常会发出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其需求的感慨,原因在于深入到细分行业时,平台提供商无法兼顾细分行业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必然来自对车间真正了解的系统开发商。对于瀚川智能、博众精工这样的细分行业领军企业来说,它们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这块市场的“生存空间”或许是在成熟的底层平台基础设施之上,在软件层为客户提供同行业解决方案。

苏浙地区的机加工行业大多为腰部企业,对数字化的需求多集中在解决工艺难点、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和可追溯性、提升产品品质。

另一方面,鉴于自身技术水平的局限性和技术投资的高度不确定性,传统行业起家的民营中小企业对技术投资往往会问:“20万元可以买辆车,可以多一个送货员,如果不能提升产能,我为什么要买(软件)呢?”

博众精工发现,相较于高成本的本地化部署,这一部分需求可以通过将现有产品SaaS化后为客户所用,借此开发出了TSAMO平台,以低成本的云服务帮助机加工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同为离散制造业中起步较早的企业,瀚川智能和博众精工所擅长的和正在推广的即是运用行业积累和技术优势,精确理解客户需求,快速提供定制化的智能解决方案,实现围绕车间的企业内部互联网集成。

“1+N”模式逐渐成型

浙江则因其拥有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特点,进行了工业互联网“1+N”的布局。其中“1”是指培育一个跨行业、跨领域、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N”是指培育一批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等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打下技术基础的“1”,是聚合阿里云的技术能力和中控集团的工业积累的优势,通过IT与OT深度融合,所打造的SupET平台。

作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商业尝试,依托于阿里云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优势,SupET平台正探索建设服务中小企业的生态系统。

除了技术能力,SupET还具有独特的资源整合能力。SupET将阿里巴巴在销售端(淘宝网)、金融端(蚂蚁金服)和物流端(菜鸟网络)的商业模式优势集成至这一平台,形成闭环。经济下行压力下,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订单导流,减少库存积压,向以销定产转变,显得尤为关键。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刘默也表示,广大中小企业第一步要解决的还是生存问题,如果说工业互联网是锦上添花,订单和资金便是雪中送炭。

工业互联网最基础的是与底层设备的连接。在这方面浙江中控具有互补优势;此外中控还贡献了工业方面,尤其是流程工业的积累。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复合的技术与产业能力,IT需与OT结合,既是产业共识,也是产业难点。

SupET着力提供三种核心PaaS服务:工业物联网服务,对设备实现云边端一体化的在线可视化管理,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物联网开发平台;工业数据智能服务,通常称ET工业大脑,实现了海量工业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应用;以及工业APP运营。

中控打造了SupOS这一工业操作系统概念,如果把工厂看成手机,日常工业流程中的业务指导、质量分析、智能仓储等等不同的生产管控模块都可被看作APP。中控基于自身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底层数据库积累和行业认识,提供公共服务和开发环境,让不同供应商的信息化系统变成APP,集中在同一个平台上,即SupOS操作系统使用。通过SupOS这一开放生态积累的不同行业最佳实践APP,迈出了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一步。

在交付模式上,SupET对大量的中小企业用户采取了SaaS化的交付方式,分期进行付款,降低了企业成本投入的压力,也更加符合传统企业智能化转型“小步快跑”的节奏。

按照浙江省的规划,基础平台搭建好,在其基础上将构建“一行业一重点平台、一区域一重点平台”的框架,基本实现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行业和主要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区全覆盖。

企业家意识与数字化转型

多数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的中小企业,都离不开经营一把手对转型的强烈意识。

从方向上,以明志科技、瀚川智能为代表的在细分领域占有可观市场规模的中小企业的经营者,通过定期参加国际性的、行业领先的展会,了解并对标国际市场最新需求和技术标准,找准差异化发展方向,加大技术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

随着转型而来的还有不可避免的阵痛:大量投资却需要耐心长期经营才能看到效果、对一些工作岗位和人力的裁减、对整个企业经营和管理模拟的颠覆,都会遭遇企业内部巨大的阻力。转型,非一把手的强烈意志不能为也。

在汽车轮毂轴承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兆丰机电,得益于经营者孔爱祥对数据价值的深入思考、对5G技术的超前规划,以及对各方资源的合理调用,建设起了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完成了5G工厂打造,实现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人均产值的大幅提高。对于孔爱祥来说,这也是兆丰愿意投入数字化的动力和价值所在:“我的体会是,没有停止的时候。不断折腾,不断注入新的思想,它就会不断产生价值。”

劳动力素质对先进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在苏浙地区,员工老龄化、劳动力频繁流动、素质欠缺等问题是很多中小制造业企业主面临的棘手现状。而企业家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意愿,能够促使企业改善人才结构,数字化的生产流程进而可以更好地匹配现代人才格局,让工人成为“工程师”,形成对人才的吸引力,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政府如何作为

工业互联网作为一种制造业的基础设施,一大特点就是投入大,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跟上步伐的重要原因之一。江苏省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着墨颇多。

针对核心数据管理,中小企业自购信息化业务系统并自行维护是一笔不小支出,且存在机房环境不稳定、技术响应不及时等问题。瀚川智能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政府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打造了“国科数据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安全、稳定、经济的方式满足中小企业数据储存需求。通过租用国科的数据服务,瀚川智能以较低的成本保证了高标准的信息化业务水平,也得以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能力的投入与提升。

绿色环保也是传统制造业比例偏大的苏浙地区推进智能制造的一大诉求。以铸造业为例,传统铸造业一向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自工信部2016年启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以来,苏州明志科技自主研发的“无机粘结剂绿色铸造系统集成”获得了首批立项,生产总排放降低了98%,综合成本下降了30%,并形成了一套铸造工厂绿色智能整体解决方案。为了通过这一示范案例带动本地铸造业绿色、智能水平的提升,吴江区政府与明志科技正在联合打造绿色智能铸造产业园。政府组织本地中小铸造企业迁入由明志科技制定标准和整体规划设计的铸造园区,园区内企业通过共享数字化车间、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完成资源的有效整合。

另外,在工业互联网标准制定上,政府角色也尤为重要。不少为行业提供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企业提到,没有明晰的行业标准,数据接口、格式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采集难,是工业互联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制约因素。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也提出,在标准制定上,涉及的利益攸关方众多,需要有顶层协调。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动牵头,组织一线企业共同开展工业互联网基础共性的标准研究,制定出科学有效、不断创新完善的标准体系。

对于广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改造,实现智能化转型,是市场倒逼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无论是基于自身需求主动改造,还是借助平台力量逐步转型,苏浙两省的中小企业在应用工业互联网过程中,正在形成一种产业生态模式。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共建下,或许能成为打造工业新引擎的一条有效途径。

编辑:袁雪
关键字:
分享到:

杂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