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重走长征路,红色金融再出发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2021-08-12 12:27:10
分享到:
导语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助力器”,红军长征途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重走长征路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金融扶贫找准重点,落实措施

文 | 编辑 huangshujing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助力器”,红军长征途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重走长征路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金融扶贫找准重点,落实措施

文 | 王洪章

《财经》杂志开辟建党百年专题,聚焦人民币从红色货币到国际货币波澜壮阔历程,展示人民金融从烽火中走来,服务人民解放、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一路崎岖坎坷但意志笃定迎风迎雨向太阳的本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应杂志社之邀,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工作时有关“重走长征路”的事情做个简要回顾。就所见所闻,践行红色金融初心使命的几件事,为杂志社这个专题做个补录。

沿红色金融道路重走长征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艰难险阻,强渡天险,越过雪山、草地,战胜了炎热干渴、饥饿寒冷、伤病疲劳,与围追堵截的敌人浴血奋战……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强如铁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思想境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过去是、今天是,将来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讲到长征,不能不提到伴随着整个长征路途的一支特殊队伍,中央直属纵队十五大队,这支队伍即是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这支队伍有150多人,肩担马驮着苏维埃国家银行,金银珠宝、红军票、印钞机、铸币机、铸币原料等,并有100多人的警卫连负责保卫工作。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创立于中央苏区瑞金,在长达一年时间里,沿着长征路筚路蓝缕,除了完成职责任务之外,还要力所能及地支持长征队伍的金融供给需要。为捍卫中国革命保驾护航。长征路上,统一发行红军钱币,对于维系红军财政,稳定沿途经济和货币市场,肃清市场混乱,安定军心民心和支持革命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我当时在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工作,经分行党委提议,并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和金融时报社党委共同决定,由分行团委具体组织,开展了“迎接十六大,重走长征路”活动。这次重走长征路活动,我们采取使用交通工具方式,沿着红军长征路线,逐段逐点地调研、学习、座谈,旨在通过该活动,引导青年员工深入基层,了解金融实情,接触困难地区,感悟长征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加快西部发展、改变西部落后面貌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为切实履行好中央银行的职责做出新贡献。

成都分行负责云、贵、川、藏四省区的银行业工作,所辖的贵州、云南、四川以及川藏边缘地带,留下了红军长征时的黎平会议、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彝海结盟、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光辉足迹和著名革命遗址。特别是1935年1月,中央红军转战黔北在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确立了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中国革命由此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鉴于此,我们确定以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遵义,作为重走长征路活动的起点。

2002年8月26日,“迎接十六大,重走长征路” 活动启动,从贵州遵义出发,沿着红一方面军当年行军路线,历时19天,于9月13日到达四川松潘。在成都分行辖区弯延曲折,行程达4200公里,跨越黔、滇、川3省9个地州25个县(市)。在松潘进行队旗交接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接力,途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行程3000余公里,于9月23日到达延安,在党的“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举行了结束仪式。

在成都分行辖区路过九个市、地、州,分行和市地州支行领导同志带头参加活动,成都分行七名行领导分段参加了重走活动。途经各中心支行都有境内主题活动,体现重走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与业务活动相结合。通过采访座谈,掌握沿途各地经济、金融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执行货币信贷政策、金融监管、信贷支农以及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队员们追寻红军足迹,瞻仰了20多个红军长征遗址,走访了几十名老红军。通过身临其境,了解红军艰苦卓绝的创业历史,体会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切身直观地接受了教育,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理想信念课,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红军不畏艰险、奋勇拼搏的长征精神将永远铭记在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的全体队员心中。

长征路途均是偏远落后地区,队员深入农村信用社,听取经营情况汇报,了解了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发展、支农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到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在支持老少边穷地区“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与当地党政部门的同志座谈、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和捐资助学,也耳闻目睹了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加深了对沿途社会经济环境和金融发展状况的了解,把调查研究所发现的服务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用以指导和改进我们的业务工作,增强了做好金融工作、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

参加活动的队员平均每天要在陡峭颠簸的山路上行进几百公里。每到一处来不及休息,就开展瞻仰遗址、采访、召开座谈会、探望老红军、访贫问苦等活动,收集了沿途大量的各地经济、金融改革和发展情况资料。金融时报社专门派出部门负责同志和资深记者,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和新闻采访,并开辟专栏,进行全程跟踪报道,扩大了活动影响,让金融行业更多从业人员接受到长征精神教育。

长征路上红色金融新变迁

重走长征路的起始点在贵州遵义,这是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同时,也是长征路上少有的国家银行办公、发行红军票、兑付银元等较系统地履行红色金融职责的地方。

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入遵义,当月12日,中央决定国家银行在遵义发行正式红军票,红军票可购买食品、盐、烟土等日用消费品,并且可以兑换大洋。仅几天时间,“国家银行”便在市民中迅速传播,国家银行信用得到老百姓的认可。1月18日,由于国民党将调集重兵围攻遵义,国家银行准备转移,但对发行到市面的红军票如何处理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处理不好,将会使群众利益受到侵害,并且会严重破坏红军的形象。为此,国家银行决定收回全部红军票币,当时的国家银行负责人,如毛泽民、曹菊如、曹根全、黄亚光、钱希均等领导同志都参与到回收红军票币工作中。国家银行昼夜工作,用现洋兑回纸币,或用商品把留在群众手中的红军票兑换回笼。当时的兑换比例为1银元红军钞兑换1.2银元的光洋或7斤食盐。当红军离开遵义时,市场上的红军票全部收回。这一独特的货币回笼行为,世界上绝无仅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体现了红色金融一切为人民的金融思想。

重走长征路的队员对遵义的金融情况进行了调研,红军经过遵义时,当地金融非常落后,遵义只有一家银行,有四家当铺和四家钱庄。新中国成立以后,金融发展很快,截至2001年,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已发展到1022个,金融从业人员9600多人。存款余额达到200多亿元,已经成为贵州省发展较快的城市。

曲靖地区的宣威市地处云贵两省交界,自古就有“入滇锁钥”之称,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宣威与前堵后追的国民党军队激战数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等军团首长亲临指挥战斗,毙敌近千人。红军经过宣威时,31万人口的宣威县金融几乎一片空白,仅有一家当铺,新中国成立后,金融发展迅速,仅农户贷款就达3亿元,农户贷款面达87%。

红军长征过程中,曾两次经过贵州毕节的大方县,并在大方县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在许多乡镇建立了基层革命政权。红军在大方境内进行大小战斗十多次,数百名红军战士长眠于此。全县参加红军的达2000多人。大方在中共党史、长征史、苏维埃运动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王震同志到毕节时接见了大方九位苗族代表,照片已成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珍贵史料。队员们在大方县召开“金融与大方老区心连心”座谈会,地方政府和银行就扶持农村信用社、解决农民贷款难,加大烤烟、大豆制品、无烟煤支柱产业,特色农业贷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银行就支农再贷款、发放资信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意见,使重走长征路成为金融支持老区经济建设的践行之路。

长征路上书写的红色金融历史,不仅仅贯穿在整个历史过程,也深深地融入到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先辈们的心里和行动上。大方县有个老红军叫王宪文,红军到达他家乡时,以乞讨为生16岁的他参加了红军,参加过七星关战役、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过雪山,走过草地,最后胜利到达延安。八年抗战期间,他在115师,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中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就是这样一位老英雄,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1954年解甲归田,回到大方老家并进入人民银行当了一名保卫干部,在银行工作期间,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直到我们访问他时,83岁的老人每月还坚持拄着拐杖去单位交党费。

长征路上红色金融不断诠释着一个又一个金融故事。重走长征路的9月2日,活动队员来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云南禄劝县被称为“雪山上的信用社”的雪山信用社,该信用社成立于1954年,位于海拔4424米雪山之腰,全社仅四名职工,却要向方圆137平方公里的贫困山区的1.1万人提供金融服务,而且连续16年盈利。

长征中著名的“彝海结盟”,传诵着刘伯承同志与彝族小叶丹结盟的美好故事,使红军顺利通过了彝区。今天,彝汉结盟、相互信任的真情友爱也感染着新时期金融与经济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良好信用关系。长征的队员们在凉山专门前往被凉山人民银行授予“信用镇”荣誉称号的德昌县永郎镇,永郎镇共有农户1866户,是一个彝、回、汉多民族聚居区,信用镇所享受的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质、额度放宽等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全镇信用环境的提升,凡是被评为“信用户”的农民都能从信用社得到一个“红牌牌”,全镇1866户农户,已发放贷款证1548户,其中被评为信用户的达1319户,信用社连续五年未发生逾期贷款。从今天永郎镇的“信用镇”建设,我们仿佛又看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借用老百姓粮食打借条的人民子弟兵的本色,又回忆起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彝海结盟”所展示的中华民族美好传统。

万里征程,脱贫致富再出发

长征途经各地,均是偏僻落后地区。在历时19天,长达4200公里的重走长征路途中,跨越黔、滇、川3个省,9个地市,25个县,队员们在接受传统教育、调研金融工作的同时,也看到了这些地区经济落后、金融相对不发达的困难情况,除了瞻仰、访问、调研之外,队员们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捐助活动。

在四川甘孜州塔公乡,长征队员来到甘孜州西康福利学校看望全校师生。该校是1997年由多吉扎西活佛个人筹资兴办的,招收的全是孤儿,采取免费教育形式,全校120名学生,教职工为来自全国6个省市的25名志愿者,长征队员向学校捐赠了款项和电脑。在整个重走长征路中,共捐助款项、物资计十余万元。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助力器”,红军长征途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需要依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重走长征路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金融支持贫困落后地区找准支持重点,落实支持措施。

首先,革命老区、贫困落后地区支农贷款需求大,而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不够,需要加大信用社改革力度,增加资金实力。针对农户需求,要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大力推广信用村、镇建设,为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提供诚信环境。要增加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满足“三农”经济需要。人民银行要在再贷款、利率优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能力上发挥作用。

自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重走长征路活动已近20年了,在与成都分行同志交谈中感受到,20年后的今天,在红军长征路上地区的经济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在扶贫方面,2013年底,四川共有88个贫困县、11501个贫困村、625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9.6%。贫困连片集中在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落后边远的甘、阿、凉及秦巴和乌蒙山区。那里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5·12”地震重灾区,也是四川盆地周边山区。就我熟悉的长征经历时间最久,“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以及最大的川陕苏区所在地四川,在大国扶贫、脱贫攻坚的伟业中,金融力量传承了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红色基因,切实发挥对扶贫工作的助推作用,在这片贫瘠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打响金融扶贫攻坚战。

金融系统先后选派5314名第一书记投身脱贫攻坚,把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生产作为主攻方向,培育了45个贫困县绿色生态种养业、经济林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撬动贫困农户创业、就业增收。四川全省88个贫困县发放基准利率及以下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三分之一以上,惠及70.1万户贫困家庭。共与贫困县达成意向帮扶项目800余个,涉及帮扶资金200亿元。四川金融业累计捐款1.5亿元,捐建希望小学28所。按照国家要求,已全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时值建党百年,长征精神在一代一代传诵,红色金融的红色基因在金融行业中不断地传承,为实体经济服务,为人民服务,将会始终贯穿在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逻辑之中。

(作者为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编辑:袁满)

编辑:huangshujing
关键字:
分享到:

杂志精选